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想到?汉武帝刘彻临死前,对着怀里还抱着小太子的勾弋夫人,冷不丁甩了句能冻掉骨头的话:“把她拖出去,赐死。” 勾弋夫人当时脸都白了,抱着刚被立为太子的刘弗陵哭到发抖——自己从“手不能展”的拳夫人,熬到太子生母,眼看就要坐上太后之位,咋突然就成了刀下鬼?难不成
谁能想到?汉武帝刘彻临死前,对着怀里还抱着小太子的勾弋夫人,冷不丁甩了句能冻掉骨头的话:“把她拖出去,赐死。” 勾弋夫人当时脸都白了,抱着刚被立为太子的刘弗陵哭到发抖——自己从“手不能展”的拳夫人,熬到太子生母,眼看就要坐上太后之位,咋突然就成了刀下鬼?难不成汉武帝真老得糊涂了,连最疼的女人都下狠手?
你可别被“最爱”俩字骗了!勾弋夫人刚出场时,那戏码比现在的古装剧还离谱。民间传得有鼻子有眼:说她打小双手就攥成拳头,谁都掰不开,直到汉武帝路过她家乡,伸手一掰,她的手“唰”就开了,掌心里还藏着个玉钩!这才有了“拳夫人”的名号,也成了汉武帝把她带回宫的理由。
现在看这事儿,不就是明摆着的“剧本”吗?哪有这么巧的事?偏巧汉武帝一到就掰开,偏巧手里还有玉钩?可当时的汉武帝,刚经历卫子夫、太子刘据的巫蛊之祸,心里正空落落的,还真信了这“天意”。更邪门的还在后面——勾弋夫人生刘弗陵时,足足怀了14个月!她还特意找人散播消息,说“上古尧帝也是14个月才出生”,把刘弗陵往“天命之子”上凑。汉武帝一开始听得心花怒放,还给她的宫殿起名“尧母门”,可后来杀多了人,突然反应过来:这女人的“神迹”,咋全是冲着太子之位来的?
要我说,勾弋夫人的死,早被巫蛊之祸埋下了伏笔。汉武帝晚年疑心病重到啥地步?巫蛊之祸里,太子刘据被逼得起兵,最后自杀;卫子夫皇后也跟着自尽;帮太子说话的大臣,满门抄斩;带兵镇压太子的人,后来也被汉武帝安了个“构陷太子”的罪名杀了;就连那些按兵不动、想观望的,也没逃过——反正站着是死,坐着也是死,朝堂上杀得血流成河。
杀到后来,汉武帝反而清醒了:他看着满朝的空座位,突然琢磨过味儿来——勾弋夫人那点“小心思”,不就是想借着“神迹”让儿子当太子,自己当太后吗?“拳藏玉钩”是造势,“14月生子”是贴天命,一步一步全是算计!可这时候再去查这些“神迹”是真是假,还有意义吗?查出来是假的,又得杀一批人;查出来是真的,难不成留着她以后作乱?汉武帝这辈子最恨被人算计,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杀了她,省得以后麻烦!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汉武帝怕了——怕勾弋夫人变成下一个吕后、窦太后,甚至下一个自己的妈王太后。咱翻历史就知道,汉朝从一开始就没摆脱“母壮子弱”的坑:吕后在刘邦死后,把刘家宗室杀得七荤八素,还封自家侄子当王,差点把汉朝江山改成吕家的;窦太后在汉文帝、汉景帝时,硬是凭着“黄老之术”干预朝政,连汉武帝刚登基想推新政,都被她压得死死的;还有汉武帝自己的母亲王太后,当年也帮着外戚田蚡争权,把朝堂搅得鸡飞狗跳。
汉武帝看着才几岁的刘弗陵,心里跟明镜似的:这孩子哪有自己当年的狠劲?勾弋夫人要是活着,凭着“太后”的名分,再拉上自家背后的势力,说不定就成了第二个吕后!到时候刘弗陵要么成傀儡,要么被废,刘家的江山可就真危险了。老话说“防患于未然”,汉武帝这是宁可错杀,也绝不赌一把——毕竟江山比女人重要,这是帝王的底线。
勾弋夫人到死都没明白,自己机关算尽,从“拳夫人”到“尧母”,每一步都踩在汉武帝的喜好上,可最后还是输在了“野心”俩字上。她以为母凭子贵就能高枕无忧,却忘了汉武帝见过太多野心勃勃的女人,也亲手收拾过太多不安分的势力。帝王家的爱,从来都掺着算计,一旦威胁到江山,再深的喜欢也能变成刀。
最后这结局也挺讽刺:勾弋夫人想靠儿子稳坐太后之位,结果汉武帝一句话就让她命丧黄泉,后来皇位虽然没直接落到她想的地方,反而回到了跟她没关系的魏氏那边(素材提及),她的所有算计,终究是一场空。
你说勾弋夫人要是没搞那些“神迹”套路,安安分分当太子妈,汉武帝会不会手下留情?要是你是晚年的汉武帝,面对年幼的太子和有野心的太子妈,你会选“立子杀母”,还是赌太子妈能守本分?评论区跟我唠唠,咱也说说这帝王家的无奈和狠辣!
来源:芝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