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北京互联网法院把案子立了,西贝把索赔从1块飙到50万,还要老罗挂道歉30天。
50万,一条微博的价码。
9月,北京互联网法院把案子立了,西贝把索赔从1块飙到50万,还要老罗挂道歉30天。
我盯着屏幕只想问:这到底是维权,还是一场高级营销?
西贝说,老罗那条“恶心”微博把品牌砸出裂缝。
老罗删了原帖,却留下一句“餐饮卫生该有人管”。
两边都没再吵,法院先让调解,调解员两头跑,没谈拢。
我上周去了家附近新开的西贝社区店。
门口大屏24小时直播后厨,刀怎么切,油多宽,连洗碗水温都看得见。
排队的大妈一边看一边点头:这比我家厨房干净。
她不知道,这直播就是“透明厨房2.0”,出事第7天连夜上线的。
同时间,老罗在直播间卖手机,8月做了5个亿,创下今年纪录。
他的AR公司又拿到4亿融资,微博话题却悄悄从西贝移到了“下一代计算平台”。
看起来,他早把战场换了。
西贝这边也怪,预制菜销量涨了35%,店还要再开200家。
贾国力在亚布力说:风波让我们更坚定做社区小店。
我听完直乐:合着黑流量也是流量,还更便宜。
法院材料里,西贝提交了一条用户留言:
“原来不吃西贝,看了老罗更不吃,现在看直播,又回来吃。
”
这条被标红,写进“损害后果”部分,想证明名誉受伤。
可数据又显示客流没掉,反而多了。
法官怎么认定,成了看点。
我问做公关的朋友:要是判老罗输,以后大V还敢吐槽吗?
他摇头:敢肯定敢,就是会先让法务过一遍,语气软成棉花糖,那还有谁看?
再想想,要是西贝输,企业以后被点名只能忍?
也不对,恶意抹黑总得有人管。
两边都在等法院,消费者已经用脚投票。
直播镜头下,西贝厨师的帽檐压得低,汗水顺着鬓角滴,没人再关心那50万。
老罗在另一个镜头里讲AR眼镜,像把餐饮这页翻过去。
案子拖个一年很正常,可市场没耐心。
谁输谁赢,法院会给答案。
真正赢的,是那块24小时不灭的直播屏——它把厨房锁进玻璃盒,让“干净”变成最低门槛。
以后谁家再被吐槽,先别急着告,先开直播,比律师函好用。
来源:花丛逗蜜蜂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