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月张苏到宣化察哈尔省立第二中学(现宣化一中)任教。此前,张苏曾担任张家口塞北中学校长,因有人告密曾暂避温州 。这次来宣中执教,继续秘密从事革命宣传活动。不久,组织进步学生成立读书会、学生会,举办讲座、创办文艺刊物《沃塞》;张苏撰写发刊词,抨击蒋介石的专制独裁
一九三三年
5月17日 方振武的抗日救国军民抵达宣化。
6月12日 国民党29军军长宋哲元由宣化抵达张家口,冯玉祥亲自到车站迎接。
一九三四年
2月 张苏到宣化察哈尔省立第二中学(现宣化一中)任教。此前,张苏曾担任张家口塞北中学校长,因有人告密曾暂避温州 。这次来宣中执教,继续秘密从事革命宣传活动。不久,组织进步学生成立读书会、学生会,举办讲座、创办文艺刊物《沃塞》;张苏撰写发刊词,抨击蒋介石的专制独裁统治。
一九三五年
夏末 中共党员林枫(郑林枫)来到宣化,在察哈尔省第二中学任教。尔后,张苏和林枫经过工作,共同发展了冯光潜(冯剑平)等7名进步学生入党。
11月初 中共宣化中学党支部成立,成员除张苏、林枫外,有陈焱、冯光潜、胡仁及宣中两名校友,由陈焱担任支部书记。
12月间 在“一二.九”学生运动巨大革命浪潮的影响下,宣化中学党支部决定发动全校学生和师范学校、职业学校等校学生,声援北平爱国学生运动。他们走上街头,游行示威,进行抗日宣传,喊出了“反对华北自治运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宣中学生会还发表了《告宣化中等学校同学书》,向读书救国论提出了挑战。后来学生运动被当局镇压,进步学生和共产党员20余名被开除出校。中共党员冯剑平等辗转北平找到党组织后,奔赴抗日前线。
一九三六年
年初 张苏、林枫先后被迫离开宣化中学。冯光潜等20多名进步学生被校方开除。
11月 本年初平津学生联组成的“南下宣传队”,此时与“中国青年救亡先锋团”合并,扩展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全国31个城市响应,宣化中学等一批学生参加。
一九三七年
8月上旬 日本侵略军多次空袭宣化,居民先后遇难者26人。
8月23日 宣化城第一次遭受日机轰炸,钟楼南街王连登(绰号王麻子)铁匠炉首受其害,王麻子其子当即被炸死,王麻子受重伤,不久死亡;接着南关观音后街刘海生家有8人被炸死,同地有1个年轻母亲和1名未满周岁的孩子被炸死。
8月23日 日本关东军东条机械化部队进占宣化。
8月24日 日军飞机轰炸东马道南城墙时,一个防空洞被炸塌,东草市街张文焕院16人遇难。
8月27日 日军对宣化城乡进行了轮番的空中袭击。仅东草市、观音后街就有30名居民被活活炸死,伤者不计其数。东马道70名居民躲进城墙的防空洞内,全部被砸死和憋死,惨状目不忍睹。
8月28日 宣化驻军南撤,日军“堤部队”侵入宣化。29日,又有“大泉部队”进入。自此,宣化沦陷。
9月10日 日本侵略军网罗汉奸成立宣化县治安维持会,阎补皋为代理县长,11月复任命为县长,并于次年1月16日成立伪县公署。县公署设总务、民生、财政三科和公安局。由日本人任参政官、指导官,掌握实权;汉奸所任伪职,徒有虚名。
10月17日 日军以“察南自治政府”的名义强占了龙烟铁矿,由日本的金融资本“兴中公司”完全垄断。10月27日第一次向日本八幡制铁所运去矿石600吨。到1945年8月抗战胜利期间,日本人残害劳工27000人;共开采矿砂374万吨(其中烟筒山开采247万吨,庞家堡开采127万吨,冶炼生铁20695吨)。
1937年 日军割断宣化与外地的经济联系,宣布白面、大米、食油、肉类、皮毛、煤炭等统为军用品。并通过实行征收统税、营业税、发行伪蒙疆银行钞票和日元等手段,自定物价,强买强卖,搞得城乡一些工商业纷纷倒闭。宣化的商人失去自由买卖的权利。仅以皮毛业为例,宣化城原有70多家皮毛作坊,日军侵占后不久就有60家停业。
1937年 宣化的葡萄被日本军队划入掠夺之列。宣化当时有葡萄192亩,年产量达75万公斤。
一九三八年
4月初 日军独立第二混成旅团,约8000人,由北平北苑兵营出发,越过长城线,驻扎在张家口、宣化、怀来铁路沿线和蔚县、涞源、广灵地带,负责该地区“治安肃正”和“警备讨伐”。
1938年 伪县公署规定:12岁至55岁男女,都须领取“良民证”,出城必须申请批准。
1938年至1939年间 日本在宣化开办了10家工厂,有内蒙兴工厂、外蒙兴炼铁厂、南山澎润土立石勘探开采厂、南口锰矿石开采厂、城效东南第二炼铁厂、西门外新华炼铁厂、洋河岸边磁厂、造纸厂以及城内2个机械厂。
一九三九年
1月 中共宣涿怀县县委书记郭永明调往宛平,赵振中任县委书记,县长王巍调走,魏国元回到宣涿怀任县长。
6月 宣涿怀联合县根据地各村先后恢复了小学,并在宣峰寺创办了“抗日高小”,县教育科长刘一天兼校长。为提高教师的政治和业务水平,县教育科先后在小河南、圣佛堂开办两期教师培训班。
1939年 日本侵略军又拼凑“蒙古联合自治政府”。原察 南自治政府改为其所属的察南政厅,仍管辖宣化县。是年,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改元,称成吉思汗纪元734年,简称“成纪734年”。同年,宣化至张家口公路改道,原线由八里取道榆林;新线自八里庄经宋家庄,沙岭子至张家口。
1939年 因日本侵略者掠夺和破坏,毡帽损失17320美元,兽皮损失31180美元,杂粮损失5094美元。
一九四零年
2月 宣涿怀联合县抗日民主政府决定:从各村自卫队选拔思想好、身体壮、家庭劳力多,18至35岁男青壮年组成区武装模范队。一、二区共有模范队60余人。
10月20日 日伪军“扫荡”平西,宣涿怀联合县遭受重大损失,县大队第1排排长史中喜,2排排长王太,2区区长李正亮在战斗中牺牲。县长佟旭野等7人在圣佛堂村不幸被捕。佟旭野同志被押往张家口杀害。同时,日军在交通要道大庙、李家堡安设据点,驻扎日伪军,并成立伪大乡。这两个据点封锁了岭南、岭北联系路线,给抗日活动带来很大困难。
12月10日 在汤家庄叛乱的消极影响下,反动地主王作印、王纪哲在“汤家庄事件”后逃出宣涿怀联合县在道沟村的监狱,勾结日伪军,策动原谢家堡保卫团团长邢胜、三区区长马兴儒、二区代理区委书记刘正、助理马儒、县公安队长关印秀在张家铺叛变。他们先后冲击县大队、县农会,农会副主任董福贵、秘书杨景和、区委干部王连基、赵连隆、二区区长张玉田、六区区长赵金鉴、区助理员曹玉罄等7名同志残遭杀害,还绑架县区干部8人,以关印秀为首的公安队、模范队、县大队共40多人叛变投敌,这一事件,使宣涿怀联合县抗日工作受到严重挫折。
1940年 日军轰炸宣化南城墙一防空洞,炸弹致使防空洞内10名无辜群众死亡。
一九四一年
6月 龙延怀联合县五区区委书记罗忠等深入到庞家堡周围的大小坝口、大段地、常庄子等村开展工作,并在小坝口村建立了庞家堡根据地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支部书记张林。
1941年 日伪建宣化至庞家堡铁路。全长45公里,1943年修通。同年,烟筒山矿区发生痢疾、伤寒。日伪病人关进“隔离室”,死亡多人。
一九四二年
7月 宣化县第一个党支部在常家庄建立,支部书记冷天贵。
8月 龙烟铁矿1000多名工人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10个小时的罢工斗争,抗议日伪推迟发放工资。在工人的坚决斗争下,日伪被迫答应了工人们的要求。
冬天 日本兵从宣化城到蔚县以“讨伐”名义强抓农民120人,拉到“五一三部队”兵营(现宣化一中)里,不是被日军狼狗咬死,就是被日军杀害,无一生还。
11月中下旬 中共平西地委先后派武振华(武兆吉)、李文忠(刘一天)化装潜入西北山,了解宣化、阳原、怀安一带情况,为向北开辟作准备。
1942年 伪县公署推行施政跃进,加强实施保甲制度。同年,尹世煜编《宣化县汇览》印行。
一九四三年
1月1日 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为加强其统治力量,将察南政厅改组为宣化省公署,辖10个县,省会设在宣化。
春天 日本人一把火烧了东土关圃园街化工厂1家。
春天 在龙延怀抗日根据地(宣化区庞家堡镇在其境内)内,响应党中央和边区政府的号召,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各级成立了生产委员会。机关、部队、团体除帮助群众生产外,都自己开垦荒地、养猪养羊,发展手工业生产,发展副业,组织与整顿合作社,团结商人,生产和交换根据地内急需的粮食、食盐、布匹等日用品。各县互相竞赛,开展劳动英雄运动。到1944年,大生产运动取得很大成绩,对保证供应,减轻人民负担,改善军民生活,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起了重大作用。同时,军政机关贯彻了党中央“精兵简政”政策,裁判冗员,缩小机构,减少了财政开支,克服了经济上的困难。
3月 中共平西地委决定成立蔚阳宣工委和蔚阳宣办事处,6月,蔚阳宣工委、办事处改为蔚涿宣工委、办事处。工委书记为韩惠如,办事处主任江涛。到1944年3月,中共平西地委决定在蔚涿宣工委、办事处的基础上成立中共蔚涿宣联合县委、蔚涿宣联合县政府。3月至10月,韩惠如为县委书记,10月高毅民为县委书记,李文杰任县长。
5月 中共平北地分委决定成立中共龙(关)崇(礼)宣(化)工作委员会与县佐公署,工委书记王一心,县佐王煜文。
7月 以李生旺、何金海、冷天贵为首的抗日游击队建立,该游击队成立时计200多人。
8月 张家口邮电工人、外蒙兴厂(宣化铁厂前身)工人在赵仲山、陆景田等人组织开展了要粮食的斗争,日伪当局被迫答应了工人们的要求。
秋天 日本人在宣化庞家堡及阁西村等地区搞细菌试验,当地居民死亡108人。
秋天 龙延怀联合县大队被200多名扫荡的日伪军围困在赵官梁村附近的一座山上,坝口村民兵运用“麻雀战”迫使日伪军撤回据点。
秋天 白庙、赵川、下花园等地日伪军300多人扫荡大坝口、常庄子抗日根据地,遭到民兵游击队的重创。
年底 从1937年10月至1943年底,日本中兴公司掠夺龙烟铁矿矿石2094519吨。
年底 平西根据地面积扩大,怀涿地区东西长达120里,南北达80里,4个区、165个村建立了抗日政权,是年动员公粮1500石。蔚涿宣地区东西长达80里,南北60里,有372个村庄建立了抗日政权,是年动员公粮2500多石。在平西和平北两块抗日根据地动员发展新兵3200多名,充实壮大了抗日武装队伍。
1943年 伪察南政厅管辖地区改置为宣化省。省会设在宣化县城。同年,日军侵占宣化时溃散的国民党县党部秘密恢复。
1943年 平北八路军对敌作战275次,毙伤俘日伪军1858名,攻克据点5处,平毁敌碉堡20个,破坏公路150公里,缴获各种枪炮400件。经过一年努力,平北面貌大为改观,新开辟了龙崇宣和滦昌怀顺两块根据地。恢复再建行政村415个,新开辟273个,占总村数48.8%,人口达62万。组织民兵达35449名。从下半年开始,平北根据地在改造村政权的同时,开展民主建设。在巩固区成立村代表会,根据“三三制”原则,改选了村政权。同时,各联合县普遍进行了减租减息、增加工资的斗争,改善了人民生活,调动了生产和抗日积极性,密切了党群关系,对于克服经济困难,渡过难关发挥了积极作用。
1943年 日军入侵庞家堡镇大段地村,烧毁房屋15间,砸锅40个,强暴妇女3名。
1943年 日军驻龙烟矿区小铃支队入侵庞家堡镇花家梁村,日军到该村烧毁房屋40间,全村牲畜被抢光,毒打村民王志等12人,抓走村干部及民兵和部分群众,后带到大同4人做劳工,其中王果、花永某死亡,王富、李贵先情况不明;其余人被放。
1943年 日军强制宣化区人民捐助忠魂碑献金598美元。
1943年 宣化区因日本人搞邮政储金损失298美元。
一九四四年
2月9日 平北40团2连在龙宣公路侧伏击日伪军,歼敌30余名,日军中队长吉冈亦被击毙。
3月8日 中共平西地委召开扩大干部会议,确定蔚涿宣发展的主要方向要向北、西北发展。在“争取察南10县基本全归我有的方针指导下,大力向宣化、张家口、怀安挺进”。
3月 平北民兵从月初以来,袭击龙烟铁矿19次,共救出被日军抓捕的劳工700多人。
4月10日 龙延怀区队一中队在连长谢瑞的指挥下,集中兵力抢占了宣化东北的猴儿山,与日军激战9小时,打退日军17次冲锋后安全突围,歼敌170多名,创敌我伤亡八比一光辉战例。晋察冀军区授予龙延怀区队一中队为“英雄城中队”。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播放了“猴儿山战斗”事迹的通讯。
5月上旬 我平北部队与民兵相配合,打退日伪军的“扫荡”,并乘胜打击敌人,逼退敌据点多处,活动在宣化、怀来一带的平北部队与当地民兵协同作战,袭击龙烟铁矿至宣化间的轻便铁道,并烧毁敌龙关农场。
5月 中共龙崇宣联合县委员会和龙崇宣联合县政府成立。
5月 中共平西地委为进一步开辟宣化地区工作,决定成立在蔚涿宣县委领导下的宣化工委、办事处。工委书记梁敏章,办事处主任江涛。
6月4日 中共平西地委发出《目前平西形势与工作方针的指示》。确定平西、平北各地工作方针是“用大力向敌后之敌后积极伸展”,“步调一致,在统一的意图下南北并进,以求真正走向紧围北平、张家口、宣化的形势”。具体的发展方向是:蔚涿宣是向北与西北发展,大力向宣化、张家口、怀安挺进。
7月 以民兵英雄何金海为队长的红石山游击队配合主力部队袭扰龙烟铁矿山,破坏敌人的矿石生产,仅本月就攻入铁矿17次,使敌人掠夺矿产的“紧红”计划破产。
10月至12月 日军驻龙烟矿区之小铃支队对庞家堡坝口一带进行了长达80天的“大清剿”,烧毁房屋360间,抢掠羊400头,骡马60头,毛驴40头,猪40头。更为残酷的是利用刑讯逼供,抓捕各村党政干部71名,押至宣化51名,押至大同20名进行长期监禁的折磨,到1945年致使我31人死亡,2人被日本人毒打,其余38人情况不明。
10月 日军在大小坝口、唐家庄、常庄子抓捕群众80多人,押到宣化严刑拷打,将其中20多人用铁罐子车运到大同“劳工训练所”。
12月22日 按照察南地委指示,中共蔚涿宣联合县在东涧召开会议,察南地委副书记王知行宣布撤消宣化工委、办事处,单独建立宣化县,县委书记梁敏章,县长张敬先。并将原蔚涿宣支队第3中队划归宣化县,组成宣化县游击大队,队长赵光明,政治委员刘一鸣。
12月 中北平北地分委、支队司令部和办事处设在龙赤县朱家沟召开“拥军拥政英模代表大会”。授予赵顺“拥军模范”称号,何金海为“民兵英雄”称号,冷天贵评为一等模范工作者,高殿阳评为二等模范工作者。何金海、冷天贵等领导的游击队正式命名“红石山游击队”。
12月 平北党政军领导机关召开部队、民兵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地分委书记、支队政委段苏权宣布命令,授予谢瑞一等功臣称号,并奖给民兵战斗英雄何金海驳壳枪一支,并号召民兵向何金海同志学习,狠狠打击敌人。
本年 日本强制宣化区人民捐助飞机献金1730美元;强制宣化区人民献铜6930美元;献铁3465美元。
本年 宣化区因日本搞人寿保险损失236美元;
本年至1945年 宣化区因日本人搞一般储金损失110美元;搞有奖储金损失1560美元。
本年 日伪政府向宣化城内农民下达种植鸦片任务,地多的农户每户种半亩或一亩,地少的二分或三分。由伪街长统一发放鸦片种子,农户必须种植,不可不种。日本人在观桥东街设有“土产公司”,专门收购烟膏,人们提着瓦罐子上“土产公司”交售,“土产公司”收购烟膏后,先晒然后再熬,再做成一堆一堆的大烟土运走。
一九四五年
1月至抗战胜利 宣化区因日本强捐飞机献金损失117美元。
1月8日 中共宣化县委书记梁敏章等十几名干部和武工队员,由于叛徒告密,在石湖沟村被日伪军包围,在突围中梁敏章、刘克、张明不幸牺牲,梁敏章爱人宋春茹负重伤,两名干部被俘。幸得蔚涿宣支队速来援救,才避免了更大损失。之后,刘一鸣接任中共宣化县委书记。
1月 中共察南地委为向北发展,开辟宣化地区,将蔚涿宣联合县所辖宣化地区划出后设宣化县。
1月 中共平北地委、专署根据抗日斗争形势的发展,为更有力地打击日伪,召开扩大会议,决定撤消龙延怀联合县,并在原龙延怀联合县所属怀来地区连同与宣化连结地区设立了宣怀联合县,县委书记刘全仁,县长刘谦。
5月中旬至6月底 在察南战役中我冀察军区部队向宣化川南地区进攻,并袭入宣化南关。
8月11日 中共晋察冀分局和军区下达夺城指示。指出:冀察夺取宣化、张家口、张北、多伦、沽源、康保等城。“与由外蒙南下的苏联红军相配合,对东进顽军应坚决击溃消灭之”。
8月15日 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侵宣日军撤离,伪政府随之溃散。宣化由伪警佐程庆壬盘据,负隅顽抗。
8月23日 我冀察部队一部在何金海率领的“红石山游击队”配合下,攻占龙烟铁矿。
8月30日 中共中央军委电示:“扫清张家口四周之敌并巩固张家口,集结主力于张家口附近。”根据中央军委指示,晋察冀军区部署军队控制张家口、宣化、万全、怀安地区,并在宣化、怀安城、柴沟堡构筑固守工事。同时,调冀中及冀察各分区部队集中张家口附近,准备反击国民党傅作义部侵犯,保卫张家口。
9月2日 我平北军分区部队40团、冀察军区教导团和宣化县支队攻克宣化城,宣化宣告解放。恢复宣化县制。成立中共宣化县委员会和宣化县政府。仰克仕任县委书记,段钟南任县长。
抗战期间 日伪政权曾下令强迫宣化各乡村种大烟,有抗拒者,即抓入牢房,按通共论处。凡种大烟的,按人口分配种植亩数和应交大烟斤数。如10亩地必须种5亩,交烟时统由“烟土组合”收后送张家口“蒙疆政府”。付给农民的款却远远不足种两亩地粮食的产量值。比如:日军在侯家庙乡泥河子村种植鸦片3年多,面积达300亩;在侯家庙乡赵家梁村种植鸦片2到3年,面积达10亩。
抗战期间 因日本侵略者掠夺和破坏,宣化建国冶炼公司称量机、风机、电动机、水泵等损失55000美元;宣化龙烟铁矿机器厂及炼铁厂各种工作机器、房屋损失12000000美元;宣化新华机器厂白铜、锋铜、碳棒、电动机等损失150500美元;宣化电机修理厂工作机、器材损失350000美元;宣化造纸厂毛布、变流器、胶皮带等损失500000美元;宣化制革厂损失250000美元;宣化和平氧气公司电动机、氧气瓶等损失81240美元;宣化耐火砖厂成型机、粉碎机等损失14100美元;宣化石棉工厂分解机、电动机等损失7140美元;宣化纺毛厂机器1套被日寇拆丢,损失2000多万美元。
抗战期间 宣化因日本侵略者拉夫修路损失429700美元;因特务勒索5386000美元;因日本人在宣化暴利停业处罚384600美元;因日本侵略者强迫人民缴纳“国防”献金损失4920美元;因支应日军部队损失3292美元;因日军强制拉夫为部队建筑损失9980美元。
抗战期间 宣化为日本人效力的奸特只希春在其充当伪白庙村助理时,掠夺猪肉32.5公斤,麻油10公斤,山药25公斤,黄米2斗,月饼3.5公斤,菜豆1斗,鸡蛋350个,大米4石4斗, 西瓜70个。手表1块,被面2床,纸烟44条。留声机1台;银盾1个;烟土30两。汉奸搜刮伪蒙币6900元;捐给日寇伪蒙币5000元。
9月9日 在朝阳楼召开宣化工商界代表会议。会上由张苏宣布建立统一的宣化县。
来源:张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