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8日上午,古工委组织开展2024年度全国古籍出版社百佳图书推荐工作。本次推荐工作共收集图书307种,其中古籍类246种、普及读物类61种。经过认真评议,90种优秀古籍类图书、22种优秀普及读物类图书入选。
中华书局共有10种图书入选,其中优秀古籍整理类图书8种,优秀普及读物类2种。
优秀古籍整理类
二千年来《国语》注解的总成之作
研究先秦史的重要参考文献
《国语汇校集注》
俞志慧 撰
32开 平装
繁体竖排
978-7-101-16984-3
298.00元
作为中国首部国别体史籍经典,《国语》一书对于研讨先秦史事、厘述史传文学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汉代时对本书即多有注解,至三国韦昭,总成一代。而自韦昭之后,历代注释蔚为大观,尤以清代朴学考据成就斐然。近现代学者踵武前贤,在文献整理与义理阐释方面迭出新章。《国语汇校集注》立足当代学术视野,汇集自敦煌本以下的《国语》善本,系统整合自韦昭以降两千余年的注解成果,兼采海内外新见简帛文献与研究成果,通过精密校勘、集注汇评,为当代文史研究者提供了兼具文献深度与学术前沿性的权威《国语》整理本。
为10778枚汉简施以释文、标点和注释
研究秦汉政治、历史、语言、文化的重要资料
《肩水金关汉简校释》
李洪财 著
978-7-101-16620-0
繁体横排
16开 平装
420.00元
肩水金关汉简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甘肃肩水金关汉代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一批珍贵文物,总计简数为10778枚,时间断代大致在西汉末至东汉初,按照内容分类,主要有文书类、册简类和历书类等,涉及公私文书、账簿、出入关情况登记、书信、历法等,是研究秦汉政治、历史、语言、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书以中西书局于2011至2016年出版的五卷本《肩水金关汉简》为研究对象,按照相关简号顺序逐简核对文字,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纠正误释、误缀,对一些重要的字词演变情况、典章制度、历史背景、人名地名等施以详细注释。另外,编制了《金关汉简所见郡国郡邑乡里表》《候官烽燧表》《金关汉简人名索引》作为全书附录。
《说文解字》重要传本“小徐本”首个点校本
《说文解字系传》
[南唐] 徐锴 撰 陶生魁 点校
繁体横排
32开 精装
978-7-101-16594-4
198.00元
《说文解字系传》是《说文解字》的最早注本和系统研究著作。全书四十卷,卷一至卷三十为《通释》,注释阐发《说文》正文,各条先出《说文》原文,然后以“臣锴曰、臣锴按”等领起注释,末附朱翱反切;卷三十一至卷三十二为《部叙》,推阐《说文》五百四十部据形联系、次序排列的意义;卷三十三至卷三十五为《通论》,阐发文字构形的含义;卷三十六为《祛妄》,驳斥李阳冰臆说;卷三十七为《类聚》,列举同类名物之字,说明其取象之由;卷三十八为《错综》,从人事以推阐古人造字意旨;卷三十九为《疑义》,论列《说文》所阙之字及字形与小篆不合之字;卷四十为《系述》,说明各篇的著述旨趣。
此次整理以中华书局影印道光祁寯藻刻本为底本,参校以《四部丛刊》影印述古堂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进行录排、标点、注音、校订工作。书后编制五百四十部首字检字表,以及正文字头和重文字的音序、笔画检字表。
北朝墓志的总成之作研究北朝史的重要参考文献
《北朝墓志全集》
齐运通 主编
8开 精装
繁体竖排
978-7-101-16946-1
9800.00元
《北朝墓志全集》一书收录截至2015年所能见到的北朝墓志,范围为历史上整个北朝时期(公元386年—公元581年),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全套书共八卷。具体为北魏三卷,西魏北周一卷,东魏一卷,北齐两卷,其余杂墓志一卷,后附相关资料数种。本书是对北朝墓志的一次汇集整理,选入墓志尽量甄选图版,著录每方墓志的基本信息,附带释文。本书为研究南北朝政治史、碑铭文学、丧葬制度及书法演变研究等提供了重要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满世界寻找敦煌西域文献全新成果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域文书·汉文卷》
荣新江 张志清 主编
繁体竖排
16开 精装
978-7-101-16430-5
680.00元
2005年至2010年间,在季羡林先生等人呼吁下,中国国家图书馆分批征集入藏了新疆和田所出的西域文献九百余件,受到中国学界以及国际学术界的关注。本书是对国家图书馆“西域文献专藏”之汉文部分的整理与研究。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图版释文编”,集中公布国图所藏西域汉文文书共计296号,约400件,图文对照,便于使用;下编为“研究编”,收录相关研究成果14篇,解读这批文献所揭示的于阗军政体制、税粮制度、中原文化的传播等内涵。
秦汉简牍字形整理的创新之作
《秦汉简牍系列字形谱》
张显成 主编
16开 精装
繁体竖排
978-7-101-16730-6
1680.00元
《秦汉简牍系列字形谱》(全十册)是秦汉简牍文字汇编类书籍。学界一般称字形汇编成果为“文字编”、“字形表”或“字表”,而本书名为《秦汉简牍系列字形谱》,是因为本书不光重在反映文字形体(字形),且所收字形成体系,全面反映了所编纂材料字形全貌,构成字形谱系。本书包含十五种字形谱:《睡虎地秦简字形谱》《放马滩秦简字形谱》《周家台秦简字形谱》《龙岗秦简字形谱》《张家山汉简字形谱》《凤凰山汉简字形谱》《孔家坡汉简字形谱》《尹湾汉简字形谱》《武威汉简字形谱》《居延汉简字形谱》《居延新简字形谱》《敦煌汉简字形谱》《额济纳汉简字形谱》《武威汉代医简字形谱》《东牌楼汉简字形谱》。每种字形谱有自己的检字表,第十册为总检字表,方便读者检索。本书是对简牍文字的集中整理,是对《甲骨文编》《金文编》这样的字形汇编工作的继续。其整理编制方式既注重吸取前人的经验,又注重避开前人的不足;既具很强的学术性,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供古文字学、简帛学、历史学、普通文字学、书法学等学科的学者案头使用。
东魏北齐王朝兴亡正史
原点校本修订升级版本
《北齐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唐] 李百药 撰
繁体竖排
32开 精装
978-7-101-16678-1
148.00元
《北齐书》五十卷,包括帝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是唐朝李百药撰写的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从公元五三四年北魏东西分裂到五七七年北周灭齐为止四十四年间的东魏、北齐王朝兴亡史。
本书是中华书局一九七二年版点校本《北齐书》的修订升级。修订工作在原点校本基础上进行,以商务印书馆百衲本为底本重新进行校勘,通校残宋本、三朝本、南监本、武英殿本,参校北监本、汲古阁本、金陵书局本,并参考《御览》《册府》《北史》《通鉴》《通志》等书。修订时重新复核原点校本校勘成果,充分吸纳原点校本成绩,按照体例要求增订改补校勘记,对原点校本作适当修订和完善。
现存历史地位仅次于《本草纲目》的本草文献
《证类本草笺释》
[宋]唐慎微 撰 王家葵 蒋淼 笺释
32开 平装
繁体横排
978-7-101-16526-5
338.00元
《证类本草》,全称《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三十卷,以《嘉祐本草》为框架,将《本草图经》的内容,按条目逐一缀合到每一药物之下。具体而言,卷一、二为“序例”,收载了前代重要本草的序文和总论;卷三至二十九为各论,将药物分为玉石、草、木、人、兽、禽、虫、果、米谷、菜等十部,有些部又分上、中、下三品;卷三十为“本经外草类”。全书收药1749种,附图近千幅,每药首列药图,次为《嘉祐本草》文,再次为《本草图经》文,最后为增补内容,冠以墨盖子以示区别,主要为“雷公曰”、附方等,记载了药物性能功效、应用方法、药物来源、栽培训养、药材鉴别、泡炙制剂等方面的知识。本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此次整理,以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晦明轩本为底本,以嘉定四年刘甲校刊《经史证类备急大观本草》、光绪三十年柯逢时影宋重刊《经史证类大观本草》为校本,除断句、标点、校勘外,还于每篇正文之下,以“笺释”形式,从文献学和中医药学角度,对一些重要的学术问题或疑难问题加以阐释。书后附有药名笔画索引和音序索引。
优秀普及读物类
文学《观止》,史读《纲鉴》权威点校、权威注释、权威评论
《纲鉴易知录评注》
国务院参事室 中央文史研究馆 编
邓小南 主编 肖永明 闫建飞等 评注
简体横排
32开 布面精装
978-7-101-16637-8
498.00元
《纲鉴易知录》107卷,是清代学者吴乘权编纂的纲目体史书,记载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至明末的历史。本书取材于《通鉴外纪》、《通鉴前编》、《通鉴纲目》、《明纪钞略》等史书,将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大事删繁就简地编成一部完整且简明易懂的中国通史。
邓小南教授主编、岳麓书院承担编撰的《纲鉴易知录评注》,以1925年扫叶山房石印本《纲鉴易知录》为底本,改正原书文字讹误,并对其中的史实错误以注释的方式加以说明,形成准确、完整的文本;对地名、纪年、职官典故、生僻字词等施加注释,疏通文意;在每卷开头、卷末和文中重要关节,加以评论,体现以史为鉴的优良传统,为治国理政和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借鉴。
研读《老子》的别样路径
《帛书老子》
张松辉 译注
简体横排
32开 精装
978-7-101-16649-1
45.00元
《老子》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问世以来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甲、乙本,较多地保存了《老子》的原貌。此次出版,约请潜心研治老庄哲学几十年的张松辉先生,将《老子》甲本、乙本与通行的王弼本相对照,篇次依帛书《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安排,参考多种版本精审校勘原文,并在此基础上加以题解、注释和翻译,差异较大者则分别进行翻译,全面呈现《帛书老子》的独特价值,值得期待。
附
2024年度全国古籍出版社
百佳图书推荐书目
来源: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