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如此“资产荒”背景下,高股息资产的相对收益优势愈发突出,成为追求稳健收益投资者的“避风港”。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6.22%的股息率,相对10年期国债收益率,形成了高达4.36个百分点的利差,超额收益空间明显。
今年以来,尤其进入8月份以后,市场风格切换加剧,科技成长风格被热捧,而以高股息为代表的价值策略颇受冷落,陆续展开调整。
截至9月22日,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股息率回升到了6.22%,长期配置价值已经逐步凸显。
01 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资产成“稀缺瑰宝”
当前我国仍处于低利率周期,9月22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仅1.86%,国有大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经跌破1%。
在如此“资产荒”背景下,高股息资产的相对收益优势愈发突出,成为追求稳健收益投资者的“避风港”。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6.22%的股息率,相对10年期国债收益率,形成了高达4.36个百分点的利差,超额收益空间明显。
对于保险、养老金等长期资金而言,高股息资产的稳定现金流能够匹配其长期负债需求;对于个人投资者,6%以上的股息率不仅基本能覆盖通胀压力,更能通过红利再投资实现较好的复利增长。
02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股息率和估值显著优于A股主流红利指数
截至2025年9月22日,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近12个月股息率为6.22%,而同期A股主流红利指数如中证红利、红利低波和东证红利低波的股息率分别为4.68%、4.56%和4.33%,港股红利指数的股息率优势明显。
(数据来源:WIND)
从估值看,当前(9月22日)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PE-TTM仅为7.07倍,明显低于中证红利、红利低波和东证红利低波指数7.78、7.77和8.08的同期水平。
(数据来源:WIND)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市净率仅为0.59倍,明显低于中证红利、红利低波和东证红利低波的0.75、0.79和0.81。
9月22日,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为117.76,意味着同一家公司A股价格比港股平均高出17.76%。
很显然,投资者在港股市场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更高的分红回报,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的性价比明显更高。
03双因子策略构造震荡市“压舱石”,稳健穿越牛熊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通过红利因子筛选出的高股息标的与低波因子带来的减震属性,共同造就了红利低波策略的长期有效性。
首先,红利因子在调整成份股时卖出因股价涨幅过大导致股息率降低的成份股,同时将股价下跌导致股息率上升的成份股纳入,自带“高抛低吸”基因。
其次,低波动因子天然排除强周期等高波动行业,尽可能规避传统红利策略可能在行业景气下行周期“越跌越买”的“价值陷阱”,有助于从全市场高股息资产中筛选出具备持续内生增长能力的核心资产。
通过双因子策略筛选出来的高质量企业样本,其高股息带来的再投资收益,是红利低波策略长期有效的重要基础之一。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长期回报水平大幅超越宽基指数恒生指数,自2017年5月8日以来截至今年9月22日,其全收益指数累计回报99.98%,是恒生指数R(全收益指数)同期回报46.53%的两倍还多;最大回撤33.35%,远低于恒生指数R同期最大回撤的49.92%;最大回撤恢复天数125天,仅相当于恒生指数R最大回撤恢复天数702天的17.80%,也就是在发生最大回撤后,只用了恒生指数R五分之一不到的时间就再创新高,投资体验远好于后者,说它稳定穿越牛熊、成为震荡市名副其实的“压舱石”,或许一点也不为过。
04央国企占比超过60%,有望受益于市值管理强化政策
从持仓结构来看,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成分股中,中央及地方国有企业占比68%,这些央国企的业务多为金融、能源、公共服务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与防御属性较强的行业,在宏观波动中表现相对稳健,为指数(策略)提供了底层防御。
这些企业不仅具备盈利稳定、分红持续的特点,更有望充分受益于当前持续强化的央国企市值管理政策。
2024年以来,监管层多次强调“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强化央国企市值管理”,要求央国企建立健全股东回报机制,提高分红比例和分红稳定性。在政策推动下,2024年港股市场央国企平均分红率从大约30%提升至35%左右,部分龙头企业分红率已超过40%。随着市值管理考核机制的逐步完善,央国企在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维护等方面的改善,有望进一步提升估值水平,形成“估值修复+分红增长”的双重驱动。
05 基金选择,可以考虑在红利投资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指数团队
一只ETF产品的长期表现,不仅取决于标的指数的优劣,更与管理人的投研实力和运作能力密切相关。
在跟踪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的基金中,港股通红利低波ETF的管理人华泰柏瑞基金,在红利投资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运作体系。
华泰柏瑞基金是国内首批布局红利指数产品的基金公司之一,旗下管理的全市场第一只红利ETF,从2006年成立至今,累计分红近43亿,最新(9月24日,下同)规模194.99亿元。公司还管理着全市场规模最大的红利低波ETF,最新规模204.19亿元。目前公司管理的红利主题ETF产品合计规模超420亿元,稳居行业第一梯队。经过十余年的实践,公司已形成一套涵盖红利资产研究、指数跟踪、风险控制的完整体系,在成分股调整、申赎应对、流动性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自2024年9月4日成立以来,港股通红利低波ETF截至今年9月22日累计回报39.99%,相较同期业绩基准32.97%获得了7个百分点的超额收益。
港股通红利低波ETF适合追求稳健现金回报的中长期投资者,以及资产配置中需要防御性、低波动资产的机构或个人投资者。在下跌或震荡过程中,可以采用“定投+红利再投资”的方式,既能摊薄市场波动成本,又能充分享受复利效应。
需要注意的是,“低波动”是相对的,毕竟是权益资产,不能与固收产品的低波动相提并论;另外,港股市场受国际资本流动和地缘政治影响较大,其波动可能高于A股。
指数和基金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指数和基金梳理不构成投资推荐。本文所有观点和涉及到的基金不构成投资建议,只是我自己投资思考和实践的一个真实记录,据此入市投资,风险自担。
来源:沐南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