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10月的一个周四早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T2航站楼的安检口前,已经排起了蜿蜒的长队。早高峰的人流像潮水般涌来,行李箱的滚轮摩擦地面的咕噜声、孩子的哭闹声、广播里播报登机口变更的提示音,混着空气中咖啡和快餐的香气,织成一张属于枢纽机场的热闹网。
第一章 虹桥机场的早高峰,藏着细碎的生活
2023年10月的一个周四早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T2航站楼的安检口前,已经排起了蜿蜒的长队。早高峰的人流像潮水般涌来,行李箱的滚轮摩擦地面的咕噜声、孩子的哭闹声、广播里播报登机口变更的提示音,混着空气中咖啡和快餐的香气,织成一张属于枢纽机场的热闹网。
林晚站在队伍里,左手轻轻托着自己七个月大的孕肚,右手拉着一个银色的登机箱。箱子里装着她去杭州见客户要用的设计图册和笔记本电脑,还有一小包防吐的话梅——怀孕以来,她的孕吐反应不算严重,但一累就容易犯恶心。
“麻烦让让,借过一下。”身后传来一个带着歉意的声音,林晚侧身让开,看见一个穿着藏青色夹克的老人,正牵着一只通体金黄的大金毛,慢慢往前挪。老人看起来六十岁上下,头发花白了大半,额角有一道浅浅的疤痕,牵着狗绳的手很稳,指节上布满了老茧。大金毛长得很壮实,毛发打理得干净顺滑,尾巴垂在身后,偶尔轻轻扫一下地面,眼神温顺,不像一般大型犬那样有攻击性。
“大爷,您这狗是导盲犬吗?”排在林晚前面的一个年轻女孩好奇地问,她手里抱着一个毛绒玩具,看起来是要去旅游。
老人笑了笑,声音有点沙哑:“不是导盲犬,是医疗辅助犬,有证的。”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绿色的小本子,翻开给女孩看,封面上印着“中国工作犬管理协会医疗辅助犬资质证”,里面贴着大金毛的照片,还有备案信息。“它叫阿金,能帮我留意身体情况,也能感知一些特殊状况。”
女孩点点头,又忍不住摸了摸阿金的头顶,阿金很乖,只是轻轻蹭了蹭她的手心,没有乱动。林晚看着这一幕,心里也觉得暖暖的——她一直很喜欢狗,只是怀孕后家里人不让养,怕影响胎儿,现在看到这么温顺的大金毛,难免有点亲切感。
队伍慢慢往前挪,林晚感觉肚子有点发紧,她停下脚步,靠在登机箱上歇了歇。老人注意到她的动作,关切地问:“姑娘,你没事吧?是不是累着了?”
“没事,谢谢大爷,就是有点沉,歇会儿就好。”林晚笑了笑,重新站直身体。她看了看手表,离登机时间还有一个半小时,应该来得及,就是不知道安检会不会排队太久——孕妇过安检可以走绿色通道,但今天人太多,绿色通道也排了不少人。
终于轮到林晚前面的女孩安检了,女孩把行李放进传送带,然后走过安检门,一切顺利。林晚深吸一口气,正准备把登机箱放到传送带上,突然,一直乖乖趴在老人脚边的阿金,猛地站了起来,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呜咽声,眼神变得警惕,直直地盯着林晚的方向。
“阿金,怎么了?”老人赶紧拉紧狗绳,试图安抚它,“别闹,这里人多。”
可阿金根本不听,它挣开老人的手,突然朝着林晚猛扑过去!
“啊——!”林晚吓得尖叫起来,下意识地往后退,双手紧紧护着肚子。周围的人也都惊呆了,有人大喊“狗疯了吗”,有人赶紧掏出手机拍照,安检人员反应最快,两个穿着制服的小伙子立刻冲了过来,一边喊“大家别慌”,一边试图拦住阿金。
阿金的动作很快,但它并没有扑到林晚身上,只是用前爪轻轻搭在林晚的腰侧,脑袋蹭着她的肚子,喉咙里的呜咽声越来越响,眼神里满是焦急,甚至带着点恳求的意味。
“阿金!快回来!”老人急得脸色发白,赶紧跑过来,抓住狗绳,用力把阿金拉回来,“对不起,姑娘,对不起!我也不知道它今天怎么了,平时特别乖的!”
林晚吓得浑身发抖,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她摸了摸肚子,感觉刚才被阿金碰到的地方有点发疼,肚子里的宝宝也好像在踢她,像是在抗议。“你这狗怎么回事啊!没看到她是孕妇吗?要是伤了孩子怎么办!”林晚的情绪有点激动,声音都在抖。
周围的人也开始议论纷纷,有人指责老人没管好狗,有人担心林晚的安全,还有人说要报警。“这狗肯定有问题,怎么突然扑孕妇啊!”“就是,医疗辅助犬怎么会攻击人?不会是假证吧?”“快让孕妇去检查一下,别出事了!”
老人的脸涨得通红,他不停地给林晚道歉,又着急地解释:“姑娘,你相信我,阿金从来不会随便扑人,它肯定是察觉到什么了!它以前救过好几个人,都是因为提前感知到危险……”
“感知到危险?它这是要伤害我!”林晚打断他,心里又怕又气。她现在只觉得肚子越来越疼,刚才的惊吓加上紧张,让她有点喘不过气。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女人走了过来,她是机场医疗站的医生,刚才听到动静赶过来的。“大家别吵了,先看看孕妇的情况!”医生蹲下身,轻轻扶住林晚的胳膊,“姑娘,你现在感觉怎么样?肚子痛不痛?有没有出血?”
林晚点点头,声音带着哭腔:“疼,肚子好紧,有点喘不过气……”
医生立刻让安检人员把旁边的休息室打开,让林晚躺下来,然后拿出听诊器听胎心,又摸了摸她的肚子,脸色慢慢变得严肃起来:“姑娘,你这是先兆早产的迹象,而且胎盘好像有点早剥的风险,必须马上送医院!”
“什么?早产?”林晚吓得眼泪掉了下来,她抓着医生的手,“医生,我的宝宝会不会有事?我还有一个月才到预产期……”
“别慌,现在送医院还来得及,我们已经联系了救护车,很快就到。”医生一边安慰她,一边给她测血压,“你刚才是不是受到惊吓了?情绪波动太大加上劳累,很容易诱发早产。”
林晚这才想起刚才阿金扑过来的场景,她回头看了看站在门口的老人和阿金,心里突然有点疑惑——阿金刚才的动作,好像不是要攻击她,而是想提醒她什么?
老人也听到了医生的话,他赶紧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个保温杯,递给林晚:“姑娘,你先喝点温水,缓一缓。阿金刚才不是要伤害你,它肯定是感知到你身体不舒服,想提醒你……以前它也这样过,有一次我在公园散步,突然心梗,就是阿金扑过来咬我的袖子,把我拉到长椅上,还去找人帮忙,才救了我一命。”
林晚接过保温杯,喝了一口温水,感觉稍微舒服了点。她看着阿金,阿金现在已经安静下来了,正趴在老人脚边,眼神还是盯着她的方向,只是不再像刚才那样焦急,反而带着点担忧。
“大爷,您说阿金能感知身体异常?”林晚忍不住问。
老人点点头,坐下来,慢慢说起阿金的故事:“阿金今年六岁了,是我和我老伴以前一起训练的。我老伴以前是宠物医生,专门研究工作犬训练,她知道我有高血压和心梗病史,就想训练一只狗帮我留意身体。后来老伴走了,阿金就成了我的伴儿,也帮过不少人——有一次在超市,一个老太太突然低血糖晕倒,阿金也是这样扑过去,提醒我注意;还有一次在公交车上,一个小伙子突发癫痫,阿金也是提前预警,让大家及时避开……”
林晚听着,心里的气慢慢消了,反而有点愧疚——她刚才误会了阿金,还指责了老人。“大爷,对不起,我刚才不该凶您,还误会了阿金……”
“没事,没事,”老人摆摆手,“换作谁被狗扑都会害怕,何况你还是孕妇。只要你和宝宝没事就好,阿金要是知道能帮到你,肯定也高兴。”
这时候,救护车的鸣笛声从远处传来,越来越近。安检人员和医生一起,小心翼翼地把林晚扶上担架,往机场外面走。阿金想跟着一起去,被老人拉住了:“阿金,别去了,让医生好好照顾姑娘,咱们在这里等消息。”
林晚躺在担架上,回头看了看阿金,阿金正站在门口,尾巴轻轻摇了摇,像是在跟她告别。她心里突然觉得暖暖的,刚才的恐惧和害怕,慢慢被一种莫名的感动取代——原来阿金的“扑击”,不是攻击,而是一场紧急的预警,是它用自己的方式,在保护一个素不相识的孕妇和她肚子里的孩子。
第二章 医院里的焦急与重逢,真相慢慢清晰
救护车一路鸣笛,往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赶。林晚躺在救护车上,手里紧紧攥着手机,给丈夫陈凯打了电话。陈凯正在公司开会,听到消息后,立刻请假往医院赶,声音里满是焦急:“晚晚,你别慌,我马上就到!医生怎么说?宝宝没事吧?”
“医生说有早产迹象,还有胎盘早剥的风险,让我马上住院。”林晚的声音有点沙哑,“凯哥,我好害怕,我怕宝宝有事……”
“别怕,有我呢,”陈凯赶紧安慰她,“你相信医生,也相信咱们的宝宝,他肯定很坚强。我已经在路上了,很快就到医院陪你。”
挂了电话,林晚靠在枕头上,闭上眼睛,脑子里又想起阿金扑过来的场景。她想起老人说的话,想起阿金温顺的眼神,心里越来越确定——阿金是在救她。如果不是阿金突然扑过来,她可能不会意识到自己身体有问题,等到登机后再发作,后果不堪设想。
救护车到了医院,林晚被推进急诊室。医生立刻给她做了详细检查,B超显示胎儿心率有点快,但还算稳定,胎盘早剥的情况不严重,暂时不需要紧急剖腹产,但需要立刻住院观察,防止情况恶化。
“你现在需要绝对卧床休息,不能再活动了,也不能情绪激动。”医生给林晚安排好病房,“你先生什么时候到?需要有人陪在你身边照顾。”
“他已经在路上了,应该快到了。”林晚点点头,躺在病床上,感觉肚子还是有点发紧,但比刚才好多了。她看着窗外,心里想着阿金和那个老人,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有没有赶上飞机——刚才太乱,她忘了问老人要联系方式,也忘了问他要去哪个城市。
大概半个多小时后,陈凯冲进了病房,他满头大汗,西装外套搭在胳膊上,领带也歪了。“晚晚!你怎么样?宝宝没事吧?”他冲到病床边,握住林晚的手,眼神里满是担忧。
“医生说宝宝暂时没事,需要住院观察,防止早产。”林晚把刚才在机场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陈凯,包括阿金扑她,老人的解释,还有医生说的先兆早产的情况。
“这么说,是那只大金毛救了你?”陈凯惊讶地说,“我以前只听说过导盲犬,还不知道有医疗辅助犬能感知这个。”
“是啊,那个大爷说阿金以前救过好几个人,都是提前感知到危险。”林晚点点头,“我刚才还误会他们了,现在想想,真有点不好意思。可惜我忘了问大爷要联系方式,不然真想好好谢谢他和阿金。”
陈凯笑了笑,摸了摸林晚的头发:“别急,说不定以后还有机会见面。现在最重要的是你和宝宝好好的,其他的都不重要。”他从包里拿出林晚的产检手册和换洗衣物,“我已经跟你公司那边沟通过了,杭州的客户我帮你对接,你安心在医院养胎,什么都别想。”
接下来的几天,林晚一直在医院住院观察。陈凯每天都来陪她,给她带好吃的,陪她聊天,讲公司里的趣事,缓解她的焦虑。医生每天都会来检查,胎儿的情况越来越稳定,胎盘早剥的风险也降低了,只是还需要再住几天院,确认没有问题才能出院。
这天下午,林晚正在病房里听音乐,突然听到病房门口传来熟悉的声音:“护士,请问林晚姑娘是不是住在这里?”
林晚愣了一下,这声音有点像机场的那个老人!她赶紧按下床头的呼叫铃,让护士帮忙开门。门打开后,果然是那个老人,他手里提着一个水果篮,身边跟着阿金,阿金看到林晚,眼睛一下子亮了,尾巴轻轻摇了起来,只是没有像上次那样扑过来,而是乖乖地跟在老人身后。
“大爷!您怎么来了?”林晚又惊又喜。
“我从机场医疗站问到你的病房号,就过来看看你和宝宝。”老人把水果篮放在床头柜上,“你没事吧?宝宝还好吗?”
“没事了,谢谢大爷关心,医生说宝宝很稳定,再住几天就能出院了。”林晚笑着说,“您怎么知道我在这里?您不是要赶飞机吗?”
“我那天本来要去南京看我孙子,结果因为阿金的事耽误了,就改了第二天的机票。”老人坐在床边的椅子上,阿金趴在他脚边,“我一直惦记着你,就去机场医疗站问了你的情况,他们说你被送到这里来了,我今天看完孙子回来,就赶紧过来看看。”
这时候,陈凯提着晚饭回来了,看到老人和阿金,赶紧打招呼:“大爷您好,我是林晚的丈夫陈凯,真是太谢谢您和阿金了,要是没有你们,我妻子和宝宝可能就危险了。”
“不用谢,不用谢,”老人摆摆手,“都是阿金的功劳,它比我机灵。”他摸了摸阿金的头,“阿金,你看,姑娘和宝宝都没事了,你可以放心了。”
阿金像是听懂了,轻轻蹭了蹭老人的手,又抬头看了看林晚,眼神里满是温顺。
林晚看着阿金,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大爷,阿金是怎么感知到我身体有问题的啊?它能闻到什么特殊的味道吗?”
老人笑了笑,解释道:“医疗辅助犬的嗅觉比人灵敏很多倍,能闻到人体分泌的一些特殊物质。比如你当时有先兆早产的迹象,身体会分泌一种叫前列腺素的物质,阿金就能闻到这种味道,而且它经过训练,知道这种味道意味着危险,所以才会着急地提醒你。还有心梗、低血糖这些情况,人体都会分泌特殊物质,阿金都能感知到。”
“原来是这样,太神奇了。”陈凯感叹道,“那阿金的训练一定很辛苦吧?”
“是啊,”老人点点头,眼神里带着怀念,“我老伴以前每天都要陪阿金训练好几个小时,从基础的服从训练,到感知特殊气味的训练,一点点教。阿金也很聪明,学东西很快,不到一年就拿到了医疗辅助犬的资质证。可惜我老伴没能看到阿金后来帮了这么多人,她走的时候,阿金还趴在她床边哭了好几天……”
林晚和陈凯都沉默了,心里有点难受。老人擦了擦眼角,又笑了笑:“不说这些伤心事了,只要阿金能继续帮人,我老伴也会高兴的。”
他们又聊了一会儿,老人看林晚有点累了,就起身告辞:“姑娘,你好好休息,我就不打扰你了。这是我的联系方式,你出院后要是有时间,可以带着宝宝来我家玩,阿金肯定很喜欢宝宝。”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他的地址和电话。
“好,谢谢大爷,我们一定去。”林晚接过纸条,小心翼翼地放进枕头底下。
老人牵着阿金,慢慢走出病房。阿金走到门口的时候,还回头看了看林晚,然后才跟着老人离开。林晚看着他们的背影,心里暖暖的——本来是一场惊险的意外,却因为一只通人性的大金毛,变成了一段温暖的缘分。
第三章 出院后的温暖延续,阿金的“新朋友”
一周后,林晚顺利出院了。医生说她和宝宝的情况都很好,只要在家好好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波动,等到预产期再去医院就行。
回到家,陈凯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还特意给林晚准备了一个舒服的靠垫,放在客厅的沙发上,让她可以躺着休息。“你现在什么都别做,安心养胎,做饭、打扫卫生这些事都交给我。”陈凯一边给林晚削苹果,一边说。
林晚笑着点点头,心里觉得很幸福。她拿出老人给的纸条,看着上面的地址——就在上海市闵行区的一个老小区里,离他们家不算太远,坐地铁大概四十分钟就能到。“凯哥,咱们什么时候去看看大爷和阿金啊?我还想好好谢谢他们。”
“等你再休息几天,身体好点了就去。”陈凯说,“我已经跟大爷打过电话了,他说随时欢迎我们去,还说要给阿金准备好吃的,让它跟宝宝多亲近亲近。”
又过了一周,林晚感觉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陈凯就开车带着她,去了老人的家。老人的家在一个老旧的小区里,楼道里铺着水泥地,墙面上有不少斑驳的痕迹,但收拾得很干净。老人早就等在楼下了,看到他们的车,赶紧迎了上来。
“姑娘,你们来啦!快上来,阿金早就等着了。”老人笑着说,阿金跟在他身边,看到林晚,立刻摇着尾巴跑过来,轻轻蹭了蹭她的腿,没有像上次那样激动,大概是知道她怀了宝宝,怕碰到她。
“阿金,好久不见。”林晚蹲下来,轻轻摸了摸阿金的头顶,阿金很乖,闭上眼睛享受着她的抚摸。
老人的家不大,两室一厅,家具都是旧的,但收拾得整整齐齐。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张照片,照片上是老人和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女人,还有小时候的阿金,女人笑得很温柔,应该就是老人的老伴。
“这是我老伴,叫苏敏,以前是宠物医院的医生。”老人指着照片,笑着说,“这张照片是阿金两岁的时候拍的,那时候它刚拿到资质证,我老伴高兴得不行,特意带它去拍了全家福。”
“阿姨看起来很温柔。”林晚说。
“是啊,她一辈子都在跟动物打交道,对它们特别好。”老人叹了口气,“她走的时候才五十八岁,要是能看到现在的阿金,肯定很骄傲。”
林晚和陈凯安慰了老人几句,然后老人给他们倒了茶,又拿出水果招待他们。阿金一直趴在林晚的脚边,偶尔抬头看看她的肚子,像是在关心宝宝的情况。
“阿金好像很喜欢宝宝。”林晚笑着说。
“是啊,它特别喜欢小孩,以前在小区里看到小朋友,都会主动过去跟他们玩,从来不会欺负人。”老人说,“等你宝宝出生了,带过来让阿金看看,它肯定会很开心。”
他们在老人家里待了一下午,聊了很多关于阿金的事,还有老人和他老伴的故事。老人说,他老伴走了以后,他一度很消沉,是阿金一直陪着他,每天跟他一起散步,一起吃饭,甚至在他想不开的时候,阿金会用头蹭他的手,安慰他,让他慢慢走了出来。
“现在阿金不仅是我的医疗辅助犬,更是我的家人。”老人说,“有它在,我一点都不孤单。”
离开的时候,老人还给林晚装了一袋自己做的饼干,说:“这是我老伴以前教我做的,没有添加剂,你怀孕可以吃,就当零食。”
“谢谢大爷,您太客气了。”林晚接过饼干,心里暖暖的。
从那以后,林晚和陈凯经常去看望老人和阿金。有时候他们会带点水果和蔬菜,有时候会帮老人打扫卫生,林晚的肚子越来越大,阿金每次看到她,都会小心翼翼地跟在她身边,像是在保护她。小区里的邻居也都认识了他们,知道阿金救过林晚的事,都对阿金赞不绝口,说它是“小区里的英雄犬”。
12月初,林晚的预产期到了,她住进了医院,准备生产。陈凯第一时间给老人打了电话,告诉了他这个消息。老人说:“我和阿金在医院外面等你们,祝你们母子平安。”
生产过程很顺利,林晚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宝宝,六斤八两,眼睛很大,很像陈凯。陈凯抱着宝宝,激动得眼泪都掉了下来,他赶紧给老人打电话,报喜不报忧:“大爷,生了!是个男孩,母子平安!”
“太好了!太好了!”老人在电话那头也很激动,“我和阿金这就去医院看你们。”
大概一个小时后,老人和阿金来到了医院的病房。阿金看到林晚抱着宝宝,轻轻地走到床边,小心翼翼地闻了闻宝宝的味道,然后用头蹭了蹭林晚的手,像是在恭喜她。
“阿金,这是宝宝,你以后要保护他哦。”林晚笑着说。
阿金像是听懂了,轻轻摇了摇尾巴,然后趴在床边,安静地看着宝宝。老人看着宝宝,笑得合不拢嘴:“这孩子真可爱,眼睛真大,跟你先生一样。”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银锁,递给林晚,“这是我给宝宝准备的礼物,是我老伴以前戴的,保佑宝宝健康长大。”
“谢谢大爷,您太用心了。”林晚接过银锁,心里满是感动。
宝宝满月的时候,林晚和陈凯邀请了老人和阿金来家里做客。他们给宝宝办了一个小小的满月酒,只有家里人和老人。阿金看着宝宝,一直很乖,偶尔会用鼻子轻轻碰一下宝宝的小手,宝宝也不害怕,反而会笑着抓阿金的毛发。
“你看,他们多投缘。”林晚笑着说。
老人点点头,眼里满是欣慰:“阿金以前就喜欢小孩,现在有了宝宝陪它玩,它肯定更开心了。”
从那以后,阿金成了宝宝的“守护神”。每次林晚和陈凯带宝宝去老人家里,阿金都会陪着宝宝玩,宝宝哭的时候,阿金会用头蹭他的脸,安慰他;宝宝学走路的时候,阿金会跟在他身边,防止他摔倒。小区里的人都知道,有一只大金毛,每天都会陪着一个小宝宝在楼下玩,画面温馨得让人羡慕。
第四章 阿金的“新任务”,温暖传递不停歇
时间过得很快,宝宝一岁了,已经会走路、会说话了,他学会的第一个词除了“爸爸”“妈妈”,就是“阿金”。每天早上,宝宝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问:“妈妈,阿金呢?我要跟阿金玩。”
林晚和陈凯也把老人当成了家人,经常带着宝宝去看望他,逢年过节也会陪他一起过。老人的身体还算硬朗,只是有时候会有点咳嗽,阿金总是会第一时间提醒他吃药,然后趴在他身边陪着他。
有一天,林晚带着宝宝在小区里玩,突然看到一群人围在小区门口,好像在议论什么。她走过去一看,发现是一个老奶奶晕倒在地上,旁边的人都不敢动,有人在打电话叫救护车,有人在议论“是不是心梗啊”“要不要做心肺复苏”。
林晚赶紧把宝宝交给旁边的邻居,然后跑过去查看老奶奶的情况。老奶奶脸色苍白,没有意识,呼吸也很微弱。就在这时,阿金突然从远处跑了过来,它挣脱老人的手,跑到老奶奶身边,用头蹭她的身体,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呜咽声,然后又跑到老人身边,用爪子拉着老人的裤腿,往老奶奶的方向拽。
“阿金,你是不是感知到什么了?”老人赶紧跟着阿金跑过去,他蹲下来,摸了摸老奶奶的脉搏,又看了看她的瞳孔,“像是心梗,得赶紧做心肺复苏!”
老人以前跟老伴学过急救知识,他立刻跪在地上,给老奶奶做心肺复苏,按压胸部,人工呼吸。阿金则在旁边守着,不让其他人靠近,像是在保护老奶奶。
周围的人都看呆了,有人说:“这大爷还会急救啊!”“这狗真聪明,还知道找人帮忙!”
大概几分钟后,老奶奶慢慢恢复了意识,呼吸也顺畅了一些。这时候,救护车也到了,医护人员把老奶奶抬上救护车,往医院赶。临走前,老奶奶的家人拉住老人的手,不停地道谢:“谢谢您,大爷!谢谢您救了我妈!还有这只狗,要是没有你们,我妈可能就危险了!”
“不用谢,这是应该的,赶紧去医院吧,别耽误了治疗。”老人笑着说。
看着救护车离开,周围的人都围过来,称赞老人和阿金。“大爷,您太厉害了,还会心肺复苏!”“这狗真是神了,还能感知到心梗!”“以前就听说这狗救过孕妇,现在又救了老奶奶,真是英雄犬啊!”
老人笑了笑,摸了摸阿金的头:“都是阿金的功劳,它先感知到老奶奶有危险,不然我也不知道。”
阿金像是听懂了,尾巴轻轻摇了摇,又走到林晚身边,蹭了蹭她的腿,然后又去陪宝宝玩了。
这件事之后,阿金在小区里更有名了,很多人都知道小区里有一只会救人的医疗辅助犬。有时候,小区里的老人身体不舒服,会主动来找老人和阿金帮忙看看;有时候,有人家里的小孩迷路了,阿金也会帮忙寻找。老人和阿金,成了小区里的“活雷锋”,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温暖。
有一天,上海本地的一家电视台听说了阿金的故事,特意来采访老人和阿金。记者问老人:“大爷,您和阿金救了这么多人,有没有想过停下来休息?”
老人笑了笑,说:“只要我身体还行,阿金还能感知危险,我们就会一直帮下去。我老伴以前常说,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能通过阿金给大家带来一点帮助,我心里也高兴,我老伴在天上看到,也会高兴的。”
记者又问:“那您有没有想过培养更多的医疗辅助犬,让它们去帮助更多的人?”
老人点点头:“想过,我现在已经在跟一些宠物机构合作,分享阿金的训练经验,希望能有更多的医疗辅助犬出现,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阿金现在也成了‘老师’,有时候会去宠物机构,跟其他的小狗一起玩,教它们一些简单的感知技能,虽然不知道能不能成,但我会一直努力。”
采访播出后,有很多人联系老人,有的想学习医疗辅助犬的训练方法,有的想捐赠物资支持老人的工作,还有的想收养流浪狗,培养成医疗辅助犬。老人很开心,他说:“没想到阿金的故事能影响这么多人,要是能让更多的人关注医疗辅助犬,关注需要帮助的人,那就太好了。”
林晚和陈凯也很支持老人的工作,他们给老人捐了一笔钱,用来购买训练医疗辅助犬的物资;宝宝长大一点后,他们还会带着宝宝去宠物机构,跟阿金一起,陪那些正在训练的小狗玩,帮助它们适应跟人相处。
第五章 岁月流转,温暖永不褪色
转眼间,宝宝已经五岁了,上了幼儿园。他还是像小时候一样,最喜欢跟阿金玩,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老人家里,跟阿金一起在小区里跑步、扔球。阿金也老了,已经十一岁了,相当于人类的七十多岁,毛发没有以前那么亮了,动作也慢了很多,但只要看到宝宝,它还是会很开心,尾巴摇得很欢。
老人的身体也不如以前了,有时候会咳嗽得很厉害,需要靠药物维持。但他还是坚持每天带着阿金去小区里散步,有时候还会去宠物机构,指导其他的医疗辅助犬训练。“只要我还能动,就不会停下来。”老人总是这么说。
有一天,宝宝在幼儿园里跟小朋友吵架了,因为有小朋友说阿金是“老狗”,没用了。宝宝很生气,跟小朋友打了起来,老师把林晚叫到了幼儿园。
“妈妈,他们说阿金是老狗,没用了,我不许他们这么说!”宝宝委屈地哭着说。
林晚抱着宝宝,温柔地说:“宝宝,阿金虽然老了,但它以前救过很多人,帮助过很多人,它还是很厉害的。那些小朋友不知道阿金的故事,所以才会这么说,我们可以跟他们讲讲阿金的故事,让他们知道阿金是英雄犬,好不好?”
宝宝点点头,擦干眼泪:“好,我要跟他们讲阿金救妈妈和弟弟(宝宝后来有了一个弟弟)的故事,还要讲阿金救老奶奶的故事,让他们知道阿金很厉害!”
第二天,林晚带着阿金一起去了幼儿园,给小朋友们讲了阿金的故事。她拿出照片,给小朋友们看阿金救孕妇、救老奶奶的场景,还让阿金跟小朋友们互动。阿金很乖,任由小朋友们摸它的头顶,没有丝毫不耐烦。
“阿金真厉害!”“阿金是英雄犬!”小朋友们都很喜欢阿金,再也没有人说它是“老狗”了。宝宝看着这一幕,开心地笑了。
又过了两年,阿金十三岁了,身体越来越差,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很少再跟宝宝一起玩了。老人也因为身体原因,住进了医院。林晚和陈凯每天都会去医院看望老人,也会带着宝宝去看阿金——阿金被送到了宠物医院,接受治疗。
“阿金可能快不行了。”宠物医生跟老人说,“它年纪太大了,器官已经衰竭了,我们能做的,只有尽量减轻它的痛苦。”
老人看着躺在病床上的阿金,眼泪掉了下来。阿金也看着老人,轻轻蹭了蹭他的手,像是在安慰他。林晚和陈凯也很伤心,宝宝更是哭得稀里哗啦:“阿金,你不要走,我还要跟你一起玩……”
几天后,阿金在睡梦中安静地离开了。老人把阿金埋在了小区里的一棵梧桐树下,那是阿金以前最喜欢待的地方,夏天的时候,它会趴在树下乘凉,看着小朋友们玩耍。
“阿金,你在这里好好休息,我会经常来看你的。”老人坐在树下,摸了摸树干,像是在跟阿金说话,“我很快也会去找你和老伴的,到时候我们一家三口,又能在一起了。”
林晚和陈凯也经常带着宝宝来树下看看,宝宝会给阿金带来它最喜欢吃的狗粮,还会跟它讲幼儿园里的趣事:“阿金,我今天得了小红花,老师还表扬我了,你听到了吗?”
又过了几年,老人也走了,临终前,他把林晚和陈凯叫到身边,说:“我走了以后,你们不用难过,我能跟老伴和阿金团聚,很开心。我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你们能继续关注医疗辅助犬,帮助更多的人,让阿金的精神一直传递下去。”
林晚和陈凯点点头,眼泪掉了下来:“大爷,您放心,我们一定会的,我们会让更多的人知道阿金的故事,让更多的医疗辅助犬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后来,林晚和陈凯成立了一个“阿金医疗辅助犬公益基金”,用来资助流浪狗的救助和医疗辅助犬的训练。他们还在小区里建了一个“阿金纪念角”,摆放着阿金的照片和玩具,还有老人和他老伴的照片,让小区里的人永远记得这只曾经带来很多温暖的大金毛。
每年阿金和老人的忌日,林晚和陈凯都会带着两个宝宝,去梧桐树下和纪念角看看,给他们讲阿金的故事,讲老人的故事。宝宝们听得很认真,他们知道,有一只叫阿金的大金毛,曾经用自己的方式,保护了很多人,传递了很多温暖。
上海虹桥机场的安检口,依旧人来人往,每天都有很多人在这里出发、抵达。偶尔会有医疗辅助犬经过,它们温顺、懂事,像曾经的阿金一样,用自己的能力,守护着身边的人。也许没有人知道,曾经在这里,有一只叫阿金的大金毛,用一次“意外”的扑击,拯救了一个孕妇和她的孩子,也开启了一段跨越岁月的温暖缘分。
而这段缘分,这份温暖,会像梧桐树上的年轮一样,永远刻在那些被阿金帮助过的人心里,也会像“阿金医疗辅助犬公益基金”一样,一直传递下去,温暖更多的人,更多的岁月。
来源:完结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