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鲜切、小众食材成新增长点”的行业趋势下,山野原生风精准切中都市人渴望自然的情绪。这类风格的核心在于“去工业化”,通过木料、粗陶盘、竹编筐、芭蕉叶等载体,让食材“自己说话”,传递“从山林到餐桌”的新鲜。
原创 曾冉 火锅餐见 2025年09月26日 20:36 四川
菜不上齐不开餐;菜上齐后先拍照,拍完照片再吃饭……
从山野原生感到创意果香风,火锅餐见盘点出当下最流行的四大摆盘风格,供您参考。
第 1935 期
文 | 曾冉
山野原生风:
把“山林鲜气”搬上餐桌
在“鲜切、小众食材成新增长点”的行业趋势下,山野原生风精准切中都市人渴望自然的情绪。这类风格的核心在于“去工业化”,通过木料、粗陶盘、竹编筐、芭蕉叶等载体,让食材“自己说话”,传递“从山林到餐桌”的新鲜。
◎火锅店里的菌子拼盘
山野原生风的精髓在菌菇类食材的摆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许多山野火锅店将见手青、鸡枞菌、松茸、牛肝菌等多样菌菇分装在小巧的竹编筐里,再将多个竹筐置于大簸箕中整体端上桌,簸箕底部铺垫一层鲜绿的荷叶或竹叶,黑、黄、白等不同色泽的菌菇在叶片上错落陈列,原生感扑面而来。
◎“菌菇小精灵”
“光是看着这些‘菌菇小精灵’都让人心生愉悦。”小山郡·云南菌菇火锅的顾客点评中,高山食用菌拼盘成为高频词汇。
虫草花的橙黄、鸡油菌的金黄、猴头菇的乳白被错落放置于铺满冰块的盘中,间隙点缀黄色小花与绿色竹叶,再配上淡淡的干冰雾气,营造出山间云雾的视觉感。
◎一片“紫气东来”
蔬菜摆盘同样延续原生逻辑,兼具特色与美感。滇牛云南酸菜火锅将紫山药切块后,与紫色花椰菜、紫罗兰、紫色马铃薯等紫色系蔬菜,分别铺陈在素净的白瓷盘或质朴的竹篓中,白瓷的洁净与竹篓的粗粝形成对比,既凸显了紫色蔬菜的独特质感,又透着几分不拘一格的山林野趣。
川西坝子的大框贡菜更为直接,将新鲜贡菜盘绕在竹编簸箕里,不做多余装饰,仅通过簸箕的粗粝质朴感,便传递出“山野直供”的新鲜认知。
◎薄到透亮的丽江斑鱼片
肉类摆盘也紧扣“原生+手工”的双重内核。
趣山越的丽江斑鱼片,精选5斤以上的鱼中段部位切出轻薄的蝴蝶片,整齐盛放在纹理清晰的木盘里,搭配“蝴蝶纹裹着雪山味,嫩得犯规”的趣味标签,原生食材的珍贵与手工切制的匠心相结合,既显食材品质又藏着灵动野趣。
虎嗅·云肴火锅的木姜子牛肉,被放置在铺有新鲜羽衣甘蓝的木盘中,绿色的叶片不仅衬托出肉质的红润,自然清新的氛围感瞬间拉满。
山野原生风的持续走红,在于它通过器皿选择与细节营造,将食材的源头故事可视化。让消费者在涮煮之前,先完成一场心理上的“都市逃离”,从视觉到情感都体验到自然的慰藉。
果香创意风:
水果与食材的奇妙碰撞
今年火锅界摆盘的一大亮点,是水果成了摆盘的“创意担当”。果香创意风不只是简单的把水果摆上去,而是通过水果与肉类、海鲜的反差搭配,在视觉上制造色彩冲击,在味觉上创造记忆点。
◎无花果锅底
果香创意首先体现在锅底的视觉呈现上。百香果锅底、无花果锅底等特色锅底中,片片水果漂浮在汤底上,色泽明亮,还未开吃便凭借清新颜值勾起食欲,为用餐奠定愉悦基调。
食材摆盘上更是将水果创意发挥到极致。
◎百香果牛肉
萍姐火锅·公路夜市推出的水果系列比较有代表性。其中,百香果牛肉把腌制好的嫩牛肉放进掏空的百香果果壳里,上面铺满金黄的百香果果肉,再将果壳摆在铺着绿叶的瓦盘里,造型自然生动。
◎茉莉花虾滑
同系列的茉莉花虾滑,将带有大颗粒虾仁的虾滑,盛在细长的竹叶形长盘里,以茉莉花和绿叶点缀,粉嫩的虾肉、洁白的茉莉与翠绿菜叶叠加,清爽感扑面而来。
视觉上的对比差,是这类摆盘的核心。
◎妃子笑荔枝虾滑
两口子原味老火锅的“妃子笑荔枝虾滑”把新鲜荔枝剥壳去核,塞进剁好的鲜虾泥,再摆进铺着竹叶的白瓷盘,荔枝的粉白裹着虾肉的嫩红,像颗颗饱满的“小灯笼”。
◎沙葱肥牛卷
“沙葱肥牛卷”更精致,把肥牛卷成小杯盏的形状,里面塞进切段的沙葱,粉白的肥牛裹着翠绿的沙葱,色彩对比鲜明又不突兀;“蜜汁菠萝牛肉”,用细木棍扎成简易托盘,把裹着菠萝块的肥牛排在上面,一半粉白一半金黄,看着就有食欲。
◎蜜汁菠萝牛肉
这些设计看似天马行空,实则暗藏巧思:百香果的酸能软化肉质,菠萝的果甜能解腻提鲜。
对品牌而言,这种创意极易引发社交传播。年轻人乐于为新奇体验买单,萍姐火锅的水果系列刚上线就被打卡刷屏,无形中为品牌带来二次传播。
地域文化风:
一盘一景,吃的是烟火人情
一口铜锅装着老北京记忆,一筐菌子藏着云贵风情。
随着地域特色火锅的不断兴起,融入地方非遗、民族元素的文化风摆盘在2025年愈发受到青睐。这类摆盘将食材作为文化表达的媒介,借助具有地域特色的器皿与造型,构建强烈的场景认同感,使消费者在用餐过程中沉浸于一方风土人情。
不同地域的摆盘风格差异鲜明。
川渝火锅延续其泼辣热烈的性格,食材多盛于大尺寸盘内,盘边或表面均匀撒上青红辣椒、小米椒,鲜红与翠绿交织错落,无需过多装饰,视觉上便直接传递出酣畅淋漓的泼辣感。
◎牛肉“呼啦圈”
华北地区偏爱“圆满大气”的摆盘,器皿多选用宽口圆盘,食材摆放讲究对称规整,凸显北方人的厚重与周全;东北火锅主打“实在豪爽”,肉品、蔬菜均用大盘大碗堆叠盛放,肉眼可见的扎实分量,将东北人的直爽性格融入摆盘之中。
西南地区以民族特色为亮点,云贵火锅尤为突出。山野菌菇、新鲜野菜多保持原生形态,直接用竹篮、竹叶或木质托盘装盛,不做过度修饰,器皿的天然纹理与食材的鲜嫩色泽相得益彰,凸显“原生态”的饮食内核。
◎秦淮河边的婉约
江南地区的摆盘则如园林小品般精致,食材摆放疏密有致、错落层叠,搭配青花、白瓷等器皿,辅以竹枝、花瓣等轻量装饰,处处彰显江南文化的婉约与细腻。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快速兴起的茶火锅。这一新形态也成为地域文化摆盘的重要载体。
如北京的壶·茶馆火锅、苏州的苏见山苏式山野茶火锅等。北京门店常用紫砂茶壶作为器皿点缀,摆盘融入京味胡同元素;苏州品牌则以园林窗格为灵感设计餐盘,食材搭配桂花、龙井等江南符号,让茶火锅体验既具共性又有鲜明的地域个性。
当食材成为地域文化的“发言人”,火锅摆盘便不再是简单的食物承载,而是一场微型的文化展示。一盘一景之间,消费者品尝的不仅是地道风味,更是一方水土的人间烟火与情感联结。
精致高级风:
素盘雅器里的本味表达
在追求品质感的消费趋势下,精致高级风摆盘日益受到火锅品牌的青睐。此类风格以素雅器皿和简约装饰为特色,将视觉焦点完全让位于食材本身,突出食材原始风味,传递“物有所值”的信号,满足消费者对仪式感与品质感的追求。
这类摆盘风格的核心在于“以器衬食”,注重容器与食材的和谐搭配。比如,海农星的“99鲜贝卷”,甄选渤海湾扇贝柱制成的鲜贝卷,一片一片整齐码在白色哑光瓷盘中,旁边只点缀两片薄荷叶,没有多余装饰,却让“99%真材实料”的品质感一目了然。
◎魔芋雪绒花
在之前的兰州选品会上,海农星推出的新品千丝魔芋(又名魔芋雪绒花)也吸引了众多餐饮老板的目光。将魔芋切成四方块,再切作缕缕细丝,舒展平铺后顶端点缀一颗饱满鲜嫩的豌豆,再注入清水浅浅浸泡,最后盛于一只浅绿色粗陶盘中,宛若一朵朵绽放的雪绒花,既展现食材的本真清润,又透着几分雅致灵动的意境。
器皿选择上,深色底盘也常被用于增强视觉对比。逮虾记联名款“五味小龙虾虾滑”即以黑色方盘为底,虾滑以竹叶包裹,配以辣椒、紫苏等元素,竖立于冰块之上。白、绿、红等多色交织,聚焦于五种口味的虾滑,既清新又富有层次感。
高客单价的火锅店在牛肉拼盘的呈现上更显匠心。他们将不同部位的鲜切牛肉卷成玫瑰形状,错落有致地摆放于黑色釉瓷盘中,再辅以干冰营造缭绕雾气,瞬间提升整体高级感与体验仪式感。
亦有品牌将牛肉创意制成蛋糕造型,系上白色缎带蝴蝶结,缀以薄荷叶,精致感十足。
◎千里江山图牛肉
海鲜类菜品则往往借助大型餐具与艺术化陈列来增强视觉冲击。例如,儒意·海鲜牛肉火锅的“千里江山图牛肉姿造”,将黄牛肉按部位切割后,依山水画意境进行布局,搭配黑金色餐具及国画元素,使菜品宛如一幅可食用的艺术作品。
◎儒意美学的视觉享受
对于帝王蟹、澳龙等高档海鲜,不少品牌强调“现捞现杀”的新鲜感,并将蟹腿肉按原有纹理精细排列,结合冰镇保鲜技术,在视觉与质感上双重保证“鲜活”。
而海鲜拼盘因品类多样、色彩丰富,常搭配异形白瓷盘进行盛放,营造丰盛饱满的视觉效果。
整体而言,精致高级风摆盘始终让食材作为绝对主角,通过恰到好处的衬托与提升,引导消费者完成从“视觉吸引”到“味觉期待”的自然过渡,强化品牌的高品质形象。
从山野到果香,从地域到精致,火锅摆盘的变化本质是餐饮行业对消费心理的深度回应。当“手机先吃”成为常态,摆盘设计已超越美学范畴,演变为品牌与消费者对话的视觉语言。
然而,无论风格如何变化,最终能留住消费者的,仍是入口那一刻的真实滋味。
·END·
统筹丨田果 视觉 | 梦璠
觉得内容还不错,右下角点个小心心吧~
来源:火锅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