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总是神采奕奕,走路带风,眼神里透着一股子生机。别人加班到筋疲力尽,他们却还能抽空去跑步、读书、参加兴趣班;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疲于应付,他们却能在各种场合自然融入,又始终保持自我。很多人以为这是因为他们天生乐观,或者只是坚持了所谓的“好习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总是神采奕奕,走路带风,眼神里透着一股子生机。别人加班到筋疲力尽,他们却还能抽空去跑步、读书、参加兴趣班;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疲于应付,他们却能在各种场合自然融入,又始终保持自我。很多人以为这是因为他们天生乐观,或者只是坚持了所谓的“好习惯”——早睡早起、饮食规律、定期运动。这些确实有帮助,但它们只是外在表现。真正让他们持续发光的,是内在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不为人知却极其强大的能量管理智慧。
我曾近距离观察过几位这样的人,也和他们深入聊过。我发现,他们最厉害的地方,不是做了多少事,而是懂得不做哪些事。大多数人都在不停地做“加法”:多加一个微信群,多认识一个“人脉”,多看一条热搜,生怕错过什么。结果呢?通讯录里上千好友,真正能说话的却寥寥无几;每天刷无数条短视频,脑子却越来越空;手头任务堆成山,却分不清哪些是自己的责任。精力被一点点耗尽,情绪也日渐疲惫。
而那些高能量的人,恰恰相反,他们在做“减法”。他们清楚地知道,时间、注意力和情绪,都是极其有限的资源。所以他们像守护珍宝一样守护自己的能量场。谁总是在朋友圈抱怨生活,他们就默默屏蔽;谁动不动就拉你进无意义的饭局,他们礼貌拒绝;网上那些无关的争吵和八卦,他们连点开都懒得点。有人觉得他们不合群,甚至冷漠,但其实,这是一种清醒的自律。他们不把时间浪费在消耗自己的人和事上,不是无情,而是对自己负责。
他们深谙一个心理法则:课题分离。什么事是自己的,什么事是别人的,分得清清楚楚。别人不高兴,那是别人的情绪课题,不是你必须去哄的责任;孩子学习不好,那是孩子的成长课题,父母可以引导,但不必为此夜不能寐。他们愿意付出,但从不越界;他们重视关系,但从不讨好。面对批评,他们只取有益的部分,不会因为几句闲话就怀疑自己。正因为他们不背负不属于自己的负担,内心才始终轻盈有力。
还有一个巨大的能量杀手,叫“精神反刍”。就是反复回想过去的尴尬,或者过度担忧未来的失败。一句话说得不妥,几天后还在懊悔;一次失误,反复在脑海里重播。这种内耗,就像无形的黑洞,吞噬着宝贵的心力。而那些高能量的人,有自己的应对方式:问题能解决,立刻行动;无法改变,立刻放下。他们不让烦恼过夜,不是没有情绪,而是不让情绪主导生活。
他们明白,真正的能量,来自内心的稳定与专注。他们把保护自己的状态,当作最重要的事。减少干扰,守住边界,停止内耗,能量自然流动。当你不再轻易被外界牵动,内在的光,就会自然而然地亮起来。
来源:晓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