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存储深度解析:技术实力、资本布局与产业链生态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7 16:31 1

摘要:长江存储是中国大陆唯一具备 3D NAND 闪存完整产业链能力的 IDM(设计制造一体化)企业,成立于 2016 年,总部位于武汉。公司核心技术为自主研发的晶栈 ®Xtacking® 架构,通过晶圆键合技术实现存储单元与外围电路的独立设计,显著提升芯片性能与产

一、企业定位与核心技术

长江存储是中国大陆唯一具备 3D NAND 闪存完整产业链能力的 IDM(设计制造一体化)企业,成立于 2016 年,总部位于武汉。公司核心技术为自主研发的晶栈 ®Xtacking® 架构,通过晶圆键合技术实现存储单元与外围电路的独立设计,显著提升芯片性能与产能。2025 年 8 月推出的Xtacking®4.0架构荣获 FMS 全球创新技术奖,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单 Die 容量突破 2Tb,可满足 AI 服务器、数据中心等高端场景需求。

截至 2025 年,公司已建成 3 座 12 英寸晶圆厂,月产能超 8 万片,全球市场份额从 2020 年的不足 1% 跃升至 2025Q1 的 8%,预计 2027 年将冲击 15%。其产品覆盖消费级 SSD、企业级存储阵列等,旗下品牌 ** 致态(ZhiTai)** 在国内 SSD 市场市占率已达 15%,成为国产替代标杆。

二、最新估值与资本运作动态

估值水平2025 年 9 月完成股份制改革后,长江存储母公司长存集团估值达1600 亿元,首次入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位列中国第 9、全球第 21 位。这一估值基于 2023 年 12 月养元饮品旗下泉泓投资 16 亿元入股 0.99% 股权计算,叠加 2025 年 4 月、7 月两轮超百亿元融资,股东结构涵盖国家大基金(持股约 38.55%)、五大行系资本、民营资本及员工持股平台。

IPO 进程长存集团完成股改后,已具备直接 IPO 条件。市场预计其将在 2026 年二季度前向证监会提交科创板上市申请,募资规模或达 300-400 亿元,主要用于长存三期 15 万片 / 月产能建设及先进制程研发。值得注意的是,长江存储旗下子公司武汉新芯已于 2024 年 9 月申报科创板 IPO,目前完成首轮问询回复,拟募资 48 亿元用于 12 英寸产线扩建。借壳上市澄清针对市场盛传的借壳预期,长江存储多次发布声明明确否认。2025 年 9 月再次强调 “从未有任何借壳上市意愿”,并与万润科技、东湖高新等上市公司无直接业务合作。其母公司长存集团更倾向于通过直接 IPO 实现资本化,以保持业务独立性与融资灵活性。

三、产业链上下游核心关联企业

长江存储的技术突破与产能扩张带动了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协同发展,以下为 A 股市场核心受益标的:

1. 上游设备与材料供应商

北方华创: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供应刻蚀机、PVD、CVD 等核心设备,覆盖长江存储 232 层 NAND 产线及武汉新芯 HBM 项目。

精测电子:提供晶圆检测、缺陷分析设备,在 3D NAND 堆叠测量领域市占率超 30%,订单覆盖长江存储武汉、南京基地。

安集科技:CMP 抛光液国内龙头,产品用于长江存储 3D NAND 晶圆表面平坦化,铜阻挡层抛光液技术对标陶氏化学。

华特气体:唯一同时通过 ASML 和 GIGAPHOTON 认证的光刻气体供应商,供应长江存储 ArF、KrF 等高端气体。

2. 中游制造与封测服务商

深科技:为长江存储提供存储芯片封装测试服务,合肥基地建成 10 万片 / 月封测产线,2025 年订单占比超其总营收的 25%。

太极实业:子公司海太半导体与长江存储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专注 DRAM/NAND 封测,2025 年产能利用率达 95%。

长电科技:承接长江存储先进封装订单,其 XDFOI™技术可实现 2.5D/3D 集成,适用于 HBM 与 3D NAND 堆叠。

3. 下游模组与系统集成商

江波龙:国内存储模组龙头,长江存储颗粒采购占比从 2023 年的 15% 提升至 2025 年的 30%,联合研发的企业级 SSD 已进入阿里云、腾讯云供应链。

佰维存储:与长江存储合作开发 PCIe 5.0 SSD,采用 Xtacking®4.0 颗粒,2025 年出货量预计突破 500 万片。

万润科技:控股股东长江产业投资集团为长存集团股东之一,子公司长江万润提供闪存封装测试服务,虽未直接合作长江存储,但存在潜在协同预期。

四、A 股持股长江存储的上市公司

直接持股养元饮品:通过子公司泉泓投资16亿持有长存集团 0.99% 股权,对应长江存储权益约 0.97%。

间接持股(通过基金或关联方)市北高新:通过上海临芯投资基金间接持有长存集团约 0.08% 股权。

国脉文化:参股央视融媒体产业投资基金,该基金参与长存集团 B 轮融资,持股比例约 0.05%。

东方明珠:通过上海文化产业基金间接持有长存集团约 0.03% 股权。

大众交通:参股厦门辰途华恒基金,间接持有长存集团 0.05% 股权。

五、未来增长逻辑与风险提示

核心驱动力国产替代加速:2025 年国内存储模组厂长江存储颗粒采购占比预计从 15% 提升至 30%,政策推动下,2027 年自给率目标达 50%。技术迭代红利:Xtacking®4.0 架构支持 294 层堆叠,预计 2026 年量产,单晶圆产能提升 40%,成本降低 25%。产能扩张落地:长存三期 15 万片 / 月产线 2026 年投产,全球市占率有望突破 15%,营收规模或达 650 亿元。

主要风险国际竞争加剧:三星、铠侠计划 2026 年将 3D NAND 产能提升至 120 万片 / 月,可能引发价格战。技术封锁升级:美国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限制若扩大至刻蚀机、量测设备,可能影响扩产进度。估值波动风险:当前长存集团估值对应 2026 年预期 PE 约 34 倍,高于全球存储企业平均 25 倍水平,需警惕 IPO 后回调压力。

综上分析

长江存储作为国产存储芯片 “根技术” 提供者,凭借 Xtacking® 架构突破与产能快速扩张,已跻身全球 NAND 闪存第一梯队。其母公司长存集团完成股改后,IPO 进程进入倒计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将深度受益于国产替代红利。投资者可重点关注技术壁垒高、订单确定性强的设备材料商(如北方华创、安集科技)及模组龙头(如江波龙、佰维存储),同时需警惕国际竞争与政策风险对短期股价的扰动.

来源:长阳福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