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人生:六十弦上的岁月长歌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7 05:17 1

摘要:老林来修琴时,指尖在我那把陪伴四十年的马丁吉他指板上轻轻摩挲,忽然说:“这老琴的木纹里全是故事,一品到十二品,像走了一辈子的路。”我笑着递过茶——从台湾回到祖国定居已36年,如今在珠海的工作室里,这把吉他、几柄中阮,还有父亲留下的老二胡,陪着我走过61年人生。

老林来修琴时,指尖在我那把陪伴四十年的马丁吉他指板上轻轻摩挲,忽然说:“这老琴的木纹里全是故事,一品到十二品,像走了一辈子的路。”我笑着递过茶——从台湾回到祖国定居已36年,如今在珠海的工作室里,这把吉他、几柄中阮,还有父亲留下的老二胡,陪着我走过61年人生。春的柔弦、夏的烈扫、秋的轻拨、冬的劲弹,都化作指尖韵律,混着历史墨香与时代节拍,酿成了独有的乐章。

文章《四季人生》插图(一)

春日的记忆总缠着珠海的海风。去年在淇澳岛采风,恰逢村里把旧祠堂改成民乐教室,穿花布衫的阿婆带着孩子唱咸淡水歌,我取过身边的中阮跟着和,阮音裹着春雨的湿润,竟与红树林里的鸟鸣缠在了一起。望着岸边王羲之《兰亭集序》的石刻拓片,忽然想起一千六百年前的暮春:文人墨客列坐溪旁,酒觞随波,诗兴与春潮共涨。如今的乡村早已不同,我捐赠的十柄中阮前,留守儿童的指尖正磕出《茉莉花》的前奏,有个孩子抬头问:“老师,这声音能传到台湾吗?”我摸着他的头笑——这便是春的温馨:不是独赏花开,而是把海峡两岸的暖意,通过琴弦系在一起。去年为乡村振兴创作《沃土谣》时,我特意让中阮与吉他对话,听着录音棚里清亮的童声裹着弦音,忽然懂得:人生的春天,从来不是年少时的独奏,而是老来仍能为两岸同胞播撒温情的芬芳。

文章《四季人生》插图(二)

夏天的旋律总带着滚烫的力量。前年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秋晚会上,我抱着吉他弹唱《湾》,舞台灯光映着珠江的波光,忽然生出几分辛弃疾“稻花香里说丰年”的豪情。这位南宋词人的夏天,是“金戈铁马”的壮志,是“听取蛙声一片”的炽热,恰如我记忆里的盛夏——1998年抗洪救灾时,我在临时演播厅里抱着吉他即兴弹《江河颂》,台下战士的迷彩服还滴着水,掌声却比聚光灯更亮;去年参与大湾区音乐盛典,我和年轻门生们用中阮与电子乐混搭,奏出《湾区之光》——我在珠海虽未任职音乐院校,门下门生却不少,常有人带着新写的曲谱来工作室讨教,看着他们把传统民乐玩出新风尚,再想起父亲年轻时用二胡拉《黄河颂》的模样,弓弦震颤间,满是两代人对家国的热爱。夏天的热情从不是肆意燃烧,而是如扫弦般坚定的担当:看着台湾来的青年门生用中阮弹出《龙的传人》,忽然明白:人生的盛夏,是把自己的光,变成照亮两岸音乐交融的火炬。

文章《四季人生》插图(三)

秋日的琴声总裹着淡淡的思念。算下来,我已连续7年没回台湾,去年的两岸音乐交流季,我没能到现场,却提前录了段吉他与中阮合奏的《秋之语》寄过去。听那边的朋友说,旋律响起时,有人望着日月潭的水波红了眼,我握着父亲留下的老二胡,忽然想起苏轼“但愿人长久”的喟叹——这位北宋词人的秋天,是“明月几时有”的追问,是“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牵挂,恰如我此刻的心境:父亲是老音乐家,专长二胡,小时候他总在秋夜里教我弹吉他,自己用二胡伴奏《渔舟唱晚》,琴弓蹭过琴弦的沙沙声,藏着他对故乡的眷恋;去年重阳节在珠海养老院演出,我抱着吉他弹起台湾民谣《外婆的澎湖湾》,一位老兵握着我的手说:“这调子让我想起海峡那边的家。”原来思念从不是单薄的回忆,而是如指弹般绵长的传承:哪怕隔着海峡,琴弦上的乡音也能跨过高山大海,成了两岸同胞最暖的联结。人生的秋日,不是凋零的伤感,而是把牵挂酿成的酒,越陈越浓。

文章《四季人生》插图(四)

冬日的乐章总藏着不屈的抗争。前几年疫情最紧时,我在珠海的工作室里写《暖阳》,吉他的和弦敲下去像敲开冻住的河面,忽然想起文天祥“零丁洋里叹零丁”的悲壮。这位南宋忠臣的冬天,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的决绝,是寒雪中不倒的气节,恰如那些艰难却滚烫的日子——武汉封城时,我联合两岸门生远程录制公益歌曲,素未谋面的伙伴们隔着屏幕,用吉他、二胡与月琴隔空合奏,歌声里没有绝望,只有“冬天来了,春天不远”的信念;2023年C919首飞时,我为其创作的《翼起飞翔》在机场响起,当吉他的音阶节节攀升,忽然想起父亲说的“乐器会老,乡音不会”。冬天的抗争从不是蛮干,而是如二胡低音般厚重的坚守:六十岁学数字编曲时,旁人说“没必要”,可我总想着能让两岸门生的音乐,通过新技术碰撞出更多火花。人生的寒冬,不是认输的理由,而是把苦难谱成的歌,越唱越响。

文章《四季人生》插图(五)

如今再弹《四季》组曲,指尖划过吉他弦、按上中阮品,偶尔还会拿起父亲的老二胡。王羲之的春、辛弃疾的夏、苏轼的秋、文天祥的冬,是历史的回响;乡村振兴的阮音、大湾区的吉他曲、两岸隔空合奏的民谣,是时代的节拍。这把老吉他、这柄老二胡,装着我的人生,也装着两岸同胞的共同记忆——原来最好的旋律,从来不是孤芳自赏,而是与岁月同行、与祖国同心、与两岸同胞共情的长歌。

文章《四季人生》插图(六)

——— 黄铉敬笔

来源:音乐大痴黄铉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