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火焰山地表煎蛋都不稀奇,稀奇的是他们把空调玩成了“速冷外挂”。62℃降到26℃,计时器停在8分30秒,比同行最快纪录还快40秒。
“车晒到70℃,进去像蒸笼?
别人扛8分钟,它8分半直接冰窖。
”
刷到这条吐鲁番实测视频,评论区全在问:啥车这么猛?
——启境,名字听着像新势力,干的却是老炮儿都不敢玩的极限活儿。
火焰山地表煎蛋都不稀奇,稀奇的是他们把空调玩成了“速冷外挂”。62℃降到26℃,计时器停在8分30秒,比同行最快纪录还快40秒。
别小看这40秒,车门一拉开,烫皮座椅直接劝退多少买家。
现场工程师偷偷透露:压缩机排量比设计稿上偷偷加大12%,冷凝器多加一层微槽散热,相当于给空调吃了兴奋剂,却靠软件把功耗摁住,电耗只涨3%。
一句话,凉快不心疼。
更离谱的是电池。
吐鲁番白天烤,夜里焖,别的车快充一次就“喘”,它连怼10次100kW,电池包温差稳在2.8℃,跟泡恒温泳池似的。
秘诀是航天剩下的相变材料,吸热时变液体,放热时变固体,来回切形态,把热量往四边匀。
老司机都懂:高温快充最怕“局部高烧”,鼓包自燃常由此起。
人家直接给电池套了层“退烧贴”,还顺手把寿命循环次数抬了20%。
智能驾驶也顺带升了级。
热浪把空气扭成水波纹,摄像头分分钟“眼花”。
启境把算法喂了火焰山整整两周“扭曲数据集”,识别距离从50米拉到90米,静态障碍物提前1.5秒刹车——别小看这点时间,高速上足够把追尾概率砍一半。
网友调侃:这功能专治“新疆热到幻觉”。
内饰更“鸡贼”。
仪表台塞进了85℃的“烤箱”500小时,普通塑料早变麻花,人家用的生物基聚氨酯,晒完拿指甲掐,只留下一道白印,30秒自己平复。
材料组小哥说,原料来自玉米秆,环保先不谈,关键是“晒不丑”,小姐姐们不用铺遮阳垫也能放心拍方向盘自拍。
夜里35℃的“低温”也没放过。
语音助手唤醒率98.7%,全靠麦克风里那层防热噪涂层,白天吸热膨胀堵住缝隙,夜里降温收缩保持透气,顺带给风噪降了2分贝。
跑长途的哥们秒懂:高速开窗吼“打开导航”却识别成“打开抖腿”的尴尬,被这涂层直接终结。
一堆数据砸下来,有人喊“PPT吹牛”,可现场直播连中汽中心的人都蹲点盯仪器,数据条直接投大屏,造假等于当众打脸。
更狠的是,启境把测试车扔在火焰山停车场,任何人路过都能拉门测温,一天下来没一辆“掉链子”。
有主播拿红外枪实测,出风口2.8℃低得结水珠,弹幕瞬间刷满“真香”。
说到底,高温测试就像照妖镜,平时吹的“500公里续航”“L2+级智驾”在70℃面前全得重新签字画押。
启境这波把“能用的极限”往前又挪了一大截:空调快、电池稳、摄像头不瞎、内饰不化、语音不聋。
想买纯电又担心夏天趴窝的人,心里那杆秤忽然有了砝码。
据说新车月底公布预售价,内部已经放话“不玩高配噱头,入门就给满血热管理”。
如果真把火焰山同款空调下放到20万档,让合资燃油车怎么吹“皮实耐造”?
夏天才刚开头,等等党们已经搬好小板凳:看谁能把吐鲁番的烈日,变成自己展厅里的冷气。
来源:直率生活家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