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迷信,2026年是“五人六锄,九马驮谷,十日得金”,啥意思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7 09:50 1

摘要:这时老辈人常提的“五人六锄,九马驮谷,十日得金”说法又热了起来,有人说这是迷信,有人却觉得藏着农耕智慧。

导读:不是迷信!2026年“五人六锄,九马驮谷,十日得金”啥意思?老祖宗的农时密码藏玄机

刚收完2025年的秋粮,不少农民朋友就开始盘算2026年的年景了。

这时老辈人常提的“五人六锄,九马驮谷,十日得金”说法又热了起来,有人说这是迷信,有人却觉得藏着农耕智慧。

其实这些说法源自传统“灶马头”文化,是古人结合干支历法总结的农时经验,并非毫无根据的臆想。

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讲讲,这三句俗语到底藏着啥门道。

要弄懂这些说法,得先明白背后的推算逻辑。

古人通过正月里特定干支日的出现时间来定数,“人”对应地支“寅”,“锄”对应“丁”,“马”对应“午”,“金”则对应“辛”(与“薪”同音,代指收成和财富),说白了就是看2026年正月第一个寅日、丁日、午日、辛日分别是初几。

查日历便知,明年正月初五是丙寅日(寅日),初六是丁卯日(丁日),初九是庚午日(午日),初十是辛未日(辛日),这就有了“五人六锄,九马驮谷,十日得金”的说法。

锄头损耗快,要么是地里杂草旺,要么是耕作任务重,而杂草长势好的前提是雨水充足、土壤湿润——这其实是在说2026年墒情不错,庄稼能有好的生长基础。

但“六锄”也提醒农户,来年田间管理要下功夫,除草、翻地的活儿不会少,得提前备足农具、安排好人力,毕竟“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马驮谷”的数量直接关联粮食产量,马越少说明收成一般,一两匹马就能运完。

马越多则意味着丰收越旺,九匹马齐上阵,那得是玉米堆成山、麦穗压弯腰的景象。

结合“七龙治水”的说法(2026年正月初七为辰日),虽有“龙多不治水”的顾虑,但“九马驮谷”的预判更偏向风调雨顺,粮食能稳稳进仓。

最后是“十日得金”,这里的“金”不是真金白银,而是庄稼收成和务工收入的代名词。

有两种常见解读:一种说“得金”日子越晚,越需要踏实付出,农民可能要适当延迟播种、加强田间管护才能获丰收;另一种说法更直白,“十日”代表挣钱机会多,不光地里能产粮,农闲时打零工、做小买卖也能攒下余钱,正应了“勤能补拙,劳能致富”的老话。

不过得说清楚,这些说法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朴素总结,没有严谨的科学验证,不能替代现代气象预报和种植技术。

2026年实际年景还受大气环流、极端天气等多种因素影响,就像2024年南方洪涝、北方干旱的情况,单靠老说法根本预判不了。

现在种地早不是“看天吃饭”的老路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率已达75%,智能灌溉、抗病品种、灾害预警系统才是保收成的关键。

结尾:

说到底,“灶马头”里的俗语更像农耕文化的“活化石”,藏着先民对风调雨顺的期盼,也提醒后人要敬畏自然、踏实劳作。

2026年到底是不是丰收年,既要看天公作美,更得靠农户用好科学技术、下足田间功夫。

你觉得老祖宗的这些经验值得参考吗?来年你准备好跟着节气忙活,用科技种出好庄稼了吗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