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城市商丘市发展枢纽经济,打造经济枢纽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7 05:41 1

摘要:秋日的晨曦,如一层薄纱,轻柔地洒在商丘的大地上。京雄商高铁商丘段的施工现场,机器的轰鸣声与工人们有序的劳作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激昂的建设之歌。梁园区智能物流园内,智能化设备如同不知疲倦的舞者,精准而迅速地分拣着一件件包裹,每一个动作都彰显着高效与专业。商丘

商丘:激活枢纽经济新动能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秋日的晨曦,如一层薄纱,轻柔地洒在商丘的大地上。京雄商高铁商丘段的施工现场,机器的轰鸣声与工人们有序的劳作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激昂的建设之歌。梁园区智能物流园内,智能化设备如同不知疲倦的舞者,精准而迅速地分拣着一件件包裹,每一个动作都彰显着高效与专业。商丘保税物流中心内,货物堆积如山,一辆辆货车进进出出,将这里的商品源源不断地发往世界各地,仿佛一条条经济的脉络,连接着商丘与全球的市场。

从高铁工地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到物流园区车水马龙的繁忙景象,如今的商丘,正以其立体化的交通网络为坚实纽带,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如同百川归海般汇聚起来,形成了枢纽经济澎湃发展的强大新动能,有力地推动着全市经济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大步迈进。

商丘市紧紧聚焦“1 + 2 + 4 + N”目标任务体系,以坚定的决心和不懈的努力,深入推进枢纽经济“六大工程”。加快构建“空铁公水”一体化的现代交通体系,就像是在精心绘制一幅宏伟的蓝图,每一笔都勾勒出商丘未来交通的辉煌。全力打造高能级的物流平台,如同搭建起一座经济的桥梁,让商丘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积极发展枢纽偏好型产业,恰似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在商丘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在这一系列举措的推动下,商丘的枢纽经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原大地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大交通促成大枢纽

“以前从商丘到北京得坐6个小时火车,现在高铁3个多小时就到了。”经常往返于商丘与北京的市民刘先生,感慨地诉说着交通发展带给他的便利。这份便利的背后,是商丘市在“十四五”期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的跨越式突破,是无数建设者们日夜奋战的成果,是商丘市政府高瞻远瞩、科学规划的结晶。

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商丘按照“航空打造节点、铁路建强枢纽、公路织密网络、水运构建规模”的总体思路,持续推进“四网协同”。在铁路建设方面,郑徐高铁、商合杭高铁的相继通车,如同两条巨龙横卧在商丘的大地上,让商丘成为了高铁、普铁“双十字”枢纽,大大提升了商丘在全国铁路交通网络中的地位。动车存车场也即将在年内竣工,新增的8条存车线,可存放16列高速动车组列车,这就像是为商丘的铁路运输增添了新的羽翼,将进一步提升商丘的铁路运输能力,让商丘的铁路运输更加高效、便捷。京雄商高铁(商丘段)将于明年9月建成通车,京九、陇海铁路互联互通提升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商丘的铁路网络正如同一张不断编织的大网,愈加完善,愈加紧密。

公路建设同样成绩斐然,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在商丘的大地上徐徐展开。高速公路通车运营8条,总里程615公里,“四纵四横”的网络格局已然形成,就像是一条条钢铁巨龙,穿梭在商丘的山川之间,将商丘与周边城市紧密相连。干线公路通车里程2120公里,新增的市域快速通道更是让城市的通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让市民的出行更加顺畅。农村公路也毫不逊色,通车总里程2.248万公里,公路密度居全省第一位。一条条农村公路如同毛细血管,将商丘的各个角落紧密相连,让农村地区也能享受到交通发展带来的红利,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在航空和水运方面,商丘也在不断发力。新增沱浍河四级航道85公里,沱浍河永城港区建设完成90%,年内实现沱浍河永城港至下游安徽界具备通航条件,这将为商丘的水运发展打开新的局面,让商丘的货物能够通过水路运往更广阔的市场。商丘机场附属工程正在建设,主体工程即将开工建设,未来,商丘的航空运输将为商丘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商丘与世界的距离更近一步。

至“十四五”末,商丘交通线网总里程将达到2.6万多公里。便捷的交通条件进一步放大了商丘的区位优势,就像是为商丘的经济发展插上了翅膀,促进了更加开放的发展和更加高效的融合,为商丘发展枢纽经济带来了“流量”,凝聚了“留量”,让商丘在全国经济发展的大舞台上拥有了更加重要的地位。

大平台提供大支撑

在商丘电商物流产业园内,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来自全国各地的包裹在智能分拣台上高速“奔跑”,仿佛是一群欢快的小精灵,在忙碌地传递着信息。产业园副总经理申杰介绍,园区每日进出口分拣量高达300万件,“得益于高效的物流体系,我们可以让800公里以内的快递实现‘今天发,明天到’。”这高效的物流速度,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商丘与外界快速沟通的大门,让商丘的商品能够迅速地走向全国。

作为全省规划面积最大的电商物流产业园区,这里凭借完善的基础设施与优质服务,吸引了顺丰、极兔、韵达、申通、德邦等多家知名快递物流公司入驻。这些知名企业的入驻,就像是一颗颗璀璨的星星,汇聚在商丘电商物流产业园这片天空中,让这里成为了物流行业的一颗耀眼的明星。年完成快递近2亿单,为商丘现代物流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让商丘的物流产业在全国物流行业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作为有着定价权,年交易额700多亿元的全国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如今在转型升级发展的道路上走得坚定而高效。在市场东北区域,一个占地面积约800亩,一期总投资近4亿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建设正在快速推进中。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董事长乔彬介绍说:“项目建成后,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的规模将达到3000亩,冷链仓储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这将进一步提升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的竞争力,让商丘的农产品能够更好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自2021年入选“十四五”首批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到今年8月份成为河南省重点建设的6个枢纽经济先行区之一,商丘在这期间还先后获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承载城市、功能型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全国性邮政快递枢纽承载城市、中国快递示范城市。这些荣誉的获得,就像是一座座丰碑,见证了商丘在物流行业发展中的努力和成就。

“十四五”时期,商丘坚持把现代物流作为枢纽经济的先导产业,建成投用并智能化改造了商丘电商物流产业园、新发现代物流园、传化公路港等项目,新建了中原智慧冷链物流园、商丘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等重大项目,邮政、圆通、京东等跨区域快递分拨中心也在加快建设中。全市物流企业已超过3000家,快递、物流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超15万人。今年1月至6月,商丘快递业务量突破7.2亿件,同比增长25.4%,总量居全国第三十四位,全省第二位。这些数据的背后,是商丘物流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体现,是商丘在物流行业中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结果。

大产业带动大发展

记者走进位于梁园区的商丘市华杰医药有限公司仓库,仿佛走进了一个现代化的医药王国。只见一排排10米高的货架上码放着各种医药箱、医疗器械,一条条传送带不停运转,将它们分拣归类,送到发货区域。“只要今天下单,次日一早就能配送到全市医院、诊所和药店。”华杰医药负责人周金宁介绍道。这高效的配送服务,就像是一场及时雨,为商丘的医疗行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让市民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得所需的药品和医疗器械。

在民权县,河南香雪海家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出口生意一片火热。公司外贸部经理秦洁介绍说:“我们公司销往欧洲、非洲的产品在民权保税物流中心报关后,可通过铁路直接到青岛港上船,每标箱综合物流运输费用下降30%。”这降低的物流成本,就像是为企业打开了一扇通往国际市场的大门,让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能够更好地拓展海外市场。

虞城县,依托于商丘保税物流中心,集聚了近600家工量具企业,年产钢卷尺15亿只。企业通过拓展供应链贸易、跨境电商等业务,产销总量、出口总量分别达到了全国份额的85%、50%,进一步叫响了“中国钢卷尺之城”品牌。这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更多的资源和人才汇聚到虞城县,让虞城县的工量具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构建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形成大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商丘的枢纽偏好型产业发展得到了长足进步。目前,全市已形成了食品、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制鞋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制冷、超硬材料、新材料等11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先后荣获中国制冷设备产业基地、中国超硬材料基地、中国钢卷尺生产基地、中国制鞋基地、中国知名针织内衣服装加工基地、中国新型优质复合肥产业基地等荣誉称号。这些产业集群和荣誉称号,就像是商丘经济发展的一张张名片,展示了商丘在产业发展方面的实力和成就。

今年1月至6月,商丘、民权保税物流中心分别完成保税贸易额26.1亿元和17.1亿元,分别增长56.2%、382.7%,总量分别居全省第一位、第二位,居全国第十六位、第二十五位;外贸进出口完成40.1亿元,增长25.5%,居全省第三位。这些骄人的数据,是商丘枢纽经济发展的有力证明,是商丘在经济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进的坚实步伐。

发展枢纽经济,打造经济枢纽。“十四五”时期,商丘充分发挥区域、交通优势,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枢纽经济发展成效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了源源动能和澎湃动力。未来,商丘将继续在枢纽经济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让商丘的经济之花在中原大地绽放得更加绚烂。

来源:纪录河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