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一颗来自盛唐的“荔枝”,通过银幕击中了无数现代人的心。电影《长安的荔枝》不仅带来了共鸣,更点燃了一场现实中的“荔枝热”——
2025年,一颗来自盛唐的“荔枝”,通过银幕击中了无数现代人的心。电影《长安的荔枝》不仅带来了共鸣,更点燃了一场现实中的“荔枝热”——
饮料品牌争相推出荔枝口味,生鲜平台的荔枝搜索量与销量呈指数级增长。这枚古老的水果,从未像今天这样充满活力。
而当盛夏的荔枝热潮遇上中秋的团圆月色,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这不,山西广播电视台文创集合店给出了一个充满巧思的答案:我们将那份曾需要“一骑红尘”飞奔传递的岭南风味,精心酿成了中秋月饼里的清甜内馅。
荔枝速递VS山西腌酿
古人“干饭”脑洞有多大
01
荔枝在盛唐的“出圈”,离不开这两个关键人物,他们以截然不同的方式,让这份岭南鲜味在历史中留下深刻印记。
盛唐荔枝事
一半的底气、一半是巧思
荔枝成熟时红透枝头,但离了枝头便“一日色变、三日味变”,为了让杨贵妃尝鲜,骑手快马加鞭开启“荔枝速递”。这趟千里奔波,藏着的不止是帝王对宠妃的偏爱,更是盛唐的底气——只有那个经济繁荣、交通脉络能贯通南北的时代,才撑得起这样一场“为一口鲜”的千里奔波。而荔枝的鲜红饱满与清甜,不仅成了贵妃的心头好,更成了盛唐繁华里一道鲜活的印记。
图源:山西日报
若说杨贵妃让荔枝有了“故事感”,裴耀卿则让荔枝“远方之旅”有了可行性。作为唐代政治家、漕运专家,他核心贡献是改革漕运:针对此前漕运因路途远、货物堆积损耗大的问题,提出“分段转运法”,沿途设粮仓,货物运抵即存,再依水情、运力安排后续运输,大幅降低损耗。
这一思路被沿用到荔枝运输中:荔枝采摘后不再盲目“直达”,而是先运到就近驿站暂存,同时更换马匹与差役,避免长途奔波导致的延误;遇到炎热路段用冰块、蕉叶降温保湿。正是这套“分段转运+即时保鲜”的组合拳让荔枝突破限制抵达长安,使“鲜荔枝跨千里”从偶然奢享变为可控可能 。
不靠快马靠手艺!
山西人用“腌晒酿”锁住时光鲜味
其实,别看山西与岭南相隔千里,在“留住美味”这件事上,三晋大地的人们早有自己的智慧,这份智慧,恰与千年前“保鲜荔枝”的执念遥遥呼应。
图源: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山西人善用“腌”“晒”“酿”,把应季的美味藏进时光里。
春天的香椿、夏天的杏、秋天的枣,经过盐渍、晾晒、发酵,便能跨越季节,成为餐桌上的惊喜。就像晋南的“酱梅肉”,用当地产的面酱腌制五花肉,让肉香与酱香融合,久放不腐;还有平遥的牛肉,靠着独特的卤制工艺,让新鲜牛肉变得紧实入味,成为能带着走的“山西味道”。
图源: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这些技艺,都是古人在没有冷链的年代,为了留住食材本味做出的努力,与千年前为荔枝“快马加鞭”的逻辑如出一辙——都是对“新鲜”与“美味”的执着。只不过,一个靠“速度”争分夺秒,一个靠“工艺”与时间和解。千年来,山西人用这样的智慧,把本土的食材打磨成特色,也让三晋饮食文化,有了独属于自己的厚重与鲜活。
图源: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念念不忘荔枝甜!
这款月饼带盛唐风雅“出圈”
千百年过去,“一骑红尘”的盛景早已淹没在历史长河里,可人们对荔枝的喜爱,对那段历史的讨论,从未消减。有人感叹盛唐的奢华,有人惋惜底层人的辛劳,而更多人,则是单纯着迷于荔枝那抹独有的清甜。
图源:山西日报
直到今天,一款月饼的出现,让我们有机会再次触碰那段盛唐风雅,让贵妃偏爱的荔枝,以全新的姿态回到大众视野。
山西广播电视台文创集合店同步上新
点击下方图片
欢迎选购
图源:释艺网
藏着三晋风情的
盛唐“时光宝盒”
02
当盛唐的荔枝故事与中秋的团圆需求相遇,“花好月圆”荔枝月饼便有了独特的灵魂。它不止是一块能吃的月饼,更像一个藏着三晋风情的“时光宝盒”,从礼盒到饼身,每一处细节都藏着惊喜。
开箱穿越大唐
这礼盒太“晋”彩
轻轻开启“花好月圆”的礼盒,仿佛瞬间穿越到大唐。中式窗棂设计的盒面,将现实与梦幻巧妙分隔。
图源:释艺网
窗格内,骏马疾驰,荔枝娇艳,“一骑红尘妃子笑”的经典场景生动再现;三晋女儿杨玉环身着霓裳,额贴花黄,浅笑嫣然,似在期盼荔枝,又似思念故乡。
窗格外,山西十一地市的古建与市花,正沐浴在皎洁月色里,各自绽放着光彩。
图源:释艺网
你能看到太原晋祠的飞檐映着月光,难老泉边的菊花静静绽放;大同鼓楼的风铃似在轻摇,丁香花上凝着的月光,像撒了一层碎银;朔州应县木塔依旧巍峨,刺玫花为这座千年古塔添了几分灵动;还有忻州边靖楼旁的海棠、阳泉娘子关的山丹丹、吕梁中阳楼前的杏花……每一处景致,都藏着山西的地域特色,配上“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意境,让人一开箱就被这份厚重的浪漫打动。
图源:释艺网
方寸饼身见真章
月饼玩成艺术品
礼盒内里的巧思,比外观更让人惊喜。手绘的荔枝衬纸铺在盒中,淡淡的果香仿佛从纸上飘出;中间的浮雕月饼更是吸睛,饼面复刻了明代青玉透雕荔枝纹嵌件的样式,枝叶纹路清晰可见,荔枝果实饱满丰盈,莹润的质感像极了玉石,方寸之间,尽显手艺人的巧思。
图源:释艺网
这份匠心,恰与山西传统工艺的“精工细作”一脉相承。平遥推光漆器经数十道工序才显温润,晋祠彩塑每笔色彩皆耗匠人心血。这枚荔枝月饼饼身设计,将山西工艺的“精”与盛唐的“雅”相融,让月饼成了可赏可品的“艺术品” 。
图源:释艺网
口感才是王炸!
这口鲜甜“狠”对味
当然,作为一块月饼,口感才是“重头戏”。研发团队在传统月饼配方的基础上,创新加入新鲜荔枝果肉,以传统手工技艺精心制作。
图源:释艺网
入口的瞬间,清甜不腻的滋味在口腔中弥漫,荔枝的果香带着岭南枝头的新鲜风露,直抵舌尖。那一刻,仿佛能体会到苏轼“日啖荔枝三百颗”的酣畅,也能感受到杨贵妃对荔枝的偏爱——原来千年前的美味,如今依旧能让人沉醉。
图源:释艺网
这个中秋,不必再为“一骑红尘”的故事感叹,也不必遗憾尝不到盛唐的荔枝。承载着千年风雅与三晋匠心的“花好月圆”荔枝月饼已在山西广播电视台文创集合店上新,无论是到店挑选,还是下载黄河plus同步购买,都能把这份古今交融的美好带回家。
当岭南的清甜撞上山西的厚重,当盛唐的故事遇见当下的团圆,这一口美味,早已超越了食物本身,成了一段跨越千年的团圆诗篇。不妨带着它与家人相聚,在赏月食饼时,聊聊那段历史,品品这份古今交融的美好。
这款月饼已经正式开售!
心动不如行动!
轻松选购心意月饼礼盒
发现更多文化创意精品
在【首页】的【热点】页面
下翻找到
这样就可以进入店铺内
选购你心仪产品
享便捷体验!
“山西广播电视台文创集合店”
以构建优质文创产品服务平台为核心,依托广电宣传优势,传播山西好风光、好风景、好味道、好产品,整合文化、文旅、文博、文创资源,旨在以集合店为抓手,打造一个讲好山西故事、传播山西声音、塑造山西形象的创新平台与实践窗口。
目前,“集合店”构建了丰富的产品矩阵,涵盖非遗文创、古建文创、爆款文创和定制文创等四大类共300余款产品,其中主推产品为山西广播电视台《黄河民歌春晚》同款IP形象——“黄河娃”系列产品、《黄河民歌春晚》定制款春“碗”、星卫视联名款月饼、“来晋了”系列产品、山西交控×山西广电联名产品“导播萌将冰箱贴”“晋音联盟麦克风冰箱贴”“关关带你逛山西冰箱贴”等10余款。“集合店”不仅是展示山西文化创意成果的橱窗,更是连接历史与当下、融合传统与创新的桥梁。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综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