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9月,互联网圈可谓是雷声阵阵。国家网信部门重拳出击,微博、快手、小红书、今日头条这些我们日常刷不停的平台,一个接一个被请去"喝茶"。这场面,简直就像班主任同时叫住了全班最调皮的那几个学生。
文/小溪
编辑/扒娱侠
这个9月,互联网圈可谓是雷声阵阵。国家网信部门重拳出击,微博、快手、小红书、今日头条这些我们日常刷不停的平台,一个接一个被请去"喝茶"。这场面,简直就像班主任同时叫住了全班最调皮的那几个学生。
紧接着更让人目瞪口呆的是,短短10天时间里,三位粉丝量加起来近亿的顶级网红相继翻车——张雪峰、蓝战非、谢孟伟,他们的账号不是被"禁止关注",就是被永久封禁。这波操作,堪称网红圈的"连环爆雷"。
要说这次整治有多严厉,看看网信部门的通报就知道了。微博因为热搜榜上全是明星八卦和鸡毛蒜皮的小事被约谈,这事儿其实大家早有感触——有时候打开热搜,前十名里八条都是某个明星今天穿了什么、明天吃了啥,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反而被淹没了。
快手也被点名存在"泛娱乐化倾向问题",说白了就是内容太过娱乐至死。今日头条同样没能幸免,网信部门直指其在热搜榜单和落地页面都存在不良信息。
一位业内人士私下透露:"这次约谈和以往大不相同,以前可能是提醒一下,这次是动真格的了。平台再也不能用'算法推荐'当挡箭牌了。"
张雪峰:从"考研名师"到"焦虑贩子"
张雪峰这次翻车,其实早有征兆。这个靠考研指导起家的名师,最初确实帮了不少学生,但随着名气越来越大,他的言论也越来越出格。
他那句"孩子非要报新闻学就打晕"的言论,不仅惹怒了整个新闻学界,连官媒都看不下去了。更离谱的是,9月3日直播时,他居然在谈及公益捐赠时爆粗口:"若战争爆发,老子个人捐5000万,公司捐1个亿!"
这话一出,网友立刻炸锅:"爱国不是生意,更不是爆粗口的理由!"虽然张雪峰事后解释是"情绪激动",但为时已晚。
9月24日,他各大平台的账号全部被设为"禁止关注"。
蓝战非:炫富翻车,亿万身家引质疑
游戏主播蓝战非的翻车方式更是让人瞠目结舌。这个拥有2400万粉丝的大V,在直播中得意洋洋地炫耀:"我500天环球旅行花了200万,也就是一年的利息罢了。"
这话已经够让人不适了,他接着又补刀:"我要是全身心商业化,年收入九位数都算少的。"好家伙,这是把"凡尔赛"玩到了新高度。
更引人深思的是,网友扒出他名下7家公司中有5家在2025年集中注销,剩余2家因未公示年报被列为经营异常。这不免让人怀疑:如此庞大的资产,到底纳了多少税?
9月25日,蓝战非的各平台账号全部被标注"该用户被禁止关注"。
谢孟伟:"嘎子哥"变"骗子哥",警服直播卖充电宝
最离谱的要数"嘎子哥"谢孟伟了。这位童年偶像在云南拍电影时,竟然穿着警用制式服装直播卖充电宝!面对网友质疑,他不但不认错,还嚣张地说:"我拍的是省厅重点项目,公安都得配合我!"
结果呢?公安部门直接给他送上"银手镯"——行政拘留7天,账号永久封禁。这事儿简直可以拍成警示教育片了:法律红线,真的碰不得!
这些网红一个个翻车,背后其实都有推手——MCN机构。这些机构就像是网红工厂,批量生产着各种"人设"。
一位从MCN机构离职的员工爆料:"所谓'真实人设',十有八九都是编剧写出来的。连网红怎么回应争议,都是我们提前培训好的。"
这些机构为了流量简直无所不用其极。有的帮主播偷逃税,有的刻意制造对立话题,还有的甚至策划虚假剧本。在他们眼里,流量就是一切,底线可以无限拉低。
好在现在的"清朗行动"已经开始整治MCN机构了。新规要求机构对网红的行为承担责任,这就意味着,以后再想"甩锅"就没那么容易了。
对比以往的整治,这次行动有几个明显特点:
第一,处罚更精准。不再是"各打五十大板",而是既处罚平台又处理责任人。这种"双管齐下"的方式,让违规成本大大增加。
第二,标准更严格。以前可能只有违法才会被封,现在只要是低俗、炒作、制造对立的内容,都可能面临处罚。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这句话正在变成现实。
第三,范围更全面。从平台到MCN再到网红本人,整治覆盖了整个产业链。这就好比不仅要抓前台表演的,连后台指挥的也一并查处。
闪电新闻对此评论一针见血:"平台整改,别光'说狠话',更得下'狠手'!"确实,算法不应该成为流量的奴隶,热搜更不是八卦的盛宴。
这场整治风暴过后,网红经济必将迎来大洗牌。那些靠炒作、炫富、制造对立起家的网红,好日子恐怕要到头了。
那么,什么样的网红才能长久呢?我认为至少要具备三个特质:
第一,真实可信。虚假人设终究会被揭穿,只有真实的才能经得起时间考验。
第二,创造价值。无论是知识分享还是娱乐内容,都要给受众带来实际价值。
第三,守住底线。法律红线不能碰,公序良俗不能违。
对平台而言,也需要重新思考算法价值观。热搜榜不应该只是流量的竞技场,更应该是优质内容的展示窗。多个平台已经表示将优化热搜算法,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这场整治风暴来得正是时候。据统计,近期各大平台热搜榜上的娱乐八卦内容已经减少了近四成,取而代之的是更多有价值的社会新闻和知识内容。
网红经济正在从"野蛮生长"走向"精耕细作"。下一个崛起的网红,很可能不是最能制造争议的,而是最能创造真实价值的。这对于我们普通网民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毕竟,谁都不想天天被低质内容轰炸,对吧?
网络空间是大家共同的精神家园,需要我们一起维护。相信经过这番整治,我们的网络环境会越来越清朗,真正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生态。
来源:嘻嘻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