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原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德培教授作报告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7 17:40 1

摘要:特别说明:目前医学领域对“普通 CT 是否必须穿防护衣”存在讨论——有观点认为,对于非敏感部位的普通CT,若防护衣遮挡扫描视野,可能导致图像伪影,反而需重拍增加辐射暴露;也有观点认为,即使是非敏感部位,防护衣仍能减少散射线对周边器官的影响。

特别说明:目前医学领域对“普通 CT 是否必须穿防护衣”存在讨论——有观点认为,对于非敏感部位的普通CT,若防护衣遮挡扫描视野,可能导致图像伪影,反而需重拍增加辐射暴露;也有观点认为,即使是非敏感部位,防护衣仍能减少散射线对周边器官的影响。

因此,本文建议的核心原则为:优先遵循医生指导,若扫描部位靠近甲状腺、腹部、盆腔等敏感区域,主动要求穿防护衣;若为头部等非敏感部位,可先询问医生“是否需要穿”,避免因防护衣位置不当影响成像。

每次去医院拍CT,护士递来沉甸甸的防护衣时,你是不是也有过灵魂拷问:这玩意儿真能挡住辐射吗?是不是随便穿穿就有效果?

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防护衣穿不对,不仅挡不住风险,还可能白挨累。

结合最新医学研究和临床实操经验,整理了一份“CT防护衣实用指南”,看完下次拍CT再也不慌啦~

先搞懂:

现在医院的防护衣,早就不是“铅围裙”独大了

以前拍CT穿的都是传统铅围裙,重得像背了半袋米,穿半小时腰就酸到直不起来。

但现在不一样了——最新研究(比如《Journal of Medical Physics》2025年的综述)早就证实:新一代无铅围裙和传统铅围裙的防护效果差不多,但重量能轻30%~50%,有的甚至只有2公斤左右,穿久了也不勒肩、不压腰。

所以下次去拍CT,尤其是要长时间躺着的(比如增强CT),可以主动问护士:“有没有无铅围裙呀?”怕重、腰不好的朋友,选无铅款准没错~

核心建议1

先看“铅当量”,选对才有用

不是所有防护衣都能防CT辐射!关键看标签上的“铅当量”——这是衡量防护力的核心指标,就像买手机要看“内存”一样。

普通CT(如头部、胸部平扫):选0.25mm 铅当量的就够了,能挡住大部分散射线(可询问医生检查相应部位是否需要穿,避免遮挡成像);

增强CT(比如腹部、血管CTA):得选0.35mm铅当量的,因为机器辐射强度更高,防护力得跟上;

儿童拍CT:一定要“儿童专用款”,铅当量不用太高(0.25mm足够),但尺寸更贴合,不会因为太大漏缝。

核心建议2

三个“必挡部位”别漏了,否则等于白穿

很多人穿防护衣只套个肚子,其实错了!CT辐射的 “重点攻击区”是这3个地方,必须盖严实:

甲状腺(脖子下方):甲状腺对辐射特别敏感,尤其是女性和儿童,一定要让防护衣的领口盖住脖子下方,或者单独要一块“甲状腺防护巾”(很多医院都有,主动要就给);

腹部/盆腔: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腹部和盆腔都有生殖器官,防护衣要拉到胯部,别只盖到腰就完事;

侧面缝隙:很多防护衣是“前后两片式”,穿的时候记得把侧面的魔术贴/带子系紧,别留缝隙——辐射可不会绕着走,漏个小缝就可能“钻进去”。

亲测有用的小技巧:穿好后低头看一下,能看到自己的肚子或脖子,就说明没穿对,赶紧调整!

核心建议3

这些“误区”别踩,防护衣不是“万能盾”

穿了防护衣不代表可以“为所欲为”,这3个坑很多人都踩过:

❌ 手伸进扫描区:有的人拍CT时习惯用手撑着机器,或者扶着头部,殊不知手要是伸进了扫描的“辐射区”,防护衣根本护不到,反而会让手部暴露;

❌ 靠在机器上:等待扫描时别把身体靠在CT机上,机器运行时周围会有散射线,离得越近风险越高;

❌ 穿了防护衣就不配合定位:有时候医生会让你调整姿势(比如憋气、转头),别觉得“穿了防护衣随便动”,姿势不对可能要重拍,反而多受一次辐射。

核心建议4

儿童/孕妇拍CT,防护要“加buff”

这两类人群对辐射更敏感,防护衣绝对不能省。

带娃拍CT:别给孩子穿成人防护衣——成人防护衣尺寸过大,不仅容易漏缝,还因厚重、不合身让孩子产生压迫感,加剧抵触情绪。

一定要用“儿童专用防护衣”,有的医院还有卡通图案的,能减少孩子的抵触感;如果是婴幼儿,记得要“头部防护帽”,重点挡大脑和眼睛。

孕妇拍CT:除非医生评估后认为“必须做”(如头部外伤、急腹症等危及生命的急诊情况),否则孕期应尽量避开CT 检查。

如果一定要做,除了常规防护衣,还要额外要“腹部防护垫”(比普通防护衣厚,专门挡肚子),同时戴甲状腺防护巾,避免双重暴露。

最后1个小检查:

穿之前先“摸一摸”

防护衣要是破了,再高的铅当量也没用。

穿之前花10秒做个简单检查:

摸表面:检查是否有鼓包、裂缝,或内部防护层(比如铅层、无铅防护膜)外露;

看边缘:查看魔术贴、缝线处是否开线,若边缘翘起,可能存在漏缝风险;

要是发现破损,别不好意思换——破了的防护衣就像破了洞的“伞”,挡不住雨也挡不住辐射。

总结一下:

拍CT穿防护衣“五步口诀”

先询问:普通CT分部位,先问医生是否穿;

看标签:普通CT选0.25mm铅当量,增强CT选0.35mm铅当量;

盖重点:甲状腺、腹部、侧面缝隙别漏;

查破损:摸一摸、看一看,破了赶紧换;

离机器:手别伸扫描区,别靠机器。

其实CT防护衣的核心是“挡散射线”,配合医生的要求、摆对姿势,才是最稳妥的做法。

下次拍CT别再把穿防护衣当“走流程”啦,每一个小细节都是在守护自己的健康~

【参考文献】

1.Gurumurthi S H P, Rajasekar V.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ffectiveness of Traditional Lead Aprons versus Newer Generation Lead-free Aprons in Radiation Protection[J]. Journal of Medical Physics, 2025, 50(1): 1-7.

2.Guide S S. Radiation protection and safety in medical uses of ionizing radiation[J]. Specific Safety Guide SSG-46, IAEA, Vienna, 2018.

说明:文字原创,图片由AI生成。

来源:医药养生保健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