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再说羽林将军程务挺,自从参与废黜中宗、拥立睿宗的事情后,被外放为单于道安抚大使,负责防御突厥。因为阿史那骨笃禄和阿史那元珍等人还在塞外出没,所以才有这个调动。
唐朝那些事儿连载42
再说羽林将军程务挺,自从参与废黜中宗、拥立睿宗的事情后,被外放为单于道安抚大使,负责防御突厥。因为阿史那骨笃禄和阿史那元珍等人还在塞外出没,所以才有这个调动。
当裴炎被关进监狱时,程务挺曾秘密上表为他申诉辩解,武则天因此很不高兴。等到徐敬业兵败身死,有人上书说程务挺与徐敬业暗中勾结谋反,武则天也不仔细审察,立刻派左鹰扬将军裴绍业,快马赶往程务挺军中,宣读诏书,将他处斩。
程务挺一向以勇猛著称,突厥人都很怕他,听说他被处死,纷纷设宴饮酒,互相庆贺。
还有夏州都督王方翼,由安西都护调任,和程务挺职务相关,并且是已被废黜的王皇后的近亲,也被逮捕下狱,流放到崖州,后来在辗转中死去。
第二年,武则天因为徐敬业之乱早已平定,又把年号改为“垂拱”,同时将庐陵王李哲(即中宗)迁移到房州安置。
武则天这时年纪已经六十岁,但容貌依旧年轻,脂粉首饰,从不离身。自从高宗晚年,经常患头昏病,不能常与武则天同床共枕,武则天就已经郁郁寡欢。好不容易等到高宗驾崩,自己临朝执政,大权在握,一个儿子被废,一个儿子(睿宗)住在别殿,也像被软禁一样。文武百官,想杀就杀,没一个敢反抗的,正是她威风极盛的时候。但无奈宫中缺少几个男宠,终究是长夜漫漫,帷帐里冷冷清清。她突然想起当年的冯小宝,便乐意叫他再进宫来,重续旧欢。
冯小宝当然应召而来。两人男欢女爱,丝毫不减当年的情意。武则天于是想出一个办法,让他当白马寺的主持,好借超度祖宗的名义,自由往来宫廷,掩人耳目。又因为他出身贫寒,特地命令他改姓薛,与驸马薛绍同属一族,让薛绍叫他叔父。还赐给他名字叫怀义,给他的赏赐非常优厚。宫廷内外,都知道他是武则天的情夫,但只因武则天权势熏天,凶焰逼人,谁敢说半个不字?有几个不知廉耻的官员,反而极力巴结,向薛怀义摇尾乞怜。
薛怀义起初还稍微知道点顾忌,后来渐渐骄横放肆,出入竟然乘坐皇帝御用的马匹,由几个宦官簇拥着,吆喝开道,趾高气扬,威风得不得了。百姓来不及躲避,就被他的随从用铁爪子打中头部,流血倒地。遇到道士就命令人家剃光头发,见到朝廷显贵就命令人家下跪叩拜,甚至连武承嗣、武三思这样的人,都得向他行奴仆一样的礼节。
右台御史冯思勖,依据法律来约束他,有一次在路上相遇,被薛怀义喝令随从殴打,几乎打死。只有温国公苏良嗣,接替刘仁轨的职位,留守西京长安,武则天特意召他入朝任左相。
苏良嗣接受任命入朝时,正好碰见薛怀义,勉强向他行了礼,薛怀义竟然不还礼,昂着头像没看见人一样。
苏良嗣大怒道:“哪里来的秃驴,敢这样傲慢无礼?”
薛怀义骄横惯了,哪里肯忍耐,立刻和苏良嗣争吵起来。苏良嗣竟命令左右随从把薛怀义拖下去,打了几十个耳光。
薛怀义气得火冒三丈,急忙跑回去报告武则天。谁知武则天却对他笑着说:“阿师你只该从北门出入,南衙是宰相们往来办公的地方,你不要去冒犯他们。”
这几句话,好比在薛怀义的光头上浇了一盆冷水,淋得他气焰全消,只好自认倒霉,没处申冤。
武则天怕他再出去闯祸,便借口说薛怀义心思灵巧,让他进宫负责营建工程,不能经常外出。补阙官王求礼没明白武则天的真正用意,反而上表请求将薛怀义阉割,以免扰乱宫廷。武则天怎么会同意呢?
又过了一年,武则天假装说要还政给豫王李旦,豫王也很聪明,上表坚决推辞。武则天于是继续临朝听政。她自己心里明白行为不端,担心李唐宗室和朝中大臣心怀不满,或许会图谋叛乱,于是设立了铜匦(举报箱),放在都城门旁,规定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告密,直接将密奏投入匦中,并安排心腹随时取出呈送。如果有从远方来告密的人,还命令地方官府提供马匹和食物,送他们到东都洛阳。如果密奏查证属实,就授予官职,即使不实,也不追究罪责。
这种制度一创立出来,不只是有私人恩怨的人可以趁机报复,就算是跟人没仇的,也乐意捕风捉影,借此博取个官位。有个胡人叫索元礼,因为告密被召见,回答问话符合武则天的心意,立刻被提升为游击将军,让他审问罪犯。
索元礼性情极其残忍,审问一个人,必定诱骗罪犯牵连出几十上百人,这样辗转牵连,制造出很多冤案。武则天反而说他精明能干,多次给予赏赐。
尚书都事周兴、来俊臣等人,纷纷起来效仿,争相崇尚罗织罪名。周兴屡次升官,做到秋官侍郎,来俊臣屡次升官,做到御史中丞。两人都养了几百个无赖,专门让他们告密。他们心里想陷害某个人,就同时让好几个地方的人都去告发,然后立刻逮捕,严刑拷打,没有不被迫含冤认罪的。
他们还编写了数千字的《罗织经》,作为害人的秘本。所用的刑具,也特别制造,有“定百脉”、“突地吼”、“死猪愁”、“求破家”、“反是实”等名目。有的用机关转动犯人的手脚,叫作“凤凰晒翅”;有的用东西拴住犯人的腰,把枷锁向前拉,叫作“驴狗拔橛”;有的让犯人跪着捧住大枷,枷上堆砌砖块,叫作“仙人献果”;有的让犯人站在高木上,把枷锁的尾部向后拉,叫作“玉女登梯”;有的用悬吊的石头敲击犯人的头;有的用烧热的醋灌犯人的鼻子;有的用铁圈箍住犯人的头,再往圈里加木楔,甚至导致头骨裂开脑髓流出。
种种酷刑,说不完。每次审讯囚犯,一声梆子响,各种刑具一齐摆出来,犯人还没用刑,就已经吓得魂飞魄散,想来想去反正都是一条死路,还不如随口胡乱认罪,反而能死得快些,省得忍受酷刑折磨。
所以朝廷内外的官员百姓,看待索元礼、周兴、来俊臣这三个人,觉得比虎狼还厉害。大家都小心翼翼,屏住呼吸,不敢随便说一句话。
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刘袆之,见武则天的行为不合情理,私下对舍人贾大隐说:“太后既然已经废黜昏君(中宗)拥立明主(睿宗),何必再临朝行使皇帝权力呢?不如早日归政于皇帝,以安定人心。”
贾大隐表面上赞同,背地里却秘密报告了武则天。武则天当然怀恨在心。后来又有人诬告刘袆之受贿,并且与许敬宗的妾有私情,于是武则天命令刺史王本立审问。
王本立向刘袆之宣读诏书,刘袆之说:“不经过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的审议,怎么能叫作诏书?”
武则天听说这话,更加愤怒,竟然下令将刘袆之处死。
刘袆之临刑前沐浴,亲自起草谢罪表,立刻写成好几张纸,言辞仍然慷慨激昂,没有一句乞求怜悯的话。
麟阁侍郎郭翰、太子文学周思钧,看到刘袆之的表文,互相赞叹,不料又被武则天知道,将郭翰贬为巫州司马,周思钧贬为播州司仓。
将军李孝逸,平定徐敬业之乱有功,声望一天天增高,免不了说话有失检点的地方。武承嗣等人诬陷他对朝廷有怨言,被贬为施州刺史。
武承嗣还觉得处罚太轻,不足以抵偿罪过,又捏造了一些话,说李孝逸曾自称名字里有“兔”字,兔子是月亮里的灵物,自己应当被天下人景仰。
这话说得武则天又起了疑心,本来打算将李孝逸处死,还是念及他以前的功劳,特地下令免去死罪,削除名籍,流放儋州。李孝逸最终病死在贬所。
太子舍人郝象贤,是已故中书侍郎郝处俊的孙子。高宗时期,郝处俊曾谏阻武则天代理朝政,触怒了武则天。到这时郝处俊已死,有人诬告郝象贤,说他私下图谋不轨。武则天就命令周兴审问。这位善于罗织罪名、深文周纳的周侍郎,是个好杀人的魔头,便任意妄加定罪,立即说郝象贤谋反属实,应该诛灭全族。
郝象贤的家人当然惊慌急迫得很,争相向监察御史任玄殖那里喊冤。任玄殖为他们辩白,反而被武则天斥责,先被免官,然后将郝象贤处斩。
郝象贤临刑时,破口大骂武则天,把她宫中的淫秽情状,全都抖露了出来,并且抢夺市集上人的木柴,殴打行刑的官员。金吾卫士兵上前阻拦,将郝象贤打死了。武则天命令肢解他的尸体,挖掘他祖父郝处俊的坟墓,劈开棺材焚烧尸体,他的家属也全部被杀光,一个不留。
随后武则天定下一条规矩,凡是处决犯人时,先用木丸塞住罪犯的嘴里,免得他们胡说八道。
武承嗣又指使人凿石头刻上文字,刻的是“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个字,涂上红色,让雍州人唐同泰进献,谎称是从洛水中得到的。
武则天大喜,亲自到南郊祭祀,告谢上天,并且下诏说要举行拜洛水、接受瑞图的仪式,称这块石头为“天授圣图”,命名洛水为“永昌水”,封洛水神为“显圣侯”。
她自己先驾临明堂,接受百官朝见,加尊号为“圣母神皇”。封唐同泰为游击将军。命令各州都督、刺史以及宗室、外戚等人,在拜洛水前十日,汇集到神都洛阳护驾接受瑞图。
当时传出一种谣言,说:“武则天为了要改朝换代,借洛水受瑞图的名义,召集宗室,是为了屠杀他们。”
于是,绛州刺史韩王李元嘉、青州刺史霍王李元轨、邢州刺史鲁王李灵夔、豫州刺史越王李贞,以及李元嘉的儿子通州刺史黄公李譔、李元轨的儿子全州刺史江都王李绪、李灵夔的儿子范阳王李蔼、李贞的儿子博州刺史琅琊王李沖、唐高祖的庶子虢王李凤、李凤的儿子东莞公李融等人,都心中不安,不敢立即前往洛阳。
黄公李譔想先发制人,就伪造了庐陵王(中宗)的敕书,送给琅琊王李沖,里面说:“朕遭到幽禁,各位王爷应该各自发兵来救我!”
李沖也假传庐陵王的密令,分别告知各位王爷,说“神皇(武则天)将要夺取李氏的江山,转授给武氏。”同时,李沖招募了五千士兵,打算渡过黄河攻取济州,先攻打武水县。
武水县令郭务悌,急忙派人到邻近县城求救。莘县令马玄素,率领一千七百士兵,起初想在半路截击李沖,后来担心兵力不够,便迅速进入武水县城,和郭务悌合力防守。
李沖带兵到武水城下,用草车堵塞城南门,放火焚烧,想趁火势冲入城中。没想到火刚烧起来,风向反而回转,导致火烧到自己这边,只好指挥士兵急忙撤退。
部将董玄寂私下对士兵们说:“琅琊王和国家交战,这等同于叛逆,所以得不到上天保佑,反而遇到逆风。”大家听了,更加士气低落。
等到李沖觉察董玄寂有异心,就把他杀了,结果军心更加离散,士兵纷纷溃散逃走。只剩下李沖的家僮几十个人还跟在身边。
李沖料想不能成功,逃回博州,敲城门想进去。守门的官吏见他狼狈逃回,刚放他进了城门,就把他杀死了。守吏正想传送他的首级去报功,恰好左金吾大将军邱神勣,奉命担任清平道行军总管,前来讨伐叛乱。
邱神勣走到博州,官吏们一律出来迎接,并且献上李沖的首级。哪知道邱神勣起了歹心,拔出佩刀,把出来迎接的官吏全部砍死,并且进城大肆抢掠了一番。
原来是他得到了李沖的人头,便想独占功劳,索性把知道内情的官吏杀光,就可以诬告他们是共同作乱,然后由自己剿平,好向武则天报功了。
越王李贞听说儿子李沖起兵,父子连心,自然响应,也发兵攻占了上蔡县。武则天命令左豹韬大将军麹崇裕担任中军总管,内史岑长倩担任后军总管,张光辅担任诸军节度使,统率十万军队,前去攻打越王李贞。并下令削除李贞父子的宗室属籍,改姓为“虺”。
李贞听说李沖兵败,害怕得不得了,派使者飞马告知寿州刺史赵瓖,商量下一步行动。赵瓖不敢表态,唯独赵瓖的妻子常乐长公主对来使说:“替我转告越王,从前隋文帝杨坚将要篡夺北周政权时,尉迟迥是北周皇帝的外甥,尚且起兵保卫王室,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但忠名流传海内。现在各位王爷都是先帝(太宗)的儿子,怎么能不为国家效忠?李氏江山已经像早晨的露水一样危险,你们这些王爷不舍生取义,还等什么呢?大丈夫宁可做忠义之鬼,白白死掉有什么意义!”
来使回去报告越王李贞,李贞这才还想继续进兵。正好新察县令傅延庆,也招募到勇士两千多人,来与李贞会合。李贞于是向众人宣布说:“琅琊王(指李沖)虽然失败了,但魏州、相州等几个州,还有二十万兵马,很快就能到达,大家不必忧虑!”
于是征调属下各县的士兵,共得五千人,分为五营,任命汝南县丞裴守德为将领,负责统辖,并任命了九品以上的官员五百多人。
其实这些人都是被胁迫的,根本没有斗志。只有裴守德和李贞一条心,李贞便把心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任命他为大将军,凡事都和他商量。一面让道士和和尚诵经,祈祷成功。左右侍从和战士,都发给避兵符,说是具有神效。
忽然传来消息,麹崇裕等率军快到豫州了,离城只有四十里。李贞已经吓得面如土色,没办法,只好派他的爱婿裴守德和小儿子李规,领兵出战。结果不到半天,两人就大败而归,士兵死伤过半。李贞更加恐惧,关闭阁门自守。猛然听到外面战鼓震天,料想是朝廷军队已逼近城下,更是急得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裴守德等人也都束手无策。旁边的人对李贞说:“大王怎么能坐等被杀受辱呢?还是自己想办法吧。”
李贞想来想去无计可施,只好自杀,李规也随后自杀。裴守德和他的妻子(即李贞之女),也一同自杀。
城中没了主将,不战自破。麹崇裕等人入城后,找到李贞等人的尸首,一并砍下头颅,带回东都洛阳报功。
武则天于是想趁机把韩王、鲁王等宗室一网打尽,命令监察御史苏珦前去调查,看他们有无通谋的情事。苏珦调查后没有发现实据,秉公回复使命。武则天一再追问,苏珦直言抗争说:“太后承受先帝的托付,应以仁爱宽恕为心,这些王爷并没有一同谋反,怎么能强行把他们定为逆党呢?”
武则天被他这么一反驳,倒也不便责备,只好和颜悦色地对他说:“您是个正直的君子,我应当另有任用,这个案子就不必劳烦您了。”于是改令周兴等人重新审验。
周兴立刻把“反是实”(谋反是事实)三个字,回复奏报上去。于是下令逮捕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黄公李譔以及常乐长公主等人,全部押送到东都洛阳,逼迫他们自杀。就是霍王李元轨、江都王李绪、东莞公李融,也因被认定与越王李贞通谋,相继被捕。
李绪和李融在街市被斩首。李元轨因为防御突厥,积累有战功,被减免死罪流放黔州,用囚车押送,走到陈仓时,竟然突然死亡。
纪王李慎一向胆小,当琅琊王李沖起兵时,发文告知各位王爷,只有他拒绝参与。周兴也把他罗织到案内,说他知情不报,竟因此获罪被流放巴州,在路上去世。
济州刺史薛顗,和他的弟弟薛绪,以及他们的弟弟驸马都尉薛绍(娶太平公主),也因被认定与琅琊王李沖通谋而获罪。薛顗、薛绪被处死。薛绍因为是太平公主的丈夫,饶他不死,打了一百棍,关在监狱里。偏偏他忍受不了痛楚,很快就死了。
随后,武则天派右丞狄仁杰出任豫州刺史,处理叛乱后的善后事宜。
这位狄公仁杰,是唐朝有名的好官。他字怀英,是太原人氏,年轻时博通经典,曾进京参加明经科考试,途中在一家旅店投宿,有个寡妇深夜私自跑来投怀送抱,他坚决拒绝,天没亮就离开了。
考中明经后,历任内外官职,都有很好的政绩声誉。后来担任江南巡抚大使,焚毁滥设的祠庙一千七百多所,只保留了夏禹、吴太伯、季札、伍员四人的祠庙,吴楚一带迷信巫术的风气,几乎被一扫而空。到入朝担任文昌右丞后,因为豫州叛乱平定,才奉诏出任豫州刺史。
狄仁杰到了豫州,查问越王李贞的余党,都已经被张光辅拘捕,差不多有两三千人,不禁心生怜悯,说:“人命关天,怎么能这样滥捕呢?”
于是下令全部去掉刑具,派人飞马送密信向武则天陈述。大意是说:“囚犯数量很多,其实很多是被牵连冤枉的。臣想向陛下陈情,又像是在替叛逆之人说话;如果沉默不言,又违背了陛下怜悯体恤百姓的本意。所以冒昧上表陈述,恳请陛下明察。”
不久接到回复的旨意,这些囚犯都被减免死罪,发配戍守边疆。
在此之前,狄仁杰曾担任宁州刺史,在当地留有德政碑。等到这些流放的犯人路过宁州时,当地父老都出来迎接慰劳他们,说:“是我们狄使君救了你们的命吧?”
大家互相搀扶着到德政碑下,一边跪拜一边哭泣,哭了三天才离开。这些犯人到了流放地,也为狄仁杰立了碑。
当时张光辅还驻扎在豫州,他的部将大多仗着有功强行勒索,狄仁杰不予理会。张光辅听信部将的谗言,责问狄仁杰说:“你一个刺史怎么敢轻视元帅?”
狄仁杰回答说:“在河南作乱的,只有一个越王李贞。现在一个李贞已经死了,难道还有一万个李贞活过来吗?”张光辅不明白他话里的意思,又追问不休。
狄仁杰说:“您率领十万将士前来平乱,乱事已经平定,首恶已经伏诛,您却纵容士兵抢劫施暴,想把投降的人当作功劳杀掉,这难道不是一个李贞死了,一万个李贞又活过来了吗?我狄仁杰奉命来到这里,是为民除害,恨不得能用尚方斩马剑,架到你的脖子上,我有什么好怕死的!”
张光辅瞪着眼睛无话可说。等回到东都后,他向武则天奏报说狄仁杰出言不逊。狄仁杰因此被贬为复州刺史,后来又转任洛州司马。直到张光辅自己因事获罪,狄仁杰才又被提升为地官侍郎。
再说武则天因为平定了各位宗室王爷,安然出巡,实践之前“拜洛水、受瑞图”的约定。嗣皇帝豫王李旦和太子李成器等人,一律随行。内外文武百官和四方少数民族的首领,也都护驾跟随。沿途仪仗卫队、各种雅乐以及所有的珍宝,全部陈列出来,排着队缓慢行进。
到了洛水岸边,早已由负责的官吏设好了祭坛,准备好了黄色帐幕,恭敬地等候武太后亲自主持祭祀。
武则天的车驾到达祭坛前,无数宫女彩女簇拥着她下车。只见她头戴皇冠,身穿龙袍,俨然是一位前所未有的女皇帝,缓步登上祭坛。豫王李旦和太子李成器跟随上去。朝廷大臣和少数民族首领们,分别站在祭坛下面。现场香花缭绕,仙乐悠扬。
于是武则天轻折细腰,拜了三拜,随后命令豫王和太子依次跪拜。再命宣祝官读完祝文后,就将供在案前的瑞石,命令游击将军唐同泰恭谨地捧下来,移放到“受图亭”内,然后拾回都城。武则天也上车回宫。
这次巡幸的排场,自从唐朝建立以来,算是最热闹的一次。武则天又命令薛怀义监督建造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方圆三百尺,共分三层:下层象征四季和四方颜色;中层象征十二时辰;上层是圆形顶盖,有九条龙捧着。上层象征二十四节气,也设有圆形顶盖,上面立着一只铁凤凰,高一丈,用黄金装饰,号称“万象神宫”。
又在明堂北面,建起一座五层的天堂,里面供奉着用夹紵法制作的大佛像。大概登上第三层,就可以俯瞰下面的明堂了。工程完工后,加封薛怀义为右威卫大将军,兼梁国公。
第二年(永昌元年,公元689年)正月初一,在万象神宫举行盛大祭祀。武则天插着大珪,拿着镇珪,担任初献。嗣皇帝豫王李旦担任亚献,太子李成器担任终献。
礼仪结束后,武则天高高坐在明堂上,接受文武百官和四方夷族首领的朝贺。随即把“垂拱五年”改为“永昌元年”(即中宗被废后的第六年)。大赦天下,特许百姓聚饮七天。
武则天经过这一番举动,想要篡夺唐朝天下的心思就更明显了,免不了又要开始杀人了。想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请看下回分解。
来源:深度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