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树下的石匣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6 05:35 2

摘要:清光绪年间,豫东有个叫郭家村的小地方,村西头那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据说是唐朝时候栽下的。树干皴裂得像老龙鳞,枝桠歪歪扭扭地伸向天空,村里老人说,这树通着阴阳界。

清光绪年间,豫东有个叫郭家村的小地方,村西头那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据说是唐朝时候栽下的。树干皴裂得像老龙鳞,枝桠歪歪扭扭地伸向天空,村里老人说,这树通着阴阳界。

那年夏天雨水格外多,连下了半月没停。一天后半夜,轰隆一声巨响把全村人惊醒,第二天去看,老槐树靠根部的地方裂了道大口子,里头竟露出个黑黝黝的石匣,被几根粗壮的树根紧紧裹着。

村长郭老汉召集了几个胆大的后生,想把石匣取出来。可那树根像是长在石匣上一般,斧子砍下去只冒火星,铁锯拉了半天也没断一根。有人说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也有人说怕是不干净的东西,吵吵嚷嚷没个主意。

村里的教书先生王秀才闻讯赶来,他围着老槐树转了三圈,又踮脚往树洞里瞅了瞅,忽然脸色煞白,连连摆手:“别动!这石匣不能碰!”

众人问为啥,王秀才捋着山羊胡说:“我小时候听我爷爷讲,咱这老槐树底下压着个东西。明朝时候有个道士路过,说这树是镇物,树洞里的石匣封着个千年蛇妖,要是动了,全村都得遭殃。”

这话一出,没人再敢吱声。可村里的无赖二柱子却动了心思,他夜里偷偷摸到老槐树下,借着月光往树洞里瞧,石匣上好像刻着字,模模糊糊看不清。他心头发痒,第二天找了把錾子,趁没人的时候凿那树根

说来也怪,平时硬得像铁的树根,这天竟脆得很,没几下就凿断了。二柱子喜滋滋地把石匣拖出来,石匣不大,也就二尺来长,沉甸甸的,上面刻着些弯弯曲曲的符号。他找了把锤子,“哐当”一声砸开了锁。

石匣里没什么金银珠宝,只有一卷泛黄的布帛,上面用朱砂画着些奇怪的图案,还有几行小字。二柱子不认字,只觉得布帛料子不错,揣起来就往家跑,想找王秀才问问值不值钱。

还没跑到王秀才家,天忽然暗了下来,明明是晌午,却黑得像傍晚,刮起了怪风,呜呜地响,像是有人哭。二柱子心里发毛,加快了脚步,可脚下忽然一滑,摔了个嘴啃泥,布帛从怀里掉出来,被风卷着飘向老槐树。

他爬起来去追,眼看就要追上,布帛却一下钻进了树洞里,那道裂开的口子“咔嚓”一声合上了,跟没裂过一样。风停了,天也亮了,好像什么都没发生。

二柱子吓傻了,连滚带爬地跑回家,当晚就发起高烧,胡话连篇,说总看见一条大蛇缠着他。请来的郎中束手无策,郭老汉叹了口气:“怕是冲撞了老祖宗,去给老槐树磕个头吧。”

二柱子的家人抬着他去老槐树下磕头,烧了三炷香,说来也怪,没过多久,二柱子的烧还真退了。只是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敢靠近老槐树,见了就绕道走。

过了几年,村里闹旱灾,地里的庄稼都快枯死了,村民们急得没办法,有人想起了那石匣,说或许里面有求雨的法子。郭老汉犹豫了半天,还是带着大家去老槐树下祭拜,求树神显灵。

祭拜了三天,一点动静没有。这天夜里,王秀才做了个梦,梦见一个白胡子老头对他说:“石匣里的不是蛇妖,是控水的符卷,当年大禹治水时留下的,藏在槐树下镇着地下暗河。前几年被那无赖取出,符卷见了浊气,差点让暗河溃堤,幸好槐树灵气护着,才没出事。如今要解旱灾,需得让心诚之人再将符卷请出,祭拜七日才行。”

王秀才醒来,赶紧把梦告诉郭老汉。大家商量来商量去,觉得村里最心诚的是守寡多年的李寡妇,她平时乐善好施,从没说过一句谎话。

李寡妇听了,虽有些害怕,还是答应了。她按照王秀才梦里说的,在老槐树下摆了香案,日夜祭拜。到了第七天,老槐树又“咔嚓”一声裂开了口子,那石匣竟自己滚了出来。

李寡妇打开石匣,布帛好好地躺在里面。她捧着布帛,按照梦里老头说的咒语默念,忽然天空乌云密布,下起了瓢泼大雨,地里的庄稼一下子活了过来。

雨下了整整一天,停的时候,石匣又自己钻进了树洞里,口子再次合上。村民们欢呼雀跃,对着老槐树连连磕头。

后来,王秀才才弄明白布帛上的字,原来那不是什么镇妖符,而是治水的古方,上面的图案是暗河的分布图。老槐树也不是什么通阴阳的树,而是因为长在暗河之上,树根盘结,成了天然的堤坝。

至于那个白胡子老头,有人说是大禹的化身,有人说是槐树成了精。但不管是啥,郭家村的人都把老槐树当成了神树,每年都要祭拜,而那石匣,再也没人敢去碰了。

只是偶尔有小孩在树下玩耍,会听见树洞里传来“哗哗”的水声,像是有河流在里面奔腾不息。

来源:小蔚观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