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镜头前夫妇二人从容淡定,身后书架陈列着播音教材与创业奖杯,恰似他们职业生涯的缩影——从体制内名嘴到儿童语言教育领军者的转型之路首次完整呈现于公众视野。
2025年9月,上海前知名新闻主播晓蕾与丈夫刘剑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坦然宣告已离开电视台十年。
镜头前夫妇二人从容淡定,身后书架陈列着播音教材与创业奖杯,恰似他们职业生涯的缩影——从体制内名嘴到儿童语言教育领军者的转型之路首次完整呈现于公众视野。
晓蕾那天最后一场新闻直播, 搞完没多久人就去了国外, 挂个访问学者的名头, 在外面进修了一阵子, 整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了。
后面过了两年, 就进了刘剑的公司, 叫巨豆母语, 把以前当主播的那些本事, 全用在了教小孩子说话上, 那个课程体系, 就是她一点点给搭起来的。
创业这事儿也不是脑子一热, 晓蕾自己也说, 教了十几年播音, 这路子是顺着下来的, 现在他们公司, 外面都说值1.2个亿了。
刘剑那个决定, 当时好多人是看不懂的, 手里攥着副高职称, 还是印海蓉的黄金搭档, 说不干就不干了, 公职直接辞掉, 那还是2004年的事。
带着一群孩子学播音, 他接触多了就发现, 电视台里那套东西, 跟现在年轻人的想法差太远, 满足不了他们想搞点新花样的劲头。
青少年语言教育这块市场没人做, 刘剑就看准了, 搞了个AI互动课, 一套卖3800块钱, 抢着买的人不少, 后来还进了上海官方的课后服务采购名单。
两口子不是发了个澄清视频嘛, 隔着手机屏幕都能感觉到, 这帮从传统媒体出来的人, 这些年心里头那种没底。
外面看着风风光光的, 其实自己心里也在打鼓, 不光是他们, 张泉灵, 夏磊, 这些名字一个个从主播台上淡下去, 观众的眼睛可都盯着呢。
主持人一跨界干点别的, 总有人在后面指指点点, 晓蕾在直播里就反反复复地说, 自己用过的东西才拿出来推荐, 就怕把自己的公信力给砸了。
她这么干, 等于是给圈里人提了个醒, 你的专业权威能变成商业上的信任度, 播音这门手艺, 真能变现吃饭。
创业这几年, 事情是真的多, 刘剑刚开始那阵, 就是靠着一场场免费讲座, 硬是把家长的资源一点点拉起来的。
晓蕾从海外回来, 又把国外那套教育理念给带了进来, 整个产品线一下子就铺开了, 从幼儿的口才启蒙到青少年的播音主持。
直播带货也不走那种低价路线, 人家是给你讲产品背后的设计逻辑, 顺便还穿插着语言训练的小技巧, 硬是把带货做成了知识分享, 一场下来卖个八百万不成问题。
体制里的事, 两个人也说得挺明白, 晓蕾很感谢上海台, 都评上正高职称了, 播音指导, 离开还是觉得条条框框太多。
创作上有点施展不开, 总想着出去闯闯, 现在公司在线下开了三家体验中心, 地方都在市中心最好的商圈, 他们的课程已经有十万个家庭在用, 这说明专业能力拿到市场上, 照样很能打。
他们这一转型, 不光是换了个赛道, 媒体人的价值也跟着变了, 年轻的主播们还在想着怎么挤进编制里, 晓蕾和刘剑花了十年时间告诉所有人, 真正的铁饭碗是你自己跟上市场的能力, 那个体制里的身份就是个牌子, 人只要走出来, 天地宽着呢, 屏幕上的光环没了, 脚下的路反而更亮堂了。
来源:古风文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