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仔细瞧,家里人催婚的时候,她那个瞳孔就一点点收缩,带着一股子犟劲,看到药铺有了新机会,睫毛轻轻一动,心里好像就打了谱。
2025年9月,央视年代剧《灼灼韶华》的片场,热依扎身着浅粉布裙凝视镜中的自己。
39岁的她即将挑战17岁的药商之女褚韶华,这个决定让剧组屏息——毕竟内娱曾有太多“丫头教”翻车先例。
但当她怯生生拉住兄长衣角唤出“哥”时,监视器后的导演轻轻颔首:“0秒入戏,成了。”
看过热依扎这次演少女,刚开始弹幕上全是说年龄的,好多人就盯着皱纹看,在那算她几岁了。
等镜头一拉近,才发现她脸上没什么滤镜,也没搞那些夸张的表情动作,整个镜头里都是眼神戏。
你仔细瞧,家里人催婚的时候,她那个瞳孔就一点点收缩,带着一股子犟劲,看到药铺有了新机会,睫毛轻轻一动,心里好像就打了谱。
受了点委-屈,嘴角那么一绷,那股劲儿就全出来了,观众看着看着就忘了她多大,注意力全在她怎么把这个人演活了。
少女感这个东西,别人都是嘟嘴瞪眼那一套,她没走那条路,反倒让大家看到一个少女也能有那么复杂的内心。
家里就她一个人撑着,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手指头又快又准,看着是个小姑娘,那个背影却又孤独又坚定。
跪在祖宗牌位前面,穿的衣服都洗得褪了色,账本也翻出了毛边,药铺里飘着的那些灰尘,都拍得特别细,脸上也没怎么化妆,角色的气场全靠那些小动作和神态给顶起来了。
观众就跟着角色的呼吸走,没人再去算她几岁,都在夸演得真好。
剧组这次也没用什么美颜滤镜,直接就是旧衣服,旧账本,老柜子,硬是把那种民国药铺的味儿给造出来了。
有人说看她抓药那一下,眼睛根本不在她脸上,全在她称药的手法上,镜头也不藏着那些细纹,大家反而觉得这才是真的。
女演员到了四十岁,市场上给的角色不是妈就是女强人,热依扎这次算是把年龄这道坎给跨过去了,证明了好的演员什么跨度都能演。
之前有人不看好,她说演员不该用数字来衡量,角色的生命力才是最重要的,这说法跟殷桃她们说的那个“适配”差不多,就是演自己能理解的角色,比硬去装嫩要舒服得多。
刚开播那会儿,网上还有人说不合适,结果一集一集看下来,弹幕的风向全变了,都说真香,有网友就讲,男演员六十岁演少年都没人觉得奇怪,怎么到了女演员这就不行了。
这种声音慢慢就少了,好多人都觉得,只要你演得好,年龄根本不是问题,周迅,谭松韵不也都是这样,观众的口味变了,现在更关注表演本身,不只是看脸了。
后来剧组的制片人接受采访说,其实最早是想找个更年轻的演员来演少女时期的,后来还是被热依扎的表演打动了。
觉得她能把这个角色从头到尾的成长都演出来,最后才定下她,这种纯粹看演技的选角方式,以后没准会越来越多,资本那种只看脸选人的玩法,可能真的要变一变了。
演到中年时期,褚韶华这个角色,反倒成了整部剧的亮点,岁月沉淀在她眼睛里,气质稳了下来,但那股子锋芒还在,正好就对了那句“每个年龄有每个阶段的美”。
那些争议慢慢也就没了,大家开始讨论表演,绕了一大圈,最后还是回到了演员的诚意和本事上,只要角色立住了,年龄就真的没那么要紧。
来源:古风文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