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维:我所接受的教育是一场永不停息的平等对话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7 10:30 1

摘要:作为艺术从业者,我常常被问到一个问题:音乐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我的回答始终如一:音乐是我的职业,更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从很小的时候就意识到这一点,大概八岁时。

罗维电影短片《琴键》剧照(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为艺术从业者,我常常被问到一个问题:音乐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我的回答始终如一:音乐是我的职业,更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从很小的时候就意识到这一点,大概八岁时。

音乐以最直接和动人的方式打动着我,它是我与世界对话的语言之一,让我的世界从可触摸的空间,拓展到了遥远的精神世界。我希望自己的音乐中有天堂的空灵,以及可与地狱相比拟的力量,丰富且自由,这是我的目标。归根到底,音乐是理解自我与他人的桥梁,而对于这一切,都离不开教育的影响。

罗维电影短片《琴键》剧照(图片由作者提供)

音乐教育的启蒙:从好奇心到热爱

我出生在一个热爱音乐的家庭,父母虽然不是音乐家,但他们深知音乐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小时候,我常常被家里播放的古典音乐唱片吸引,钢琴曲的旋律悠扬,仿佛有一种魔力,让我不由自主地坐在钢琴前,试图用稚嫩的手指弹出那些耳朵里听见的美妙的音符。正是这种好奇心,开启了我的音乐之旅。

我的父母支持我的爱好,尤其是母亲,从识谱、摆放手在琴键上到练习触键的每一步,都有她的陪伴与鼓励。她甚至会在谱子上画手绘图,并贴上不同颜色的贴纸,以游戏和故事的趣味性让小小的我理解音乐的情感与表达。

我记得五岁刚开始学习时,有一个曲子是描述“十一个印第安人跳舞”的欢快气氛,我的母亲在谱子上画了第十二个小人在伴舞,每次弹到那里,我都很开心。我明白了音乐不仅仅是音符的组合,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这种平等的陪伴与启蒙教育让我对音乐产生了深厚的热爱,也让我明白,教育的本质是激发兴趣,而不仅是灌输知识。

柯蒂斯音乐学院毕业照

柯蒂斯的十年:严谨中的自由

在柯蒂斯音乐学院的十年学习,是我人生中最长的一段在校经历。在我15岁签约经纪公司和环球唱片公司之后,就开启了边学习边工作的模式,而在柯蒂斯的学习是我音乐生涯中重要的阶段之一。众所周知,柯蒂斯不仅是一所培养顶尖音乐家的学府,也是一个充满创造力和自由精神的地方。在这里,我遇到了杰出的老师和同学,他们让我对音乐和生活的理解更加深刻。

我们学校的宗旨是“Learn by doing” (从实践中学习)。因为学校课程设计精致,老师和同学的互动距离都很近,因而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关注彼此、相互交流。即使在大教室上文化课,通常也不会超过十位同学。自选课是我最喜欢的环节,包括英国文学、哲学与社会学、当代音乐、音乐历史、中国文学、东西方艺术史、创意写作、剧本写作、即兴表演、多国语言、音乐与科技等。我几乎每年都选择了哲学和戏剧,当然还有当代艺术史。作为生活在当代的人,我认为自己必须关心“当下”并与之发生某种联系。而理科与商学,如果对其感兴趣的同学(比如在某阶段需要学会看合同的我),是可以去几条街之隔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修学分的。想到它是世界上的商业顶尖学府,我很珍惜这样的机会,多次参观并感受他们高强度竞争、合作的学院文化,并报了他们的线上课程,在演出途中、机场、酒店都留下了我看视频课的身影。

与柯蒂斯校长和钢琴系刘孟捷教授、与麦克唐纳教授、与格拉夫曼教授(从左至右)

我们学校还有一些特色,比如音乐厅一周三次上演着学生音乐会,柯蒂斯交响乐团和歌剧团有着正规音乐季的策划、排练与演出,世界级艺术家的大师课,图书馆每学期的经典乐谱大放送活动,健身房的合作会员卡,视听室的热可可,费城交响乐团的每周学生票,纽约、费城各大博物馆的春秋游……

我在学校的两位钢琴导师都曾对我说:“教育是全方位的,拥有丰富敏感的灵魂才善于表达。”这句话深深影响了我。为提高审美,麦克唐纳教授曾与我长时间讨论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大卫·休谟的书籍等;在格拉夫曼教授的纽约家中,我们经常与拍卖行、博物馆负责人等艺术各界人士相聚一堂。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我才得以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见解。

在柯蒂斯,我们不仅学习如何演奏,更学习如何思考音乐及其相关知识。每一首作品背后都有其历史背景,我们通过研究和实践去挖掘这些深层次的内容。这种教育方式让我明白,音乐不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思想的全方位传递。

音乐教育的力量:塑造人格与价值观

音乐教育不仅仅在于培养音乐家,更重要的是塑造人格与价值观。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坚韧、专注与合作。无论是独自练习时的自我对话,还是与乐团合作时的配合,音乐让我懂得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如何在团队合作中提供自我价值,找到自己的位置。

现年96岁的格拉夫曼教授是我见过的最“大心脏”的人,非常慷慨且开明,没有什么事在他那里是不可以解决的,如果有,就是还未找到正确方向。

还记得第一次我在纽约录制独奏唱片,他打电话来问我几点开始与结束,此后每一天录制结束(晚上8点)后,他一定会在8点10分准时与我通话,询问当日的工作进程。他也会在大雪天的费城下飞机后,拎着行李来柯蒂斯音乐厅听我表演,为我助威。演出结束后,他会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而我分明看见他的眼睛里布满红色的血丝。他向我们以身示范,展现出一位伟大的演奏家、艺术家、教育家的姿态。

柯蒂斯新楼与老楼就坐落在市中心。不久前我又回去了,走在复古的木质楼梯间,我想起十三岁那年的某个夜晚走进柯蒂斯琴房时,麦克唐纳教授戴着细框眼镜低着头,一遍一遍地弹奏某个小调和弦,另一只手正按在贝多芬钢琴协奏曲的乐谱上。他转向费城阴郁的晨雾,喃喃自语道:"就是这个声音!我终于找到你了。"

柯蒂斯音乐学院

音乐与社会的连接:教育的使命

作为一名艺术从业者,我始终认为自己有责任将音乐带给更多的人。音乐不仅是舞台上的表演,更是一种社会力量,它能够治愈心灵、激发灵感、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我一直在国内外参与音乐教育项目,比如在音乐会之前走进学校、幼儿园、教堂和社区,与人们分享音乐。每一次看到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我都更加坚信,在当今社会,音乐教育与音乐治疗的重要性还可以得到更多的重视。

音乐教育不是目的,是过程。在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抑郁情绪逐渐增长的今天,许多人认为音乐是一种“奢侈品”,只有少数人才能拥有。但事实上,音乐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它能够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甚至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音乐与教育是平等对话

在我的经历中,音乐与教育的关系,就像一场永不停息的平等对话。在这场对话中,我们既是学习者,也是传递者。无论是作为学生、演奏家还是教育家,我始终相信,音乐与艺术能够改变人心。在先知亚里士多德的时代,大众所听到的音乐是被严格控制的,因为音乐与心灵有关。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探索音乐与教育的可能性,用我的作品和行为去影响更多的人。因为我相信,音乐不仅是音符的组合,更是人文的关怀;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更是灵魂唤醒。

来源:涂涂的小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