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金秋田园季启幕:粮果飘香处,欢歌庆丰收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7 11:35 1

摘要:红星新闻网9月26日讯九月的都江堰精华灌区,稻谷金黄,猕香满园。9月26日上午,“珍水万世堰·幸福安逸城”庆丰收金秋田园季在都江堰市金胜粮果联动现代农业产业园盛大启幕。农民代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市民游客齐聚一堂,共庆丰收佳节。

红星新闻网9月26日讯 九月的都江堰精华灌区,稻谷金黄,猕香满园。9月26日上午,“珍水万世堰·幸福安逸城”庆丰收金秋田园季在都江堰市金胜粮果联动现代农业产业园盛大启幕。农民代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市民游客齐聚一堂,共庆丰收佳节。

本次活动以“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为主题,通过七大场景全方位展现都江堰市现代农业发展成就。作为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成都系列活动的重要分会场,这场庆典既是对丰收的礼赞,也是乡村振兴成果的集中展示。

欢庆丰收:七大场景演绎田园喜悦

“丰收啦!”嘹亮的呐喊声伴随着《丰收鼓舞》激昂的节奏,文艺演出拉开丰收节活动帷幕。身着传统服饰的舞者手持稻穗道具,在稻田环绕的舞台上翩翩起舞,以质朴的方式表达对土地的感恩。

原创节目《秋实舞韵》以现代舞形式诠释采摘劳作的韵律之美;《猕猴桃熟了》则用诙谐的舞蹈语言,再现果农丰收的欢乐场景。这些由本地农民自编自导的节目,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每个动作都来自我们的田间体验,这是真正属于农民的艺术。”来自石羊镇的农民演员李大姐说道。

主会场配套的七大场景各具特色,构成一幅完整的丰收画卷:

丰收集市上,各镇(街道)推出的“3+5+N”特色农产品体系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从都江堰猕猴桃、灌区油、灌区粮到各色山地农产品,琳琅满目的“丰收好物”令人应接不暇。产销对接区尤为活跃,不少涉农经营主体代表通过线上电商直播推广产品。一位正在直播的年轻新农人表示:“今天上午我们已经接到了来自上海和广州的订单,线上销售为我们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

科技丰收:智慧农业赋能产业振兴

作为国家双地理标志产品“都江堰猕猴桃”的核心产区,金胜粮果联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5500亩猕猴桃基地,见证了科技赋能农业的生动实践。

多年来,都江堰市与多家科研院所深化院地合作,以科技创新推动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在科技兴农成果发布环节,四川水果创新团队猕猴桃栽培岗位专家何成勇研究员分享了院地合作十八年来的成果:“我们联合研发的‘红肉猕猴桃避雨设施栽培技术’使病害发生率显著降低;选育的四川省首个抗性砧木品种‘西蜀猕砧1号’,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同时,创新探索的“粮果联动”复合种植模式,实现“一亩地、双收益”,亩均最高增收超3500元,为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综合效益提供了“都江堰方案”。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合作将围绕三方面持续深化:一是强化种业创新与智慧果园建设,驱动产业内涵式增长;二是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依托“三遗之城”资源,打造“国际猕猴桃文旅之都”;三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与品牌建设,激发产业内生动力,让都江堰猕猴桃产业真正成为富民强市的“黄金产业”。

现代农机展示区内,轮式拖拉机、高速插秧机、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等智能装备一字排开,以钢铁阵容诠释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力量。这些先进机械的应用,正是都江堰市建成10.66万亩高标准农田、实现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90.5%的底气所在。科技赋能农业的成果,在这片精华灌区的田野上结出累累硕果。

乐享丰收:农旅融合激活乡村活力

与传统农趣体验区的手工竹编、草编等活动相映成趣的是田园艺术展示区。钢琴演奏与茶艺表演在稻田旁优雅上演,艺术与农业的完美融合,为丰收节增添别样韵味。

“欢迎来都江堰,一起探寻‘三遗之城’和美乡村之美!”在“都来乡见”乡村旅游线路推介环节,四条精品线路全新亮相:蒲阳街道的“竹香”之旅、天马镇的“猕香”之旅、聚源镇的“稻香”之旅和石羊镇的“诗乡”之旅。

这些线路将都江堰的山水清韵、田园欢歌、非遗烟火巧妙串联,为游客打造沉浸式田园体验。正如青城湾湿地庄园负责人白平所说:“当洞经古乐遇见湿地鹭影,当汉服华裳邂逅农耕画卷,这就是最动人的文旅融合交响诗。”

据悉,本次丰收节将持续至12月底,天马镇猕猴桃采摘节、玫瑰花溪谷菊花展等12项配套活动将陆续登场。都江堰市依托超2000万人次的景区游客优势,正推动农商文旅体医融合发展的乡村新产业格局起势成型。(来源:都江堰市宣传部)

来源:爱看头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