隆回县:念好“凉”字诀 激活“热”经济 打造县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8 09:42 1

摘要:今年来,隆回县立足雪峰山高山台地(小沙江、麻塘山、虎形山地区)生态禀赋,以该区域盛夏平均气温21℃的清凉优势和1400米海拔的生态基底为依托,锚定“中国高山台地文化旅游目的地”定位,通过“活动引流、精准营销、规范服务”三维发力,将气候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探索出

今年来,隆回县立足雪峰山高山台地(小沙江、麻塘山、虎形山地区)生态禀赋,以该区域盛夏平均气温21℃的清凉优势和1400米海拔的生态基底为依托,锚定“中国高山台地文化旅游目的地”定位,通过“活动引流、精准营销、规范服务”三维发力,将气候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探索出一条以“凉风经济”带动县域经济绿色转型、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路径。2025年6-8月,全县累计接待避暑游客42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和26%,“魏源故里、早安隆回、云上花瑶”避暑品牌影响力持续攀升。

以“亲民活动”为抓手,构建消费新场景。坚持“避暑+”融合发展理念,通过节庆、赛事、民俗三类活动协同发力,推动“凉资源”向“热消费”转化。节庆IP聚人气。在大花瑶虎形山、龙瑶幽谷等核心景区,依托21℃夏季天然清凉优势,重点打造“云上花瑶村晚大舞台”、精心举办花瑶传统民俗节日“讨僚皈”系列活动,同步开展电音露营灯光节,构建“白天避暑纳凉、夜晚休闲狂欢”场景,日均吸引游客超万人次。赛事联动促消费。举办全国“侨心杯”少儿足球邀请赛,场内设置非遗展演、场外配套农文旅商推介,推出“避暑观赛”专题线路并发放消费券,形成“观赛-避暑-消费”闭环,实现消费情景大提升。民俗体验添活力。推动亲云街民俗表演常态化、举办草原等村民宿聚集区篝火晚会定期化、推出花瑶呜哇山歌及七江炭花舞等非遗表演交叉化,提升文化吸引力;同步举办亲子跑活动,配套“农文旅”避暑大礼包,实现“民俗+亲子+避暑”多维联动。

展开剩余50%

以“精准营销”为突破,扩大品牌影响力。聚焦线上线下双渠道,通过内容传播、线路优化、政策激励三重举措,提升隆回避暑品牌辐射力。线上矩阵引流。依托“隆回发布”“文旅隆回”等官方平台,以图文、短视频、直播推送避暑攻略;打造“文旅小姐姐带你游隆回”系列Vlog,聚焦“星空、云海、清凉、非遗”,单条最高播放量超10万次,全网曝光量破百万,精准吸引长株潭、长三角客群。线下线路提质。针对暑期需求,推出“高山民宿深度游”“民俗风情避暑游”“亲子避暑欢乐游”3条定制线路,串联大花瑶景区、龙瑶幽谷、枫溪江漂流、沐仙湖等核心点位。优惠政策激励。出台民宿折扣、门票减免、餐饮满减等政策,大花瑶景区凭借“高海拔、低气温、浓风情”独特优势,高峰期持续出现“一房难求”态势,有效带动游客消费。

以“规范服务”为保障,提升游客体验感。围绕“安心避暑、舒心消费、畅心度假”目标,从设施、人员、管理三方面入手,筑牢“凉风经济”发展根基。完善配套强基础。规范4个旅居车停放点,推动民宿办证率提升至98%,有效解决“停车难、住宿杂、秩序乱”问题;培育规范乡村民宿(宾馆)600余家,提供床位16000余张。强化培训提技能。分层培训400余名旅游从业人员,重点提升服务礼仪、应急管理、景区导览、餐饮培制等专业能力,确保服务标准化。精细管理优环境。在各避暑景区设立志愿服务岗,覆盖信息咨询、纠纷调解、应急救助;推行“乡镇+”联动管理模式,深化文旅市场综合整治,营造“监管有力度、推动有深度、服务有温度”的良好消费环境,切实提升游客满意度。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