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南阳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统筹推进生态治理、产业培育、农旅融合等,从规划引领到群众参与,从环境蝶变到产业兴旺,南阳正以“千万工程”之笔,描绘出一幅产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近年来,南阳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统筹推进生态治理、产业培育、农旅融合等,从规划引领到群众参与,从环境蝶变到产业兴旺,南阳正以“千万工程”之笔,描绘出一幅产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初秋时节,走进唐河县王庄村,水泥路干净平坦,白墙黛瓦的农家院落错落有致,文化广场上,村民们健身聊天、孩童嬉戏玩耍,一派安宁祥和的美丽乡村新气象。
【唐河县滨河街道王庄村村民 杨秀荣:以前村里乱得很脏得很,现在你看多好,路上干干净净,墙上画得漂漂亮亮,晚上路灯明晃晃的,还能跳广场舞。】
王庄村的蜕变始于人居环境整治,村党支部带领群众,从垃圾处理、污水治理这些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发动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建立起一套可持续的长效保洁机制。
【唐河县滨河街道王庄村党务专干 王万才:从群众最期盼的方面干起,党员带头、人人参与,把垃圾、污水、厕所问题彻底整治。现在路平、灯亮、环境美,大家越住越舒心,也更自觉维护环境了。】
环境提升激活了产业动能,依托红薯种植传统,王庄村建成78个育苗大棚,打造"研发—育苗—电商—文旅"全产业链。在红薯科技产业园,脱毒技术让苗种产量翻番;电商基地里,日均2000单的订单将"唐河红薯"送往全国各地。
【唐河县书强红薯产业电商助农基地负责人 李书强:我们通过淘宝、拼多多、抖音等多个平台销售,日均订单超2000单。】
王庄村依托“小红薯”铺就了乡村振兴致富路,而西峡县五里桥镇前营村白庙,则以民俗文化为魂,绘就"望得见山、记得住乡愁"的别样图景。
【西峡县五里桥镇前营村党支部书记 周琛:以白庙民俗村为载体,以点带面,引导村民发挥优势创新发展旅游服务业,不断丰富乡村旅游的内涵,加速农游融合发展,把前营村打造成生态美、产业兴、人气旺的和美乡村。】
前营村只是西峡县建设宜居和美乡村的一个缩影,西峡县对296个村庄分类施策:136个基础村建成"和美村",108个一般村发展为"富美村",41个薄弱村实现"洁美村"。通过"四美乡村""五美庭院"创建,全县探索出"菌果药旅"四大特色产业,综合产值超360亿元,带动80%群众增收。
【西峡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贾淑华:我们将不断健全“政府引导、村组主战、全民参与”长效管理机制,以“支部+网格+党员”模式,建立“归乡人、原乡人、新乡人”共治共富机制,共议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等事项,强化片区联动,做实协同发展,推动城乡融合,统筹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持续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南阳坚持片区化发展,出台了《南阳市片区化组团式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实施意见》等文件,谋划建立了“2+19”和美乡村片区建设体系,西峡县“菌果药旅”、卧龙区“山水花草”两个片区被确定为河南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先导区。坚持分类建设、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分类分级建设和美村、富丽村、洁美村,今年以来,共建成和美村47个,富美村113个,洁美村3321个。强力实施村庄清洁、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七大”专项行动,目前,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全覆盖率、生活垃圾有效治理行政村比例达100%,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50.08%,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2.4%。
从“一处美”到“全域美”,从“环境美”到“生活美”,南阳正以“千万工程”经验为笔,奋力书写着新时代和美乡村建设的精彩答卷。
南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记者 崔万金 勾艳 唐河台 牛勰 王栋 周一萌 西峡台 报道
来源:新浪河南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