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它让我学会了如何慢慢掌控生活,实现那些曾经觉得遥不可及的梦想。以前总觉得“赚一百万”只是个美好的幻想,是无聊时用来安慰自己的话。但看完这本书后,我第一次真心觉得,这个目标有可能实现。
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它让我学会了如何慢慢掌控生活,实现那些曾经觉得遥不可及的梦想。以前总觉得“赚一百万”只是个美好的幻想,是无聊时用来安慰自己的话。但看完这本书后,我第一次真心觉得,这个目标有可能实现。
什么是掌控生活?对我来说,就是让日子过得符合自己的心意,而不是被生活推着走,最后过得一团糟。但现实总是充满焦虑和无奈。我常常问自己:为什么读了这么多年书,工作后也坚持学习,懂得不少道理,也很努力地工作和生活,可生活还是没能变成我想要的样子?
读完《拿铁因素》后,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认知,也找到了掌控生活的方法,整理一遍过后,我才发现自己已经走在正确的路上了。
《拿铁因素》用讲故事的方式给出了让自己生活富足,有掌控感的3个实用方法:第一,投资自己;第二,让预算自动运转;第三,从现在开始富养自己。
看完书细细品味,才发现这些道理如此简单,可自己却从未真正实践过。
书中佐伊想学摄影的故事让我深有共鸣。600美元的课程对她来说并不算负担,可她总是想着“等还清账单”、“等存款再多一点”,结果一年年过去,梦想始终搁置。
这太像我了。我总是习惯把梦想束之高阁,发呆时望一眼,心里泛起一阵无奈和心酸。生活中似乎总有更重要的事:照顾孩子、上班、家务……每一件都比自己的梦想紧迫;花钱的地方也总是很多:孩子的补习班、各种会员费、聚餐、换季衣服。每次面临选择,梦想总是最先被放弃的。
我们有梦想,却从不投资。总想着要等完全准备好了,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再说。这一拖,可能就拖到了老了。到时候时间和金钱有没有不知道,但身体肯定跟不上了,梦想就真的只能是梦想了。
写到这里我觉得自己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一场梦想PK赛,在每一次关于金钱、时间和精力的抉择面前,梦想似乎总是最先被“pass”掉的那个。
我有梦想,却从来不去滋养它,反而一直在排挤他,无时无刻都染让它靠边站。
这就是书中指出的关键问题:在每次抉择金钱、精力、时间投入时,梦想从来没有赢过。
但书里给出的方法很贴心。不需要孤注一掷,只需要用“拿铁因素”的方式,每天为梦想投资一点点。就像佐伊,她取消了付费电视和每日咖啡这些可有可无的开支,六个月后就攒够了摄影学费。
生活中这样的“拿铁因素”很多:不是每次换季都要买新衣服,不一定要买视频会员年卡,也不一定每天都要喝奶茶。
把这些省下来的钱存入梦想账户,看着数字一点点增长,对生活的掌控感也会越来越强。这个方法虽然慢,但稳妥,特别适合我们这些肩上有责任的人。
变富有的第二习惯书上说是让账户自动运转起来。
当佐伊听到要每个月都攒钱,若干年后也能存上上百万。这个概念我相信在很多理财树书里都看到过。
以前我也不相信,因为不相信和佐伊一样迟迟不行动。这里我还想说一个事情,赚过100万的人都说人生的第一个100万很难,我想有一个难点就是要克服自己不相信自己能赚到这件事情。就像一个害怕水却又想学会游泳的人一样,在学会前总会认为自己学不会,当逼着自己学会后,才发现实际上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难。很多错误的观念影响着我们朝富有靠近,比如书中提到的3点,第一,只有赚很多钱才能过上富裕的生活;第二,赚钱需要很多资金支持;第三,别人会替你解决(这条会出现在很多女性的观念中)。
而“自动转账”这个动作,恰恰是以最轻松的方式,打破了这种心理障碍。 你无需一次次靠意志力决策,系统会默默帮你完成积累。这不仅是理财的复利,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复利,相信微小而持续行动的力量。
我发现这种“自动化”的思维,可以延伸到金钱之外更广阔的领域。
每天写日记,能帮助我看清真实的自己;每天看书,让我足不出户就能增长见识;每天运动,是为未来的健康投资。这些习惯每天只占一点点时间,但长期坚持会产生复利效应。
最终,这些自动运转的财务计划和每日坚守的微小习惯,共同编织成了一张稳定的安全网。我特别认同的是,做这些事不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只是单纯因为喜欢。就像柳比歇夫即使在儿子去世时还坚持时间记录,听起来不可思议,但这正是习惯给予人的力量。罗振宇说过:“我们终将进入一个不确定的时代,而真正可靠的是我们自己能不能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可持续的小系统。”
这些每日坚持的小习惯,就是我为自己搭建的小系统。如今,无论外界如何波动,我知道我这个由自动储蓄和日常习惯构筑的“小系统”都在稳定运行,它让我获得了一种深刻的踏实感,真正的掌控感,不是指控制发生的一切,而是拥有一个无论发生什么都能支撑自己的内核。
每个人生来都有独特的使命,找到它并用心滋养,就是富养自己的开始。对我来说,读书写作就是这样的使命。虽然公众号读者不多,但这个习惯首先滋养的是我自己。它让我平静,让我充实。而当我的文字能影响到哪怕几个人时,这种价值感让我的生活真正变得富足。
很庆幸,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已经在无意中践行着这些理念,只是不够系统。《拿铁因素》让我更清晰地看到了通往理想生活的路径:找到所爱,用“拿铁因素”滋养它,通过自动化系统持续投入,让梦想在时间中慢慢生长。
读书让我遇见更好的自己,也让我相信:无论起点如何,每个人都能通过当下的微小改变,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感谢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这种可能。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