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电商首次报税?90%商家不用慌,2025年最新合规指南来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7 08:24 1

摘要:最近后台全是电商小伙伴的焦虑提问:“10月就要首次报送收入了,是不是要大额补税?”“流水高但利润薄,税要是按流水收就垮了!”其实真不用慌,这次新规核心是“规范申报”而非“加税”,今天用大白话拆解清楚,看完你就心里有底。

最近后台全是电商小伙伴的焦虑提问:“10月就要首次报送收入了,是不是要大额补税?”“流水高但利润薄,税要是按流水收就垮了!”其实真不用慌,这次新规核心是“规范申报”而非“加税”,今天用大白话拆解清楚,看完你就心里有底。

很多人被“首次交税”的说法吓住,其实这是个误解。根据2025年6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报送涉税信息有关事项公告》,核心要求是:

- 7月1日起,淘宝、抖音、拼多多等平台向税务机关报送商家基本信息;

- 10月1日起,平台开始报送商家、主播的收入信息。

简单说,就是税务部门能更精准地掌握商家收入情况,但不是“从10月开始征税”。电商交税这件事本身一直存在,只是现在申报更透明了,不存在“突然要交税”的说法。

这是缓解焦虑的核心——税务部门征税的对象是“应纳税所得额”(简单理解就是利润),不是流水。哪怕你月流水100万,只要成本真实合规,实际税负可能很低。

举个真实案例:某服装网店月流水100万元

- 进货成本(有增值税发票):70万元

- 平台佣金(有平台扣费凭证):15万元

- 运营费用(推广费、快递费、房租,均有票据):10万元

- 实际利润:5万元

这时候征税只看这5万元的利润,而不是100万的流水。2025年政策明确,合法有效的成本、费用凭证(发票、平台扣费记录、支付凭证等)都能按规定扣除,流水高≠税负重。

税负高低主要取决于你的店铺身份,2025年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往年更给力,大部分中小商家税负都很低。

1. 个体户(年销≤120万):0税负,几乎不用交

这是中小商家最划算的身份,2025年“双免”政策持续生效:

- 增值税:季度销售额≤30万(年120万),直接免征 ;

- 个人所得税:选择“核定征收”,年销120万以内个税为0%。

相当于年销120万以内的个体户,只要合规开票,基本不用交任何税。

2. 个体户(年销120万-400万):综合税负≈2%

超过120万但没到400万,税负依然很低:

- 增值税:3%征收率减按1%执行(2025年政策延续) ;

- 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率0.5%-1%;

- 叠加“六税两费”减半优惠(覆盖个体户) ,综合税负能控制在2%左右。

比如年销200万,利润20万,算下来交税大概4万,压力并不大。

3. 小规模纳税人(年销≤500万):税负≤5%

如果注册了公司(非个体户),年销500万以内属于小规模纳税人,享受两大优惠:

- 增值税:同个体户,季度30万内免,超30万按1%缴纳;

- 企业所得税:符合“小微企业”标准(利润≤300万),实际税负低至5% 。

比如公司年利润100万,企业所得税只交5万,增值税根据销售额灵活缴纳,整体税负不会超过5%。

4. 一般纳税人(年销>500万):巧用返税降成本

年销超500万自动升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13%(不同行业有差异),但可以通过政策合理降负:

- 进项抵扣:进货、物流、设备采购等拿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能抵扣应缴增值税;

- 园区返税:入驻电商产业园,可享受增值税返40%、企业所得税返16%的优惠(多地均有类似政策)。

比如某家居店年销800万,通过进项抵扣和园区返税,实际税负能从13%降到6%左右。

现在距离首次信息报送还有时间,做好这3件事,既能合规又能避免罚款,操作起来都很简单。

1. 先算清“真实收入”:导出订单建表

不管之前有没有记账,现在立刻做这件事:

- 登录店铺后台,导出2023年至今的所有订单(包括已成交、退款的);

- 用Excel做一张“收入总表”,标注清楚每笔订单的实际到账金额、退款金额、平台佣金,最终算出“真实收入总额”。

这样税务申报时能精准填报,避免因数据不准被预警,自己心里也有底。

2. 搞定“主体身份”:没执照的赶紧办,已办的补申报

这是合规的基础,不同情况对应不同操作:

- 没执照的“个人店”:直接在“当地政务服务网”注册个体户,申请“核定征收”(审批很快,通常1-3个工作日),综合税负最低能到1.5%;

- 已办执照但没报过税的:本季度内去税务局做“补零申报”(如果确实没盈利),现在补报不罚款,能把纳税记录补全,避免留下异常记录。

注意:2025年对个体户的扶持力度很大,注册个体户比“无照经营”更省税,还能享受优惠政策。

3. 补全“成本票据”:这些支出都能抵税

成本票是降低税负的关键,之前没留票的现在赶紧补:

- 进货票:找1688供应商、工厂补开增值税普通发票或专用发票,注明“货物名称”“数量”“金额”;

- 运营票:平台推广费(有平台开具的服务费发票)、快递费(找快递公司开电子票)、房租(让房东开发票,可协商税点)、办公设备采购票,这些都能作为成本扣除;

- 特殊提醒:2025年7月《广告法》执法指南明确,电商投流费属于“广告费”,能按规定税前扣除,但要留存好平台投放凭证。

五、进阶技巧:低成本合规,这些方法能用上

合规不代表多花钱,掌握几个小技巧,能在合规前提下降低成本,适合不同规模的商家。

1. 规模小的商家:用好“核定征收”和“双免”

- 年销120万以内:直接用个体户身份享受“双免”,不用找会计,自己就能在电子税务局申报;

- 成本票不全:选择“核定征收”(个体户默认此方式),税务部门会按固定比例计算利润,不用逐笔找成本票,操作更简单。

2. 中等规模商家:拆分店铺+规范资金流

- 单店年销接近500万:用家人身份多开1-2家个体户店,拆分销售额,每家都保持在500万以内,享受小规模纳税人优惠,但要注意避免“关联交易”(比如几家店卖完全一样的产品、共用物流地址过度明显);

- 资金提现:月提现超过5万,尽量用对公账户或个体户的“经营者账户”,个人私卡只留小额日常支出,避免银行风控触发税务核查。

3. 大规模商家:靠“进项抵扣+园区返税”降负

- 进项抵扣:进货、买设备、租仓库都要专用发票,能抵扣增值税;研发新产品的费用,还能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未形成无形资产的按100%加计扣除) ;

- 园区入驻:入驻电商产业园,增值税最高可返40%,企业所得税返16%,相当于直接降低近一半的税负,很多地方还有房租补贴。

合规的关键是“不踩红线”,这几个误区很多商家都栽过,一定要避开:

1. 别信“刷单能避税”:平台数据一查一个准

现在平台会把真实订单数据报给税务,刷单的“虚假流水”既不能算收入也不能抵成本,反而会导致“申报收入与平台数据不符”,被判定为异常,可能面临罚款。

2. 别漏报“直播收入”:达人、店主都要算

如果店铺有直播带货,主播佣金、坑位费都是店铺的“销售费用”,要计入成本;如果店主自己直播,这部分收入也属于店铺收入,要一并申报,不能单独拆分出去。

3. 别攒着票不处理:跨年票据可能不能抵扣

2025年政策要求,成本票据要在当年内入账,跨年的票据(比如2024年的进货票2025年才补)可能无法抵扣,导致多缴税。现在赶紧整理今年的票据,缺的及时补开。

前几年电商行业粗放生长,靠“刷单冲量”“不报税”能走捷径,但2025年已经进入“合规竞争”时代。这次信息报送其实是好事:那些靠低价刷单、偷税漏税的商家会被淘汰,正规做生意的商家反而能获得更公平的市场环境。

最后给大家一个简单的行动清单,10月前做完这4件事:

1. 导出2023年至今的订单,算出真实收入;

2. 没执照的注册个体户,申请核定征收;

3. 补全进货、推广、物流的成本票据;

4. 对照税负表,确定自己的申报类型。

如果实在搞不懂,找个兼职会计(每月几百块)或专业税务机构把关,比自己瞎琢磨强,也能避免因失误被罚。电商生意的核心还是产品和运营,合规做好了,才能安心做业绩。

#电商合规# #电商税务# #电商创业# #2025电商新规#

来源:英英24932018951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