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山东日照:一朵玫瑰花“链”上全世界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8 09:55 1

摘要:过去花农开着货车载着玫瑰跑全国,现在坐在家中玫瑰卖全国,甚至远销海外;从传统的粗放式种植,到全部采用“设施棚+滴灌”种植模式;从“种花卖花”到“卖风景”,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招贤玫瑰”的品牌越擦越亮,小小鲜切花正绽放出乡村振兴的绚丽光

过去花农开着货车载着玫瑰跑全国,现在坐在家中玫瑰卖全国,甚至远销海外;从传统的粗放式种植,到全部采用“设施棚+滴灌”种植模式;从“种花卖花”到“卖风景”,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招贤玫瑰”的品牌越擦越亮,小小鲜切花正绽放出乡村振兴的绚丽光彩。招贤镇地处世界公认的玫瑰种植黄金带,这里孕育的玫瑰花具有花色艳、花朵大、花期长、品质高等特点。依托玫瑰种植传统、良好的自然条件、扎实的产业基础等优势,招贤镇在“做足花文章、做强花经济”上下足功夫,目前全镇玫瑰等鲜切花种植面积达8000亩,涵盖24个色系400余个品种,年产鲜切花6亿余枝,销售额超5亿元,带动1万余人就业。

政策育花,小花朵变身大产业

一个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市场的推动。招贤镇的玫瑰鲜切花产业从最初的零散种植,到如今的规模化、专业化经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招贤镇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连片发展”的原则,编制《招贤镇鲜切花产业规划(2024-2026)》、《招贤镇鲜切花产业“十大行动”》,积极争取市级出台《关于支持招贤镇鲜切花产业发展的意见》、争取县级将玫瑰鲜切花列为全县重点扶持特色产业,让粗放管理的花卉种植变成了集玫瑰种植、采摘体验、观光旅游、科普研学、销售物流于一体的现代花卉大产业。招贤镇专门成立鲜切花产业党委,下设产业推进专班,指导成立招贤镇鲜切花产业种植协会,协会组织植保团队持续不断向周边输出技术;协调银行系统开发“鲜花贷”“卉融贷”等产品,累计为花农授信2亿元,为252名花农发放产业贷款5600余万元,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目前,全镇有超500亩的鲜切花种植片区5个、鲜切花专业村31个、鲜切花专业企业与合作社26个。镇内黄埠、曲坊、罗庄三大玫瑰产业片区,带动县内洛河、寨里等5个镇,辐射县外临沂、济宁、江苏等省内外及国外乌兹别克斯坦种植“招贤玫瑰”面积近3000亩,形成了“镇内核心、县内拓展、市内预留、市外辐射”的产业发展格局。

走标准化路子是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招贤镇深知标准化在鲜切花产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率先在全省制定的玫瑰鲜切花种植标准获评省级玫瑰鲜切花标准化试点评估合格项目。政府积极引导玫瑰种植专业合作社实施供苗、技术、管理、包装、销售“五统一”种植模式,通过统一品种选择、生产规程和管理模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全镇玫瑰种植逐渐实现了管理由平地粗放式到高沟精细化转变、种植由传统向智能化转变、品种由单一红玫向高端彩玫转变,鲜切花优质率提高,品质普遍达C级以上,单棚收益提高约50%,亩均纯收入达7万元以上。

科技靓花,花产业有了智慧范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打破传统产业的发展瓶颈,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子。招贤镇以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招贤五彩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载体,引进以色列智能化温室建造技术、荷兰Priva智能环控水肥一体化系统、滴灌灌溉、病虫害监测等先进的装备和技术,为玫瑰生长提供最佳环境,产出的A级玫瑰鲜切花超50%。品种好,品质才好,才能打造好品牌。如何依托现有环境,培育出好花好品种?

招贤镇党委政府积极鼓励企业提升技术支撑,把握研发主动权,先后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东省农科院等院校合作,成功研发推广高端玫瑰新品种4个,打破了以往高端玫瑰切花品种需依靠进口的卡脖子难题。这些新品种花朵饱满、茎干粗壮、色泽鲜艳、瓶插期久,拉长了供应周期,每亩收益增加2万元至3万元。该镇还与西农大、云南技术团队合作,建设罗庄育苗基地,目前已为周边区县提供种苗500余万株,填补了江北鲜切花育苗基地空白。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为解决从事花卉产业的各类技能人才需求大、企业自身培训成本高、培训质量不优等问题,招贤镇积极与西北农林科大、青岛科大、山农大等院校合作,搭建“花商+花农+高校+人才”协同推进的“政、村、校、企”四方人才服务平台,建设“田间课堂”和“科技小院”各1处,引进教授、博士生10余人常驻招贤镇,培养懂技术、善管理、会营销的种花好手和市场能人600余名。

市场兴花,花经济结出共赢果

品牌是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招贤玫瑰”品牌,成为全镇的共识。招贤镇成功注册“莒县招贤玫瑰”国家地理商标,依托山东浩宇集团投资24亿元,建设占地1600亩的曲坊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高端玫瑰“如意花卉”品牌,带动周边800余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该镇依托大美招贤公司投资3000余万元,新建占地268亩的吉祥鲜花基地,创建“吉祥鲜花”玫瑰品牌,带动周围300余人就业。目前全镇已注册鲜切花个体工商户213家,打造招贤特色花卉品牌8个,花农人均年收入达5万元。

如何让一朵花“链”上全世界?招贤镇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整合各类资金4600余万元,建设占地30亩的鲜切花交易市场,配套建设对手交易大厅、电子交易大厅及分拣车间各1处,委托专业第三方负责运营,破解了鲜切花销售垄断难题。该镇还打造西黄埠村、陈家土岭村党建电商直播间,借力“山东万亩玫瑰基地”“如意鲜花”等电商平台,玫瑰产品线上销售额占比达60%,去年玫瑰花及文旅产品线上销售收入达6000余万元。同时,该镇积极探索引导群众种植食用玫瑰60余亩,新上烘干机8台,研发“招贤玫瑰”品牌系列玫瑰暖茶、玫瑰花饼产品,自今年5月上市以来,玫瑰花饼销售2600余提,玫瑰暖茶销售1500余提,销售额达30余万元,实现了玫瑰种植、加工、储存、流通等一体化“链式发展”。

如何让“颜值”变“产值”是实现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招贤镇先后建成袁公河玫瑰公园、假日玫瑰基地、玫瑰田间课堂等网红打卡地,连续两年举办“招贤玫瑰文化艺术节”,融合民俗表演、花卉艺术展等元素,提供花卉礼仪、花艺体验、花海观光、花卉婚纱摄影等多种服务,吸引游客超5万人次,既提升了农旅“人气”,也带动了村民“财气”。招贤镇顺势探索“红色+”半日主题党课,开发集采摘、研学、购物、休闲于一体的玫瑰“一日游”活动,催生出“农家乐”16家、采摘园14家。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招贤镇正在打造“江北鲜切花第一镇”的道路上阔步前进,持续以“花”为媒,延伸产业链、强化创新链、优化价值链,深耕国内市场,拓展国际市场,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

来源:巨野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