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5日,由华东政法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青少年犯罪问题》编辑部发布消息,某双一流大学法学副教授李某某论文抄袭,编辑部撤稿。
编辑整理:双一流高教
9月25日,由华东政法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青少年犯罪问题》编辑部发布消息,某双一流大学法学副教授李某某论文抄袭,编辑部撤稿。
《青少年犯罪问题》编辑部撤稿声明
近日,本刊编辑部接到举报称,发表于本刊2025年第3期的论文《网络直播行业青年洗钱风险及纾解路径》(作者李某某)中的大量内容涉嫌剽窃发表于《中国反洗钱实务》的五篇论文,在学术原创性方面存在重大问题。
本着对学术诚信高度负责的态度,接到举报后,本刊立即成立调查组,要求作者李某某作出书面解释并提交研究过程资料。调查组聘请了数名外审专家对相关材料进行了独立、审慎的审查。经外审专家一致认定,该论文主体部分与《中国反洗钱实务》此前发表的5篇论文(清单附后)存在多处不应有的重合。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CY/T174-2019)的规定,应认定为剽窃。调查小组经过认真、充分讨论后,决定采信外审专家意见。
本刊回溯了审稿、用稿过程,发现由于被剽窃的《中国反洗钱实务》相关论文未被主流电子数据库收录,李某某的论文因此未被中国知网“社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出问题。本刊在投稿、审稿环节亦未能及时发现其学术不端行为。在本刊正式发表李某某的论文之前,李某某也按照本刊流程向本刊书面承诺“本文无知识产权争议,不涉嫌抄袭他人研究成果”。
学术研究贵在诚信,李某某的行为违反了基本的学术道德和出版规范,不仅给相关被抄袭论文的作者带来了困扰,也对本刊的学术声誉造成了重大损害。经过慎重讨论,本刊编辑部决定对李某某剽窃一事作如下处理:
1.对《网络直播行业青年洗钱风险及纾解路径》一文予以撤稿,撤稿原因为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2.本刊官网、微信公众号同步撤稿,并联系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文献数据收录机构删除该文电子版。
3.将作者李某某列入本刊“学术不端黑名单”,五年内不再接受其投稿。
4.本刊向此次事件中被剽窃的作者和《中国反洗钱实务》编辑部及中国金融出版社致歉。今后本刊将进一步加强稿件审查工作,全面加强编辑和审稿队伍建设,优化评审程序,严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特此声明。
《青少年犯罪问题》编辑部
2025年8月18日
附件:被抄袭论文清单
1.屈超:《网络游戏行业洗钱风险研究》,载《中国反洗钱实务》2023年第3辑。
2.邱加林、杨楠、邹琳琅、陈旭东:《网络直播行业洗钱风险研究及路径解析——以全国首例“直播打赏洗钱案”为例》,载《中国反洗钱实务》2023年第5辑。
3.谭爱民、张琦、韩冬芳、万江晗、徐梦洁、向丽、李佳耘:《直播行业洗钱风险研究——以直播平台洗钱案件为例》,载《中国反洗钱实务》2023年第10辑。
4.罗强、拓扬、林霄竹:《跨境汇款模式演进的洗钱风险研究》,载《中国反洗钱实务》2024年第2辑。
5.张永红、郭家豪:《网络直播平台洗钱风险研究分析与防控对策》,载《中国反洗钱实务》2024年第6辑。
来源:老吴讲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