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年前曾在留言板上看到“四川轻化工大学更名为华西理工大学”的网民建议,这不仅在华东、华南、华北三所理工大之后把以大区命名的理工大学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凑齐了,而且让学校在知名度和招生等方面的境况迎来大幅度的改善,品牌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如果被采纳,这也将对区域
五年前曾在留言板上看到“四川轻化工大学更名为华西理工大学”的网民建议,这不仅在华东、华南、华北三所理工大之后把以大区命名的理工大学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凑齐了,而且让学校在知名度和招生等方面的境况迎来大幅度的改善,品牌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如果被采纳,这也将对区域内甚至国内高校布局都可能产生较大的影响。
这并非华西理工大学第一次被提起,它在十几年前它就差点落地于古城西安。从陕西省2003年提交《关于申请西安工程科技学院更名为华西理工大学的函》以及教育部的批复文件可知:西安工程科技学院更名大学之时,不论是省里还是学校可能都比较属意类似于华西理工大学以“大区+理工”这样的热门ID的。
从校名的地域字段来看,这个名字远远大于早它十年出现的西安理工大学及后来的陕西理工大学。因此西安工程科技学院若被批复为华西理工大学,很可能成为国内较为成功的高校更名范例之一,从纺织类高校成功转向理工类高校的同时,与现在西安工程大学的身份相比,或许会进入完全不一样的全新发展空间;最直接的影响在于校名可与华东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西理工大学媲美。
这个积极影响之上,加上自己的底蕴和实力,它在知名度与社会认可度等方面就更容易出彩。哪怕是在高校林立的西安也更容易创出较好的未来。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如今人们从校名上可能很难准确地区分西安工程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等理工科高校特色”的局面。
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如果成功改为华西理工大学,让华西这个词在高等教育领域从西南成功延伸至西北,由此改变了之前以华西命名的普通高校都是在四川境内的情况;同时空置下来西安工程大学的ID,后来也可能被其他院校使用;因此这不仅对自己影响较大、对市内、省内以及西部地区后来的高校命名格局都可能有一定影响。
改为华西理工大学之后有较多正面影响,那么为何西安工程科技大学最后成了西安工程大学,这个方案会铩羽而归呢;个人觉得或许主要原因应该是是历史渊源与学科特色等方面的大幅跨度甚至割裂,毕竟从1912年的北京高等工业专门学校的机织科开始,纺织这个特色贯穿了学校的办学历程。
从1938年4月进一步发展成为西北联合大学机织工程系开始,学校就有了深厚的西北基因;后来的;同年9月西北联合大学与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私立焦作工学院合并为西北工学院,其纺织工程系是为学校的前身;后来有着1972年1月学校成为西北轻工业学院纺织工程系,1978年12月改建为西北纺织工学院,2001年2月更名为西安工程科技学院。
可见,除了曾时间属于西安交通大学与陕西工业大学,学校在大多数时候都是以西北命名的;因此转型之时以华西冠名,放弃遵循惯例更名为西北XX大学;虽然范围更宽且足够完美,但也相当于舍弃了校史和独特深厚的西北底蕴;如此大幅度改变的影响也是把双刃剑,比如老校友情绪以及外界认知等方面,可能要很长时间被才能消化。
西安工程科技学院若改为华西理工大学自然是成功的:陕西提出华西理工大学的方案大概率是突出其西部地域属性,同时通过理工拓宽学科覆盖面、增强综合性大学的定位;不过可能也存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情况:比如华西的名称可能与四川华西系高校混淆。
如今的校名不仅更有辨识度、增强了学校与古都西安黏度,也实现了学科拓展;也与“高等学校命名要坚持名实相符、准确规范,体现办学理念,突出内涵特色,避免贪大求全”的规定相符:从追求品牌效应转向深耕内涵建设也是值得称道的。综上,华西理工大学虽然是极好的热门ID,但却不一定是西安工程科技学院最适合的;对此你怎么看呢?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仅作讨论,不涉及现行校名评价。
来源:阿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