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尿锅”事件新进展,220万赔偿躲不掉,两家人现状被曝光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7 09:37 1

摘要:在公众舆论场中持续发酵半年之久的海底捞 “尿锅” 事件,近日随着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终于有了阶段性的定论。这起事件不仅以其荒诞离奇的情节引发轩然大波,更因其背后所涉及的法律责任、家庭教育以及企业商誉等多重问题,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在公众舆论场中持续发酵半年之久的海底捞 “尿锅” 事件,近日随着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终于有了阶段性的定论。这起事件不仅以其荒诞离奇的情节引发轩然大波,更因其背后所涉及的法律责任、家庭教育以及企业商誉等多重问题,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2025 年 2 月 24 日凌晨,上海黄浦区海底捞外滩旗舰店,这座在餐饮界以服务著称的连锁店内,本应是一片温馨热闹的用餐场景。然而,在某包间内,17 岁的唐某和吴某的行为,却彻底打破了这份和谐。据知情者透露,当晚,唐某和吴某在父母的带领下来到海底捞,本是一次普通的家庭聚餐,却因二人酒后的不当行为,演变成了一场震惊全国的闹剧。

两人在包间内大吃特吃,几瓶啤酒下肚后,早已没了起初的拘谨。只见他们脚步踉跄,眼神迷离,竟先后爬上了餐桌。在酒精的作用下,他们完全不顾场合,解开裤腰带,对着还在翻滚的牛油锅底肆意小便。火锅里的汤底瞬间被污染,刺鼻的气味弥漫在整个包间内。但二人不仅没有丝毫的愧疚之意,反而像是找到了新的乐子,拿起手机相互拍摄视频,边拍边发出阵阵哄笑,那笑声在包间内回荡,显得格外刺耳。

2 月 27 日,吴某将这段长达 15 秒的视频配上 “给海底捞加点料” 的字幕,发布在了微信朋友圈。或许他当时只是想博朋友们一笑,却未曾想到,这条朋友圈成为了这场舆论风暴的导火索。3 月 6 日,该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如同投入湖中的巨石,激起了千层浪。截图被搬运到微博后,“海底捞小便” 的关键字瞬间霸榜热搜,阅读量呈指数级增长,短短时间内就突破了 1 亿大关。众多网友纷纷涌入话题讨论区,对两名男子的行为表示震惊和愤怒,“道德沦丧”“无法无天” 等词汇充斥在评论区中。

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3 月 8 日,上海警方发布通报,两名涉事人员唐某和吴某已被依法行拘。同一天,海底捞也做出了回应,称已将涉事门店内的餐具全部更换,对整个门店进行了深度消毒。然而,海底捞最初的声明中呼吁公众避免对涉事未成年人进行不当攻击,这一表态却引发了公众的不满,许多网友认为海底捞是在 “护短”,纷纷指责其态度不够坚决。在舆论的压力下,3 月 12 日,海底捞再次发布官方说明,称将对事发起到门店深度消毒期间用餐的 4109 单客户全额退还餐费,并进行订单付款 10 倍金额的现金补偿。这一举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消费者的情绪,但也让海底捞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仅现金赔偿就高达 2000 万元,还不算锅具销毁、门店停业等带来的间接损失。

面对如此严重的后果,涉事的两名少年在面对警方审讯时,却显得有些轻描淡写。他们表示,自己真的没有想到事情会变得如此严重,当初只是想发个朋友圈让朋友们点个赞,从未想过会引发这么大的风波。他们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对自身行为后果的无知和轻视,也让人们不禁对当下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随着事件的不断发展,3 月 14 日,四川新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捞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向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请要求唐某、吴某及其各自父母公开赔礼道歉,赔偿上海捞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餐具损耗费、清洗消毒费共计 15 万元,赔偿两原告经营损失、商誉损失共计 2300 万元及维权开支 10 万元等。

时间来到 9 月 12 日,黄浦区法院内,气氛显得格外严肃。这一天,海底捞 “尿锅” 事件相关纠纷案一审正式开庭。经过法庭的审理查明,唐某和吴某的行为不仅侵犯了海底捞对其餐具的所有权,致使海底捞对顾客的餐饮产品具有瑕疵,需对顾客负瑕疵责任,进而导致减价退赔的损失;同时,吴某某将案涉视频上传,唐某参与形成该视频且未采取相应措施预防视频上传,这一系列行为严重损害了海底捞的商誉。

最终,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肇事者唐某、吴某及各自父母在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的情况下,分别在指定报刊上赔礼道歉;赔偿餐具损耗费和清洗消毒费 13 万元、经营损失和商誉损失 200 万元及维权开支 7 万元,共计 220 万元,唐某、吴某有个人财产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唐某父母、吴某父母赔偿。

当判决书下达的那一刻,法庭内一片寂静。涉事男子的父母脸色苍白,手中紧握着判决书,双手止不住地颤抖。走出法院大门,两位母亲再也支撑不住,齐齐跪了下来,对着镜头哭喊着:“我们真的赔不起了,孩子也不是故意的,现在连学校都不敢去了,求求你们,求求放过我们吧,孩子再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 她们的声音嘶哑,泪水顺着脸颊不停地流淌,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助。

据了解,这两个家庭并不富裕,父母在菜市场经营着摊位,平日里起早贪黑,辛苦劳作,只为了能给孩子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为了让孩子去上海玩得开心,他们甚至攒了很长时间的生活费。然而,如今面对这高达 220 万的赔偿款,他们仿佛被压上了一座沉重的大山,喘不过气来。法院已经对两个家庭的财产进行了清查和执行,他们在菜市场的摊位也被暂时查封了,这无疑是断了他们的经济来源。

而对于唐某和吴某来说,他们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原本应该在校园里安心学习的他们,如今却因为这件事情,不得不面对社会的舆论压力和法律的制裁。他们不敢再去学校,每天只能早起去打工,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偿还这笔巨额债务,但对于两个未成年人来说,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村里的人也对这两家议论纷纷,异样的眼光和流言蜚语,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着他们和家人的心。

这起事件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两名未成年人因一时冲动而犯下的严重错误,更让我们看到了背后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法律意识的淡薄。同时,也给企业敲响了警钟,商誉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一旦受到损害,恢复起来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而法院的一审判决,也向社会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无论是谁,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法律面前,没有例外。

来源:抚快讯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