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尤其作为一家有近四十年历史的中国民营上市车企翘楚,想要被重新定义,就必须拿出与以往不同的硬实力和真本领,让资本市场和投资者看见。
一番激烈的拉锯战过后,总会看到一些眉目。
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打铁更需自身硬!
尤其作为一家有近四十年历史的中国民营上市车企翘楚,想要被重新定义,就必须拿出与以往不同的硬实力和真本领,让资本市场和投资者看见。
过去半个多月,就仿佛冲破禁锢前的多空博弈,吉利汽车在资本市场起伏波动。
可能够预见的是,这家正经历大聚焦、大合并的上市公司,又一次筑基接近尾声,静待真正的大协同,打通任督二脉,走向新的辉煌!
01
9月17日傍晚,杭州钱塘江畔风云突变、电闪雷鸣,大雨倾泻而下,莲花状的杭州奥体中心盖上一层神秘水幕。
遇水则发。
当夜,吉利汽车集团三大9系旗舰大六座SUV之中第二款重磅车型——银河M9正式上市,售价17.38万~23.88万元。
《汽车K线》认为,从之前24小时预售4万订单,到上市价格公布,这款车没有什么悬念,又将成为爆款。
翌日,该车24小时大定超过2.3万辆!
“银河M9目前市场需求远比产能跑得快!”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范峻毅在采访时向《汽车K线》表示,所以银河M9不但是要承担销量,还要承担品牌向上的使命。
这意味着,继首款领克900在集团腰部位置稳住之后,吉利汽车下盘随着银河M9也在同步快速加码,待极氪9X本月底上市,吉利汽车(0175.HK)的销量和财务业绩,将会在主流、高端和豪华大型SUV三驾马车拉动下,互成犄角之势,为上市公司构筑非常稳健的基石支撑。
这一出牌顺序,也堪称绝妙——中间突出部锚定,两端快速包抄合围。
这进一步解决大吉利品牌差异化的问题,在所有中国上市车企集团当中,吉利集团品牌结构已算是非常好的:有主打豪华、主打中高端、主打主流高价值,依托构建有一定梯度的技术架构,满足不同品牌、产品定位,从而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02
领克900上市百日,已交付2万辆,已牢牢锲入30万~40万元市场,60%以上订单来自36万以上配置,已经印证吉利高端市场溢价能力;现在银河M9则已经把15万~25万元SUV彻底搅翻天,也将会从底部冲击理想、问界的后花园。
引人注意的是,“我们调研数据统计,小订用户去看跟银河M9强相关的竞品超过11款!”吉利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关久旸说:“由于尺寸、全域AI能力、配置、安全等方面因素,M9能影响到20万~25万附近各个细分市场人群。”如果更大一点,可能会上至30万元级。
正如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所言,为打造银河M9并让其成为“爆款”,吉利集齐旗下优势算力、人工智能、构架等资源,是一辆“从用户需求角度出发打造的主流旗舰产品”,这也是银河品牌爆款频出的重要原因。
03
从会场外最小的熊猫mini到最大的L380,银河M9位列其中C位。银河品牌这个大家族,羽翼丰满,无缝衔接5万~30万元新能源市场,全方位满足消费者需求。
由于银河品牌爆发式增长,2025年,吉利汽车已经上调目标至300万辆,就前8个月数据来看(约190万辆),完成基本上没有悬念。现在的问题是,吉利将会超额多少达成上调后目标。
今年前8个月,银河品牌销量达75.4万辆,同比增长222%,助力吉利汽车集团在《汽车K线》统计的主要中国(上市)车企集团销量TOP10中增幅最高,2025年底银河品牌单月有望冲击15万辆。
范峻毅表示,“对于银河M9首批用户,我们是有保障的。因为银河一贯的做法就是库里没车绝不上市,我们绝不开空头支票。至少要保证品质的前提下,让前期最先定的这批用户要先交付。”
04
9月15日,极氪集团发布最新公告,该公司在特别股东大会上以压倒性多数批准了与吉利汽车控股的合并协议。
这意味着,仅仅间隔10天,吉利汽车和极氪港美两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先后高票通过同一个提案。
这基本上扫清大合并的障碍,也将会加速李书福和桂生悦所言“回归一个吉利,大聚焦、大合并”的进程。
《汽车K线》认为,这让吉利汽车在资本市场处于被重新定义的时刻——豪华、电动、智能和科技属性强化,还可提升盈利能力。
至少按照极氪(ZK.US)超500亿元市值来看,吉利汽车目前仅名义上至少仍有30%的上升空间,重塑资本市场预期。
05
8月底成都车展,极氪9X已经手握数万订单。《汽车K线》9月初走访北京两处极氪中心和极氪家,去静态体验9X的意向消费者,络绎不绝。
尤其是展车到北京首日,蓝色港湾极氪中心从中午12点半到下午5点半,看车的队伍就没停过。
这对一款接近50万元售价的旗舰,若四季度能够实现交付超过2万辆,对吉利汽车的业绩将产生重要推动作用,百亿营收!(联合领克900年底可能冲击4.5万~5万辆,又将增加150亿营收)
更重要的是,由于极氪9X带来的品牌效应,也势必将拉动极氪其他产品。
06
《汽车K线》通过数据统计发现,中国汽车市场30万元以上市场保有量2000万辆,其中50万以上700万辆,可以说是一个巨型市场,只是绝大部分都被外资豪车所垄断。
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这个市场也会自我迭代,可市面上优质供给量很少,这些高净值客户想往上走,但是没有车。
所以,领克900和极氪9X有机会在这个市场拿下一个很大份额。
因此,对于吉利汽车(0175.HK)在未来相当长时间都会很卷的市场,2023年至今年上半年已经把基础规模打牢后;下半年三品牌三款旗舰大型SUV全面向上,就显得更加从容。
尤其对于大合并整合聚焦后,集团的“大协同”,也可以提到日程之上。
07
“把吉利打造成一家真正的科技公司。在这方面我们还有非常多的想象空间。”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李传海告诉《汽车K线》,每一个专业领域都要且有机会成为最好。
其实,这也是过去几年,吉利汽车控股集团管理层一直在对外界释放的信号——吉利不仅仅是一家汽车制造公司。
从吉利技术竞争力或者“护城河”的角度,李传海相信,接下来五年,“天地一体化”布局会是下一个阶段吉利主要发力方向。
08
8月,吉利汽车发布财报,营收首破1500亿元,同比增26.5%,净利润为92.9亿元,其中核心净利润66.6亿元,同比翻倍。吉利汽车的单车净利润水平也有所提升。
截至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资产负债率为66.4%,现金储备高达588亿元,财务状况良好。
《汽车K线》认为,目前吉利汽车是所有中国上市汽车集团当中,下半年业绩提升空间最大的(或达到3500亿)。从中国汽车市场来看,大汽车集团高端豪华板块,想突破50万辆并不容易,吉利汽车集团算是独一家。
正如桂生悦所言,2024年吉利销量不断创新高,现在和未来,吉利除了在销量方面,在利润上也会不断创造利润新高。
这,或许才是吉利汽车估值发动机。
Views of AutosKline:
正如本文所述,吉利汽车的基本面非常坚实,大合并、大聚焦的效果(销量、品牌、盈利、技术维度)有目共睹。
可对于资本市场,投资者同样关注大吉利的战略大协同,这又将如何体现?
不论是曹操出行、千里科技、乃至钱江、科力远、时空道宇、汉马科技等,也许正如上汽集团与华域汽车,特斯拉和SpaceX的关系,既有资本业务层面的深度关联,又能够跳脱出体系,服务更广阔的生态……
来源:汽车K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