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3年5月26日,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中,对这一事件的评价是:“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虽然遭到失败,但中国共产党开创的同部分国民党人局部合作抗日的新局
以下内容转自2025年08月28日张家口日报 07版长城·聚焦,作者:陈韶旭
1933年5月26日,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中,对这一事件的评价是:“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虽然遭到失败,但中国共产党开创的同部分国民党人局部合作抗日的新局面及其经验,对于推动全国的抗日运动,促进国共两党以后的合作抗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中张家口市尚义人张砺生组建并任军长的察哈尔自卫军,是同盟军的一个部分。
察哈尔自卫军是同盟军中唯一的本土抗日队伍。军长张砺生民国时期担任过察哈尔特别行政区域代理都统、察哈尔省代理主席等要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参事、全国人大代表和法案委委员至1975年去世。察哈尔自卫军下辖三个师和两个支队,主要由察哈尔省军民组成。刚成立时3800余人,枪3500余支。一个月后,就发展到7000多人。第一师师长张子光,第二师师长曹汉相,第三师师长白振宝,第一支队队长王德重,第二支队队长焦朴斋,这些主要将领都是当时的察哈尔省、现在张家口的坝上人士。张砺生在就任察哈尔自卫军军长通电中写道“砺生分属军人,志切抗日,保乡卫国,义无旁贷。谨率我察哈尔父老子弟,组织自卫军”。
察哈尔自卫军在吉鸿昌指挥下取得了收复察东四县的战绩。抗日同盟军1933年6月中旬,在张家口召开军民代表大会,决定收复失地。6月20日,北路前敌总指挥吉鸿昌率军北进,收复沦陷于日伪之手的察哈尔东部四县——康保、沽源、宝昌、多伦。1933年6月22日,察哈尔自卫军第一支队王德重部与伪军激战3小时,独立收复了康保县城,这是抗日同盟军的首战告捷。之后自卫军又与同盟军另外两个部分合击宝昌,收复了宝昌县城。之后,又参加了吉鸿昌亲自指挥和参加的血战多伦战斗。血战多伦鏖战五个昼夜,吉鸿昌赤膊上阵袒臂冲锋,察哈尔自卫军同仇敌忾。克复多伦后,冯玉祥犒赏血战的官兵银洋五万元,在给吉鸿昌的电报中,特别提出万勿遗漏张砺生部。收复察东四县,同盟军共计伤亡1600多人,目前所见伤亡官军只有名字没有籍贯,其中定会有察哈尔自卫军将士。
察哈尔自卫军卫戍后方支援前线。察哈尔自卫军作为察哈尔本土队伍,与同盟军其他部分相比,有其自身优势,熟悉当地地情和民情,具有浓郁的保家卫国情怀。在自身勇敢作战的同时,还为抗日同盟军提供情报,引导路线,筹集粮草,征集兵员,剿除土匪,稳定后方和大本营。张砺生还将自己亲手创办的察哈尔省立农业专科学校校址,腾让出来,作为民众抗日同盟军的司令部。张砺生还兼任张家口卫戍区副司令,负责同盟军大本营所在地张家口市区的地方治安。自卫军师长张子光完全负责同盟军后方坝上地区卫戍。自卫军还动员18岁至50岁有志于抗日者,均参加抗日警卫工作;积极组织支前运粮队、担架队,给抗日同盟军以有力支持。察哈尔自卫军中仅尚义县就有1000多人。自卫军军需处长、张北人戈武城还在此期间写下了抗日诗,被收录到抗日诗集中:“日掠中华君愤恨,宁为主碎灭蕃淫。回乡组织宣传队,唤醒歼倭众庶心。壮大军营同抗寇,飞驰原上报佳音。多伦康保驱强敌,收复诸城献热忧。”
察哈尔自卫军为察哈尔地域播撒伟大抗战精神。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在日伪军大兵压境和国民党分化瓦解下,被迫于1933年8月5日宣布解散,冯玉祥宣布下野。张砺生无奈之下,将察哈尔自卫军就地遣散,自己也远走他乡。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虽然最终失败,但是可以视作察哈尔地域和张家口12年抗战的开端,为察哈尔和张家口民众播撒下了抗日火种,察哈尔自卫军功绩位列其中。冯玉祥1933年8月1日建成了“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察东失地阵亡将士纪念塔”和抗日同盟军烈士祠。张砺生代表察哈尔全体民众撰文并书写的碑文,镌刻在石碑之上。碑文写道:“东封破碎,国势阽危,察东烽火,塞草含悲,维兹俊义,壮我旌麾,铁骑如飞,有守有猷,连克四城,浴血荒丘,丰功伟烈,昭曜千秋,浩然之气,川岳之秀,表表英风,弥纶宇宙。”这通碑文也为察哈尔自卫军的抗战事迹做了诠释和注解。察哈尔自卫军失败后,张砺生、张子光、戈武城等主要将领,都保持了可贵的民族气节,继续抗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加入到了为人民服务的行列。
察哈尔自卫军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肩负起抗日救国之责,写下了保家卫国的壮丽诗篇,给张家口人以伟大抗战精神的滋养。(作者系河北北方学院张家口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家口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
张砺生(1888--1975年)),原名张秉义,张家口尚义县大西沟村人。张砺生宣化中学毕业后,考入天津政法学堂。在校时,组织克复学会,暗中从事反清活动。1910年,参加同盟会。次年,去上海谒见孙中山,并跟随孙中山赴南京参加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不久,竞选国会议员成功。1913年,孙中山发动了讨袁的"二次革命",张砺生在北京和张家口组织反袁事宜。1919年,到广州任"非常国会"议员,跟随孙中山,从事革命工作。1920年春,张砺生按照孙中山的指示回北方筹建武装,在张家口以办学和搞经济为掩护,开展地下筹军活动。
来源:张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