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寒露迟,就怕寒露早”,10月8日寒露,今年寒露是早是晚?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7 22:31 1

摘要:“淅淅风清叶未凋,秋分残景自萧条。”时至秋分时节在秋雨和冷空气的作用下,夏天的余热被彻底驱散,昼短夜长的气候特点和一夜凉过一夜的气温变化告诉我们2025年的秋天是真的来了。今天是9月27号,再过3天就要迎来国庆小长假了,今年国庆与中秋相连,调休过后的假期一共有

“淅淅风清叶未凋,秋分残景自萧条。”时至秋分时节在秋雨和冷空气的作用下,夏天的余热被彻底驱散,昼短夜长的气候特点和一夜凉过一夜的气温变化告诉我们2025年的秋天是真的来了。今天是9月27号,再过3天就要迎来国庆小长假了,今年国庆与中秋相连,调休过后的假期一共有8天,在这秋高气爽的好时节里,可以约上亲朋好友一起出去游玩,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

时值秋分,气温温和,丹桂飘香,正是一年中不冷不热的好时节,正如农谚所说“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在这宜人的天气背后又正逢秋收、秋耕和秋播等“三秋”大忙时节,田地间稻浪翻滚,棉花吐絮,此时的农事活动最讲究一个“抢”字。老话说,“抢秋抢秋,不抢就丢”、“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为什么要“抢收”、“抢种”呢?这是因为秋天天气变化快,冷空气活跃叠加秋风容易让本来快要成熟待收割的庄稼出现倒伏或者霉变,最终粮食歉收。秋分过后的下一个节气是寒露,寒露期间也正好处于秋收秋播时节,此时天气气候是否正常对农业生产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老话说,“不怕寒露迟,就怕寒露早”,10月8日寒露,今年寒露是早是晚?为什么怕“早寒露”?一起来了解一下。

“早寒露冷飕飕,晚寒露暖烘烘”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寒露节气来的早的话预示着后面的天气将会比较寒冷,冷空气频繁来袭导致气温偏低。相反,如果寒露交节的晚,对应的冷空气也会来的更晚一些,秋季本来就干燥少雨,加上没有冷空气影响在气温上可能会感觉暖烘烘的,特别是在距离冷空气源头较远的南方地区,如果没有冷空气和秋雨降温,一般入秋的时间也会更晚一些。

今年寒露是早是晚?为什么怕“早寒露”?

今年寒露是在10月8日到来,农历时间是在八月十七日,按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的,“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说的是寒露节气正常来说是在农历九月交节,而今年是在八月十七日,明显属于“早寒露”。为什么说怕“早寒露”呢,按照“早寒露”冷飕飕的说法,感觉来得早对应的天气会冷的早一些。

从科学角度来说,到了寒露时节,秋收工作已接近尾声,但晚秋作物像南方的晚稻还处于最后生长阶段。此时若出现寒潮冷空气或者大风的话,对于晚秋作物来说是非常不利的,首先低温会抑制庄稼生长,那些本该可以长得饱满的谷粒最后会变得干瘪。类似的,红薯、花生这些生长在地下的作物,它们的根茎和叶片非常的不耐冻,遇到低温容易枯死。寒露时节的风被称为“寒露风”,老话说,“遭了寒露风,收成一场空”。

综上来说,寒露节气来的早是对秋收秋播工作不利的,你们认为古人总结的经验还有道理吗?

来源:心灵律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