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若得相守是良缘,无缘亦是情劫篇。一场情劫,撕心裂肺,可人若贪了不是你的缘,这劫便躲不过了。
若得相守是良缘,无缘亦是情劫篇。一场情劫,撕心裂肺,可人若贪了不是你的缘,这劫便躲不过了。
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写道:“恝者,情之至也。”意为,情感修炼到最高的境界后,是漠然。
但此中的漠然,并非断情绝欲,而是看清了情爱真相后,修炼出的一种更加温润的处世之道。
这也是为什么情关过了,女人的性格就会大为转变的一条因由。
不要去责怪生命里出现的人,每个人的出现都自有他的定数。
好的坏的,该来的总会来,该发生的总会发生,该遇到的总会遇到,该放下的终将放下。
千山暮雪,天涯海角,自此一去,万念皆转。过了情关的女人,皆是悟透了这3点。
第一点:不再相信,任何无条件的爱
让你历经情劫的人,也许正是今生来渡你的人。一如张爱玲所说:“生于这世上,没有一段感情,不是千疮百孔。”
对幸福的完美期待,是女性最危险的滤镜。若成年后还中着言情剧的毒,想寻你以为的“正常幸福”,那大概率是要失望的。
你羡慕《半是蜜糖》中,罗云熙等了10年的深情;你羡慕《我只喜欢你》中,言默表面上看起来冷漠寡言,其实内心里对乔一爱得浓烈……
曾几何时,记得自己在日记本中写着:我会等到对的人,他一定会抚平我所有的伤痛,懂我的一切情绪。
可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珍视,你总要拿些什么与对方交换。
成年人的世界中,在财富、地位、稀缺资源面前,极少有人可以“坚定地选择”。
受过伤的人,心口都有着一块空洞。这块空洞里,不仅仅有着伤痛,还有着懂得“爱情也是需要附加条件”的真实。
第二点:对爱祛魅,对所爱之人怯魅
汤显祖在《牡丹亭》中,描绘过杜丽娘的深情:“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一句浪漫深情地话语,却又透着深沉的悲哀。向死而生的爱情,弄丢了自己。
很多人都有过,把爱情当做全部的经历。可最终却发现,爱情没有那么伟大,你赴死深爱的人也不过如此。
是什么让你失望了呢?或者说,是什么是你看透了呢?
是呵,总是要伤透了,才能过得了情关的;总是要伤透了,心才能冷却下来的。
从此,不再把“被爱”当作人生的全部意义,对爱祛魅,对所爱之人怯魅。
我们开始学会不再去美化一个人,不再带着滤镜去看待一段感情后,你的那些低微的小心翼翼便不复存在了。
你可以正常的、健康的去爱,在他的面前是松弛的,是可以做自己的。
爱情是一个起伏的过程,亦是无数个微小瞬间的累积。不要慌,不要急,情关已过,“祛魅”的爱,终会还原爱情的本真。
第三点:爱得清醒,你本是一个人生活
情执不破,智慧不生。很多女人要到了一定年岁才懂:困住自己半生的,不是生活的苦,而是心里的情。
执念就像缠绕在心头的藤蔓,越是用力挣扎,勒得越疼。唯有放下情执,重构认知,方万事可破。
爱得清醒的人,不会把自己的幸福寄托、捆绑在别人的身上。
当然,也不是很多人误以为的,“过情关”就是封心锁爱、从此冷漠。
过了情关后爱得清醒,不是不会爱,而是学会了脚踏实地的去爱。不再为谁崩溃,也不再靠谁重生。
不再执着追问“爱与不爱”,不再纠结感情的真假虚实,只关心自己,是否在这段关系里,真切地活过、感受过。
文章的最后,送给亲爱的你《小王子》中的一句话:
“喜欢上一个人,你可以依赖,可以示弱,也可以偶尔撒撒娇,但当他离开的刹那,请不要忘了,你本来就是一个人生活。”
来源:擒史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