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印度驻华大使馆招专车司机,各种要求下却给只出了4500元工资,
文|老鸽OLDGE
编辑|老鸽OLDGE
塞纳河举办开幕式、地标建筑旁搭临时场馆、纸板床配风扇,
不得不说这届巴黎奥运真的很省钱;
但同时,
法国人别具一格的艺术设计又向全球观众面前展示了最为创意的一届奥运会。
7月26号到8月11号,
尽管小插曲不断,
但总归来说巴黎奥运还是有始有终的完美落幕了。
也就是在8月13日,
印度总理莫迪在上个月底表示“竭力争夺2036年奥运主办权”的消息又被大家翻了出来。
这则消息真是看得人头大,
小到大使馆招司机、大到特斯拉进驻印度、
远到2010的英联邦运动会、近到如今被老冤家巴基斯坦夺走金牌,
越挫越勇后,
印度的申奥美梦什么时候才能睡醒呢?
这次申奥也不是印度的第一次,
早在1996年、2004年以及不远的2016年,
印度都曾大张旗鼓的表示要申请奥运会。
但很显然他们的美好愿景终究是落空了,
但这也不影响举办奥运仍是14亿印度人14心里的最大愿望。
至少莫迪在社交平台上是这么说的。
自从印度成为了继美、中、日、德后的全球第五大经济体后,
他们的自信心就莫名其妙的膨胀了起来,
眼中看不到种族制度和贫富差异的印度多次声称他们有举办任何国际活动的实力,
却在这次巴黎奥运上只夺得了一银五铜的成绩。
要知道我国游泳小将张雨霏也取得了一银五铜的个人成绩,
就这,她还因为没有夺得金牌落泪了。
作为泱泱大国的印度举国之力的那一银五铜却没有多少尴尬,
反而大张旗鼓的宣传起了申奥事宜,
的确看的人啼笑皆非。
其实印度申奥对于他们自己来说恐怕一直都以为是手到擒来的,
毕竟作为连年申请加入五常而被拒绝的印度来说,
五常惹不起,
难道国际奥委会印度也惹不起吗?
国际奥委会已经拒绝印度好几次了,
上次含糊其辞的用“印度对体育发展没有贡献”作为理由拒绝,
印度人民怎么受得了?
于是印度就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申奥,
就是要看看国际奥委会下次拒绝时会用什么新理由。
自从在2008年北京奥运上夺得有史以来第一枚金牌、
在2016年夺得第二枚金牌后,
印度对奥运会的热情就成了可全球最高的一个国家。
但在这次的巴黎奥运上,
那位给印度夺得第二枚金牌的标枪运动员乔普拉却不敌老冤家巴基斯坦,
无奈收揽银牌。
创造新的世界纪录的艾尔沙德自然成了巴基斯坦的民族英雄,
而印度却是在全民直播的盛况下眼睁睁看着对方把自己到嘴的烤鸭抢走了……
按理说,
作为超越我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印度,
就算是万里挑一也该有十多万名天赋异禀的体育佼佼者了吧,
可为啥他们始将近40年来只有可怜的两枚金牌呢?
2
国际奥委会说“印度对国际体育事业贡献较小”也不是信口开河,
其实印度奥运项目的短板和其他重要的缺陷,
我们都能从其医疗、教育以及社会资源的分配上找到原因。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印度由来已久的“种姓制度”了,
其实印度早在刚刚独立的1947年就在官方法律层面废除了种姓制度,
可七十多年来的时间洗礼,
则完全没有在印度从上至下的任何层面冲刷掉一丝痕迹。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纵使政府废除这所谓的制度,
但印度民间依旧等级森严、
婆罗门依旧浸润在绝大部分资源之下、
首陀罗的后代该上不起学依旧上不起学、
当年的贵族摇身一变成了如今的政客,
当年的贱民也改了称呼,
成了世代为工、任人宰割的鱼肉。
那两位给印度夺得唯二两枚金牌的运动员,
一个是从小留学德国学习气步枪的富二代,
一个是在部队十多载的退伍军人。
两者固然天赋异禀,
但和天赋相比,
出生在印度还能获得训练条件,
并被伯乐发掘参加选拔最终登上奥运赛场,
显然更值得他们去为之骄傲。
除了存在与印度人心里的种姓制度已经扼杀了绝大多数原本具有天赋的孩子以外,
全民狂热的印度教所奉行的素食主义也让当地人身体发育不够全面、
印度上层将运动视为低贱劳动的观念也固步自封般的禁锢了体育发展。
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
印度想在奥运会上取得成就变得难上加难,
四十多年来那两枚可怜的金牌就是最好的证明。
细心的读者或许发现了,
印度在2004年申办奥运失败后,
整整过了12年才再次正式提交申办材料,
这中间的将近十年时间印度干嘛了?
2004年印度申办四年后的29届奥运会失败后,
便暂时将希望放在了早前成功申办了的英联邦运动会上。
英联邦运动会的规模自然是不及奥利匹克运动会的,
但因为英联邦中的成员国众多,
因此印度在当时决定先通过英联邦运动会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实力”。
就这样,
从2004年下旬开始,
印度就大张旗鼓开始为6年后的英联邦运动会搞起了建设。
可直到6年后各个成员国来到新德里时,
等待着他们的又是什么呢?
是多起因宗教冲突而引发的炸弹袭击、
是当地印度人邪恶又不善的眼神、
是走到一半就坍塌的运动会设施、
是运动员房间里莫名多出的一条蛇、
是还没建成的毛坯比赛场馆……
彼时还尚且在世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也是首次没有出席这次的运动会,
白金汉宫给出理由是“女王公务太过忙不过来”,
可明眼人都瞧得出来,
已经84岁高龄的女王大人怎么会公务繁忙?
老人家明显是怕来印度一趟会让自己减寿。
总之这件事也引得印度上下一片不满,
但和印度的不满完全不在一个层级的,
是英联邦成员国们对印度的批评。
原本想给奥运打个样的印度弄巧成拙,
反而让全世界都看到了印度的各种问题……
不仅如此,此后一蹶不振的英联邦运动会终于在去年曝出了尴尬消息:
即将主办2026年以及2030年英联邦运动会的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两国突然宣布放弃承办,
理由都是筹办成本过高。
因此澳洲情愿支付赔偿给英联邦,
也不愿意费力不讨好搞运动会。
与此同时呢,
印度关于举办奥运会的事情就被国际奥组委一拖再拖,
硬生生拖成了国际笑料。
纵使在如今这个奥运会已经变成赔本赚吆喝的烫手山芋的时代、
纵使印度对奥运会的热度依旧不减、
但国际奥组委还是不敢把奥运会的主办权交给印度,
生怕对方像砸英联邦运动会一样砸了自己的金字招牌。
而印度也不仅在奥运会和五常上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
对于外资进驻和国际商业运转上,
他们的小心思也同样被世界上其他国家所诟病。
4
在我国一个大型问答网站上有这样一个问题:
“如何客观的评价印度这个国家?”
结果帖子下面的回答却都是各类对印度人懒散、没有契约精神、喜欢讨价还价的声讨。
比如当年刚独立时苏联借给印度的百亿卢布,
也被印度一直拖到苏联解体、拖到卢布汇率暴跌后才还;
比如印度政府从法国进口80多亿元的阵风战机,
收到货后却拒付尾款;
比如小米手机、福特汽车、沃尔玛零售店等企业都曾在印度被其高层通过修改法律、突击检查或其他各种方式套上莫须有的罪名缴纳高额罚款;
印度驻华大使馆招专车司机,各种要求下却给只出了4500元工资,
如此“大国”的抠门招聘信息也引得网友怒喷……
以上这些都是有历史资料和新闻加以佐证的,
以至于回答里其他个体商人和印度做生意而遭到违约和背刺,
因为没有确切信息来源我们就不提了。
单单从上面几条来看,
印度对待外资可谓是抽皮扒筋,
哪怕背上国际社会上响当当的骂名也毫不在乎。
不过纵使印度有强大的人口作为吸引外资顶着风险来谋利的资本,
也自然少不了在更加精明的商人面前栽了跟头。
一个冷知识:
印度街头至今也没有一辆特斯拉。
原因就是印度对外资企业生产的汽车收取了极其夸张的关税,
就拿马斯克的特斯拉举例,
印度政府对他的关税收取高达100%。
对此马斯克也是很头疼,
他希望印度能降低关税,
而对方则希望马斯克能来印度建厂。
印度在看到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级工程成功落地并完美运行后更是眼馋的不行,
找上马斯克想他保证只要来建厂不仅能为其降低关税还能承诺给他最低的制造成本。
但有那么多的前车之鉴在,
马斯克也不是傻子,
他要印度先为自己降低关税在印度售卖特斯拉看看市场反应再做决定,
可这样一来印度就不愿意了,
于是两者就在建不建厂、降不降税的问题上吵了好几年,
直到现在都没有谈拢。
正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
印度使了十几年的小心思,
也终于像回旋镖一样扎在了他自己身上。
大智若愚的本质是主动让利双方互赢,
但愚蠢的印度却只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
一次又一次的消耗着国家的气运。
如今他们又妄想通过复刻当年北京奥运的成功来博得名声,
实在是太过痴心妄想。
按理说印度有我们这样一个同样是人口大国的前辈作为参照物蓬勃发展,
不说跻身前几名,
倒也不会像如今一般在国际上受尽诟病。
印度的劣根性在于深植民心的种族制度、在于堪比政治正确的宗教信仰、在于他们只顾当下的短浅目光。
或许是近200年的被殖民才让印度人对于“让利外资”极度敏感,对于“民族自信”极度追求……
可以预见的是,
印度终究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拿下奥运的举办权,
届时他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
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文|老鸽OLDGE
编辑|老鸽OLDGE
来源:悠楠聊脱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