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承优秀文化,碰撞思想火花。9月26日,第二届伏羲文化与创新发展论坛在羲皇故都周口市淮阳区举行。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围绕“伏羲文化与当代社会高效能治理”主题,进行交流论道,并形成共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映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玉坤
传承优秀文化,碰撞思想火花。9月26日,第二届伏羲文化与创新发展论坛在羲皇故都周口市淮阳区举行。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围绕“伏羲文化与当代社会高效能治理”主题,进行交流论道,并形成共识。
相传大约6000年前,太昊伏羲氏在周口市淮阳区建都,名为宛丘,他带领群族部落结网罟、养牺牲、兴庖厨、定姓氏、制嫁娶、刻书契、作甲历、兴礼乐、造干戈、始画八卦,肇始了中华文明第一缕曙光。因此,淮阳被誉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被称为“羲皇故都”、中华朝祖圣地、国学文化源地。
本次论坛由周口市委、市政府主办,周口市社科联与淮阳区委、区政府承办,旨在通过学术研讨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的创造性结合。
搭建交流平台,提升伏羲文化影响力
今年春节,电影《哪吒》火遍全网,当大多数观影者被剧情和画面所吸引时,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神话学会会长叶舒宪的眼光,却盯在了这部电影取自神话题材的亮点上。
在论坛开幕式上,叶舒宪教授的演讲引来与会者的关注——就像很多人对伏羲的印象停留在神话层面时,来自省内外高校、考古等领域的专家,早已进行历史与神话的融合研究,且这一研究旨在挖掘伏羲文化的核心内涵和时代价值。
据介绍,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伏羲文化属于远古时期的上五千年。伏羲生于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定都在陈(今河南周口淮阳),是中华先民由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的第一位载入文献的男性始祖。而由于伏羲是使中华先民从蒙昧步入早期文明的伟大祖先,因此被称为全世界华裔的人文始祖。今天的周口市淮阳区,保存有太昊伏羲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论坛开幕前,专家学者专门到太昊伏羲陵进行了实地调研。“我是第一次到太昊伏羲陵来,这里的规模很大、规格很高,伏羲文化在这里有很好的传承空间。”伏羲出生地的甘肃省天水市社科联专职副主席阎小鹏评价说。
论坛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河南省社科联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周口当地文化学者一起,围绕伏羲文化与当代社会高效能治理等议题展开交流。
与会的专家学者认为,伏羲文化与创新发展论坛,搭建了学术交流的平台,提升了伏羲文化的影响力,是以学术活动赋能地方特色文化传承创新的有益实践。
碰撞思想火花,伏羲文化如何赋能现代社会高效能治理
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神话学会会长叶舒宪建议,要运用“四重证据法”(文献、考古、民俗、图像)探源中华文明,“唯有充分挖掘伏羲文化资源,才能进一步提升周口及淮阳的文化知名度。”
那么,远古时期诞生的伏羲文化,如何赋能现代社会高效能治理呢?
河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李庚香认为,伏羲开创了国家治理的先河。“在民族治理方面,最早的婚姻状态混乱无序,伏羲创立的嫁娶制度,推动婚姻从原始的群婚制向有序的对偶制过渡,这不仅是明确人伦关系、保障族群的生殖繁衍,更是婚姻关系的重大进步。而在文化治理方面,伏羲以龙纪官(就是以不同的龙命名各个部落),加强了部落内部的组织与管理,提高了社会运行效率。”他说。
“伏羲文化不仅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更是我们在新时代破解治理难题、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精神资源。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伏羲文化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阴阳变异的认识观、以人为本的生命观、自强不息的价值观、贵和尚中的行为观等精神内核,与我们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深度契合。”甘肃省天水市社科联专职副主席阎小鹏认为。
周口市淮阳区伏羲文化研究学者雷铁梁表示,伏羲结网罟、教渔猎、养牺牲等功绩举措,均以提升民生福祉为目标。这种以礼导民、以利安民的治理模式,凸显了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对于今天的社会高效能治理有着积极的文化影响。
传承伏羲文化,增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凝聚力
在闭幕式上,周口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刘涛宣读了《第二届伏羲文化与创新发展论坛共识》。
这份凝聚着集体智慧的共识表示,本次论坛深入探讨了伏羲文化与当代社会高效率治理之间的深刻联系。其一,民生为本,与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宗旨一脉相承。其二,创制立规与制度治理逻辑相合。其三,天人合一与绿色发展理念相符。其四,龙图腾融合与共同体建设导向相应。其五,开拓创新与改革动力相续。伏羲时代的创制精神,激励我们不断推进理论制度和实践创新,以应对时代新课题。
本次论坛充分肯定以周口淮阳为代表的伏羲文化传承核心区,在文化保护研究和传承方面取得的成就。太昊伏羲陵,作为全球华人寻根谒主的圣地,其完整的祭祀传统、独立的活态民俗,共同构成了伏羲文化传承的生态链,为阐释中华文明起源,增强文化认同提供了坚实依据。
面向未来,论坛倡议深化伏羲文化系统研究,构建跨学科合作平台,加强对其精神内涵和当代价值的阐释,推动文化智慧融入智力实践,将天人合一理念应用于生态治理,将伦理秩序思想,融入于基层社会建设,以创新精神赋能社会治理与发展,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开发多元文化产品,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良性循环。扩大伏羲文化教育普及与传播,推动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增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与凝聚力。
“文明传承重在赓续,文化创新贵在实践,让我们以本届论坛为新的起点,共同加强对伏羲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创新,将中华文明古老智慧与现代治理需求相结合,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文化的深厚力量。”专家学者们在达成的共识中表示。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