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0万粉丝张雪峰被查!多个账号被禁止关注,不用再为他惋惜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7 11:04 1

摘要:短短24小时内,这位6000万粉顶流连迎5个坏消息,从全网追捧的“升学规划大师”,一夜沦为人人议论的“封禁网红”,罗永浩那句“人生总有起落”,此刻听来格外讽刺。

“网红的结局,要么不红,要么消失。”张雪峰2024年的这句预言,如今成了他自己的写照。

短短24小时内,这位6000万粉顶流连迎5个坏消息,从全网追捧的“升学规划大师”一夜沦为人人议论的“封禁网红”,罗永浩那句“人生总有起落”,此刻听来格外讽刺。

9年前,张雪峰凭借一个“七分钟解读34所985高校”的视频走红。

而他的讲课也因为太有趣,一度在网上疯传。

最让人记忆犹新的就是,曾经某一个考研学校只招收1名学生。

作为凭借犀利观点和实用建议积累千万粉丝的“升学规划顶流”,张雪峰此次面临的困境,不仅关乎个人事业走向,也折射出教育咨询行业野蛮生长后的监管收紧与转型阵痛。

首个传来的坏消息是教育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出台的文件,明确要求教育咨询机构不得开展“升学保过”“志愿填报包录取”等承诺式营销。

同时需公示咨询师资质、服务流程及收费标准,违规者将面临停业整顿乃至吊销执照的处罚。

这一政策直接击中了张雪峰团队的核心业务模式——此前其推出的“一对一高端志愿填报服务”,虽未明确承诺“保过”,但宣传中“精准定位院校”“规避落榜风险”等表述,已游走在政策红线边缘。

据业内人士透露,该业务占张雪峰团队营收的40%以上,政策落地后,团队不得不紧急下架相关宣传页面,连夜组织咨询师培训,调整服务话术,短期内业务量预计下滑30%。

国内某头部知识付费平台突然发布公告,称因“业务战略调整”,终止与张雪峰团队的所有课程合作,涉及考研公共课辅导、职业规划等十余门在售课程。

该平台是张雪峰线上课程的主要分发渠道之一,合作三年来累计为其带来超2000万营收

据接近平台的知情人士透露,终止合作的真实原因是担心政策风险蔓延,“近期监管部门对知识付费领域的教育类内容审核趋严,平台不想因单一合作方影响整体业务”。

课程下架后,大量已购课用户涌入张雪峰个人账号留言咨询退款或后续服务,客服团队一度陷入瘫痪。

张雪峰此前在一场直播中建议“普通家庭学生慎选新闻专业,就业面窄、薪资低”的言论,被某高校新闻学院教授公开反驳,称其“观点片面,误导考生”。

随后,多位媒体从业者及教育专家加入讨论,有人支持张雪峰“从就业角度给出务实建议”,也有人批评其“过度功利化,忽视专业价值”。

争议迅速发酵,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阅读量超5亿,部分网友开始质疑其“是否具备足够的专业资质对各学科进行评判”,甚至扒出其早年部分言论存在前后矛盾之处。

尽管张雪峰团队随后发布长文回应,强调“建议仅为个人观点,需结合自身情况判断”,但舆论反噬已对其“升学规划权威”的人设造成冲击。

有员工在社交平台匿名爆料,称张雪峰团队已启动“线下校区优化”,计划关闭10个二线城市的咨询网点,裁员比例约15%。

爆料内容显示,关闭校区的原因是“租金成本高、营收未达预期”,而裁员主要涉及销售及行政岗位。该消息一出,不仅引发被裁员工的不满,也让其他员工陷入焦虑,担心业务收缩会持续。

虽然团队负责人回应称“只是正常的业务调整,并非大规模裁员”,但无法平息内部情绪,有核心咨询师向媒体透露,近期已有3名资深员工提出离职,转向更稳定的公立教育机构工作。

另一互联网教育巨头宣布进军升学规划领域,首期投入5亿元用于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不仅推出免费的志愿填报测算工具,还签约了20位来自985高校的招生办的工作人员担任顾问。

该巨头凭借庞大的用户基数和资金优势,迅速在市场上崭露头角,上线首日工具使用量突破100万次。

这对以“接地气、性价比”为优势的张雪峰团队形成直接竞争,有行业分析指出,“巨头入场将加速教育咨询行业的洗牌,中小机构的生存空间会进一步被压缩”。

回顾罗永浩的话,早在2023年的一场创业者分享会上,他就提到“教育咨询是个‘看起来美’的行业,政策依赖性强、用户需求个性化高,一旦监管收紧或市场竞争加剧,很容易出问题”。

当时不少人认为这是“失败者的酸葡萄心理”,但如今张雪峰面临的密集困境,恰好印证了其判断的前瞻性。

事实上,不仅是张雪峰,整个教育咨询行业近期都处于调整期,多家机构要么转型素质教育,要么收缩业务线,试图在政策框架内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面对多重压力,张雪峰在个人朋友圈发文称“会积极应对挑战,坚守初心为考生提供有用的建议”,并透露团队已成立专项小组对接监管政策,同时启动线上课程内容升级。

但业内普遍认为,此次危机并非短期能够化解,其需要在合规化、品牌形象修复、业务模式转型等多个方面付出长期努力。

对于整个教育咨询行业而言,张雪峰的经历也敲响了警钟——靠流量和犀利言论走红的模式已难以为继,只有真正深耕专业、合规经营,才能在日益严格的监管环境中站稳脚跟。

不到24小时的五重打击,让张雪峰从“升学规划顶流”陷入舆论与业务的双重困境。

罗永浩的话是否完全应验尚需时间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教育咨询行业的“野蛮生长”时代已经过去,进入了精耕细作的新阶段。这场风波不仅是对个人的考验,也是整个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来源:屏风浊影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