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俗话说“苗好一半收”,莴笋种植的关键就在于苗期管理。秋季播种的莴笋,苗期正处在高温季节,昼夜温差小,夜温高,呼吸作用强,幼苗容易徒长。 别担心,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秋播莴笋苗期管理的几个关键要点,让您的莴笋苗壮实又健康!
俗话说“苗好一半收”,莴笋种植的关键就在于苗期管理。秋季播种的莴笋,苗期正处在高温季节,昼夜温差小,夜温高,呼吸作用强,幼苗容易徒长。 别担心,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秋播莴笋苗期管理的几个关键要点,让您的莴笋苗壮实又健康!
催芽是第一步,低温处理不能少
很多人以为秋天温度高,种子直接播下去就行,结果等了好几天不见动静,最后发现种子在土里腐烂了。这是因为莴笋种子在15-20℃的温度下发芽最合适,而夏秋季节温度偏高,必须进行低温催芽处理。
方法是:先用清水浸泡种子6到12小时,让种子吸足水分。 然后捞出稍微晾一下,用湿润的纱布包裹好,放在冰箱冷藏室(5-10℃)或者吊在水井离水面10厘米左右的地方。 每天用清水冲洗一次纱布,约3-4天后,大部分种子露出白芽就可以播种了。
苗床准备,给莴笋苗一个舒适的“家”
苗床要选地势高、排水通畅的地块,最好近几年没种过莴笋类蔬菜。 做成宽1-1.5米的高畦,沟深20厘米左右,这样下雨后水能很快排走,不会泡着根。
播种前5-7天施足基肥,每亩用腐熟农家肥4000-5000公斤或复合肥500公斤。 把肥料翻入土中,耙细整平,不要留大土块,这样种子才能更好扎根。
播种技巧,盖土厚度有讲究
播种前先给苗床浇一次透水,待水渗下后,将催好芽的种子与少量细沙混合均匀撒播。 播种后盖一层0.3-0.5厘米厚的细土,盖土不要太厚,否则芽难以顶出;也不要太浅,不然容易被晒干。
播完后在畦面覆盖遮阳网或稻草,以达到保湿、降温、防暴雨的目的。
苗期管理,灵活应对天气变化
出苗后,要灵活管理遮阳网:晴天上午10点到下午4点覆盖,早晚和阴天揭开,让幼苗见散射光。 如果一直盖着遮阳网,苗容易长得又细又高,一见太阳就蔫。
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要及时问苗,拔掉过密和弱小的苗,保持苗距4-5厘米。 苗床水分管理要“见干见湿”,不要总是浇水,以免引发病害。 如果幼苗叶色发黄、长势弱,可浇施稀薄的尿素水溶液。
定植前5-7天要炼苗,逐渐减少遮阳网覆盖时间直到完全不盖,并减少浇水,让幼苗适应外界环境。 一般在苗龄25-30天,有4-5片真叶时选择下午带土定植。
病虫害预防,提前下手是关键
莴笋苗期主要病害有猝倒病和立枯病,重点在于预防。要确保苗床通风良好,避免过湿。 一旦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在病区撒草木灰或喷施对症农药。
蚜虫也是莴笋苗期的常见害虫,发现叶子上有蚜虫要及时喷药防治,避免其影响幼苗生长。
莴笋苗期管理看似复杂,但只要掌握好催芽、苗床准备、播种、苗期管理和病虫害预防这几个关键环节,就能培育出健壮的莴笋苗,为后期高产打下坚实基础。 希望这些技巧能帮助您种出粗壮又鲜嫩的莴笋!
您在种植秋莴笋过程中还有哪些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来源:稻香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