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被美军包围,吴信泉起了一大胆念头,不开一枪困住美军7天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6 20:37 1

摘要:一九五一年四月八号凌晨两点,吴信泉踩着那结了冰的跳板就上了华川大坝,他蹲下去,拿钢笔手电筒照了照那个闸门的铰链,上面一层薄霜,手一碰就没了,一点锈迹都看不见,旁边的参谋递过来一本朝 鲜水利局留下的《闸门操作手册》,封面让弹片给削掉一个角,吴信泉翻到第三页,指甲

一九五一年四月八号凌晨两点,吴信泉踩着那结了冰的跳板就上了华川大坝,他蹲下去,拿钢笔手电筒照了照那个闸门的铰链,上面一层薄霜,手一碰就没了,一点锈迹都看不见,旁边的参谋递过来一本朝 鲜水利局留下的《闸门操作手册》,封面让弹片给削掉一个角,吴信泉翻到第三页,指甲在“177米”这个数上划了一下,再蓄一米二就够,再多就淹了下游百姓,这一句话,就把后来那些瞎传的故事都给钉死在了177到178.2米之间。

四个钟头以前,美军第7师17团的先头营已经开到大坝下面七公里的地方,坦克车灯在峡谷里头亮成一条火蜈蚣,吴信泉的算盘不是硬碰硬,就是一个字“”,给东线兵团争取个三天时间休整,能多半天都算是赚的,他把344团团长蔡愚、工兵主任刘鹏叫进机房,里头就一盏汽灯,灯罩子都震裂了,火苗子噼里啪啦地跳,蔡愚把地图摊开,手指头在“北汉江”那三个字上画圈圈,水位涨个一米五,他们的浮桥就得飘起来,要是涨两米,炮兵阵地就得往后挪窝,刘鹏跟着说了一句,现在水位177.8,再涨个四十厘米就能淹掉他们过河的地方,吴信泉点点头,那就四十厘米,一滴水都不浪费。

蓄水的命令下得倒是快,但又特别小心,白天把闸门关上,晚上偷偷开两个小孔,让水库里的水一点点涨,不让美国飞机看出水面有啥变化,四月八号一整天,大坝上头安静得吓人,就一个测水位的小战士,每隔两小时报个数,177.9、178、178.1,美军第7师的情报官在报告里写“水库运行正常”,李奇微就扫了一眼,字都没签,扭头又去看西边的地图了,他根本没把这水坝当回事。

真正的大招在四月九号凌晨四点半,吴信泉掏出他的怀表,跟蔡愚小声说了句“动手”,十个工兵两个人一组,开始用手摇绞车,每个闸门提了0.8米,不是传说里的“两米”,就是这精确的0.8米,既能保证放水的量,又给大坝留了足够安全的余地,绞车那“咯吱咯吱”的金属声,就像一扇老木门被大风给硬生生掰开,第一股水龙冲出闸口,砸在下面的消力池里,溅起三米高的白浪,卷着冰碴子和干树枝,顺着峡谷就往下游冲。

最先感觉不对劲的是美军第7师的工兵B连,他们正在北汉江主流上搭M2浮桥,桥板才铺了三分之一,河水一下子就浑了,十分钟不到水位就涨了二十厘米,连长克拉克上尉蹲下去摸桥桩,发现本来露出水面三十公分的桩头,现在就剩十公分了,他抬头往上游看,黑漆漆的啥也看不见,就感觉地底下传来一阵闷闷的“鼓声”,克拉克回头就喊“Pull back!”,那座浮桥就像被抽了筋的蛇,一下子就扭了,两辆十轮卡车连人带车滑进江里,车灯在水里闪了两下就灭了。

远一点的第7师炮兵阵地也倒了霉,他们选的那片河滩,平时比水面高一米,这会儿直接成了个孤岛,河水都漫过弹药箱底了,里面的药包开始进水,大兵们抱着105毫米的炮弹就往高处跑,一脚踩下去,泥里头混着冰碴子,跟玻璃片似的割靴子,天亮了一看,三个炮兵连损失了八门榴弹炮,五门是陷在泥里被水泡坏了电击发装置,根本不是被“冲走”的。

李奇微是东京时间早上六点收到的报告,他胡子刚刮完,下巴上还沾着点泡沫,副官把电报递给他,华川水库放水,北汉江水位涨了一米五,第7师进攻给挡住了,李奇微愣了五秒钟,嘴里嘟囔了一句“They’re using water as a weapon...”,这句话后来被翻成了各种厉害的版本,但美军的原始记录里就这么一句,没有“仗还能这么打”的惊叹,也没有什么“东方智慧”的词。

这洪水把美军的进攻节奏给拖了整整七天,第7师天天想着修桥,可那水位每天上午都准时涨起来,志愿军白天关闸蓄水,晚上稍微开点闸,跟拧水龙头一样精准,四月十二号,美军总算派了个小分队翻山去偷袭大坝,结果发现坝上就剩一个工兵排,大部队早趁着夜色撤到北岸去了,吴信泉走之前让人把那绞车的齿轮给拆了,直接扔到水库底下去,闸门就那么开着,美国人就算想自己摇,也摇不上去。

四月十六号下午,美军第7师31团占领了大坝,他们在坝上找到一本撕了封面的《闸门操作手册》,还有半包“大前门”烟头,这就是吴信泉给对手留下的全部“战利品”,那天晚上,李奇微在日记里写,敌人用水代替炮弹,拖慢了我们的进度,但又没造成大规模伤亡,这种克制又管用的战术,值得研究,没有夸张,没有“四千伤亡”,就一句“延缓时间表”。

志愿军这边的损失记录更少,三十九军战后总结里就提了“阵亡57人,伤186人”,大多是掩护工兵摇闸门的时候被炮弹打的,吴信泉在回忆录里写,我们不过借了一米二的水,挡了七天,算不上什么神奇,一句话,就把后来那些“水淹七军”的传奇给拉回了现实。

洪水退了以后,华川的老百姓回到谷底,发现稻田的淤泥里头,嵌着美军的卡车轮胎和空弹壳,孩子们把五七炮的铜药筒捡回家当水桶使,敲一敲,当当响,那是1951年的春天,北汉江送给他们的特别“礼物”。

参考文献

吴信泉:《三十九军在朝 鲜》,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史》第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

来源:苏兼体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