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这场应对人口结构巨变的产业浪潮中,上市公司成为探索新模式的先锋。它们凭借医养结合、智慧养老、产融协同等多元路径,为中国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
巨头做生态、中小企业做细分
作者 | 韩蕾
排版 | 张思琪
前言
目前,养老服务正超越传统的衣食住行,演变为一场融合科技、医疗与金融的创新竞赛。
在这场应对人口结构巨变的产业浪潮中,上市公司成为探索新模式的先锋。它们凭借医养结合、智慧养老、产融协同等多元路径,为中国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
本文,AgeClub将分析5大养老服务龙头的核心赚钱模式,揭示未来的市场格局与竞争趋势。
PART 01
行业趋势: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
中国老龄化进程正在加速。截至2024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3.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2.0%。这一庞大的群体催生出规模巨大的银发经济市场,其潜力预计到2035年有望达到30万亿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列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将放宽养老市场准入、强化金融支持列为重点。
技术赋能成为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据光明网报道,2025年上半年,全国银发经济企业购进信息技术服务金额同比增长16.9%;智慧养老技术服务、老年智能与可穿戴装备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3.7%、32.6%。
PART 02
五大龙头企业:各具特色的商业模式
在养老服务这一新兴的万亿级赛道上,各大上市公司基于自身的资源禀赋和战略定位,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商业模式,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
1. 双箭股份:“三位一体”社区养老的深耕者
双箭股份通过其全资子公司桐乡和济颐养院有限公司,构建了一个独特的养老服务平台。
其构建的“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三位一体模式已形成规模效应——承接了桐乡市92个村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运营,年居家上门服务达6-7万人次,惠老助餐等基础服务与长期护理保险、家庭床位等增值服务形成互补。
为了确保服务的专业性和连续性,其管理的每一家养老院都会相应地配套设立护理院,实现了“医养结合”的闭环。这一创新模式得到了市场和行业的高度认可。2023年,桐乡和济颐养院以嘉兴市最高分的优异成绩,成功通过了浙江省五星级养老机构的严苛评定。
从财务数据来看,养老服务正逐渐成长为双箭股份的第二增长曲线。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2025年上半年,该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791.85万元,同比增长28.20%,其中一季度单季收入近1800万元,同比增幅达30%。值得关注的是,该板块毛利率达到27.71%,显著高于公司整体15.78%的毛利率水平,成为公司盈利结构优化的重要支撑。
从营收占比看,养老服务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已从2023年的1.83%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84%,战略权重持续提升。
2. 南京新百:本土化挑战与国际经验的碰撞
南京新百在健康养老领域的业务布局呈现出鲜明的海内外分化特征。
旗下国内养老平台安康通与以色列Natali公司的经营业绩形成强烈反差,不仅折射出不同市场环境下养老商业模式的生存差异,更揭示了国内养老服务行业面临的深层发展瓶颈。
安康通作为南京新百国内养老业务的核心载体,近年来陷入了 "规模扩张-亏损扩大" 的怪圈。财务数据显示,其经营业绩从2021年盈利近亿元,滑落至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352.1万元。
从业务运营看,安康通2025年上半年中标项目数量同比增长28%,新增多个日间照料中心,服务人数同比提升27%。
图源:Natali官网
与国内业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南京新百收购的以色列Natali公司展现出强劲的盈利韧性。2025年上半年,Natali实现了稳健增长,累计收入同比增长6.4%。其中,护理板块和会员服务分别实现同比增长6.1%和5.0%。
这家拥有30余年历史的以色列养老企业,构建了 "预防医学+远程医疗+社区护理" 的全链条服务体系。通过远程监测设备,配合AI算法实现风险预警,使上门护理效率得到提升。这种模式显著降低了对护理人员的依赖度,而国内养老机构人力成本通常占比超60%,形成鲜明对比。
3. 国脉科技:居家养老的技术赋能典范
当南京新百旗下安康通深陷泥潭时,国脉科技在智慧养老领域交出的成绩单令人瞩目。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更是达到1.51亿元,同比增幅高达94.39%。
公司的突破性进展源于其在技术与应用场景深度融合上的创新。其首个模拟真实居家养老环境的身联网社区——“国脉大学养老”项目,已经开始面向市场进行推广。
国脉科技AI智能体“跌倒救援”演示
以跌倒风险防控为例,传统体态与肌肉功能检测流程繁琐,而通过智能体与身联网技术融合,创新实现碎片化动态监测——用户仅需在日常经过小区过道、大堂时,即可在10秒内完成健康评估。这种技术赋能带来的服务效率提升,直接转化为盈利能力的跨越式增长,印证了国脉科技董事长陈维 "技术转化率决定养老服务价值" 的判断。
在支付体系方面,国脉科技探索出 "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增值服务" 的混合模式。其智能监测系统已被纳入福建省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获得政策支持。据公司半年报,国脉科技股价连续四个季度攀升,2025年半年度成交量同比增长819%。
4. 融捷健康:产品导向型企业的养老产业布局
融捷健康是一家专注于健康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其核心战略是以产品为导向,通过打造一系列针对中老年人群的健康产品,切入养老市场,并逐步拓展至健康服务领域,形成了“硬件产品+健康服务”的商业模式。
图源:融捷健康
其核心产品远红外理疗桑拿房产品覆盖全球市场,旗下拥有Golden Designs、SAUNAKING等多个自有品牌。部分型号已成功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能对因外伤、退变引起的膝踝足部损伤疼痛,以及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颈肩腰背疼痛进行物理治疗。
从财务数据来看,健康产品销售构成了融捷健康营收的绝对主力。2025年上半年延续增长态势,实现营业总收入4.33亿元,同比增长29.81%,归母净利润4752.37万元,同比大幅增长65.72%。
在以产品销售为主业的同时,公司也投资参股了健康服务及医药产业,探索向产业上下游延伸的可能性。
5. 中国平安:构建“保险+”的养老生态闭环
作为金融巨头,中国平安凭借其强大的金融基因和资源整合能力,构建了独特的“保险+健康+养老”的产业生态圈。公司通过旗下高端养老品牌“平安臻颐年”社区,将复杂的金融保险产品与高品质的养老服务进行了实体层面的整合。
AgeClub曾在《85城覆盖、21万客户验证:“平安模式”如何打动高净值银发族?》一文中详细拆解了中国平安的运营模式,感兴趣的可以点击浏览。
PART 03
机会与风险:冰火两重天的行业现实
从2025年上半年财报来看,养老相关企业业绩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不同细分领域差异显著。轻资产运营的科技养老企业表现亮眼。然而,传统养老服务运营仍面临挑战。
这种分化现象表明,养老产业的盈利能力高度依赖于商业模式和技术含量,单纯依靠人力服务的传统模式面临较大盈利压力。
区域分化明显也是一大挑战。一线城市及核心都市圈的养老机构因市场需求旺盛、消费能力较强,入住率普遍较高;而三四线城市及县域地区,因需求和支付能力受限,入住率则明显不足。这种区域不平衡要求企业必须关注区域布局合理性。
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已显现“银发经济产业带”雏形,政策对智慧养老设备、社区养老照料中心的补贴力度加大;此外,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扩围,也为养老护理、康复设备企业带来增量市场。
随着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数突破1亿,金融机构对养老目标基金、养老理财的布局加速,缓解老年群体“想养老、付不起”的核心矛盾,同时为企业带来长期收益保障。
结语
技术融合与差异化成破局关键
未来十年,养老产业将从“粗放扩张”转向“精细化竞争”。
一方面,AI、物联网在跌倒预警、慢性病管理中的渗透率将超60%,智能养老设备市场规模预计突破8000 亿元,技术创新能力将成为企业核心壁垒。
另一方面,行业将呈现“巨头做生态、中小企业做细分”的格局 —— 巨头通过“科技+金融+服务”构建生态闭环(如中国平安),中小企业则聚焦区域市场(如双箭股份)、细分品类(如融捷健康的康复设备)或特定人群(如高净值客户、失能老人),形成差异化优势。
养老服务产业不再仅仅是社会福利事业,而是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那些能够将技术创新与人性化服务完美结合的企业,将成为这个万亿市场的主要受益者。
查看往期3000+银发产业相关文章
行业趋势、企业实战案例、深度研究各类信息
免费入驻 商机对接!
不论您是需求方还是供给方,均可免费发布商机,AgeClub作为中国领先的银发产业数据服务平台,会助力您精准曝光迅速打开业内市场,实现品牌知名度的指数级跃升!
AgeClub推荐阅读
90后开发“社交陪伴型”养老模式,融资1500万,这家初创公司凭什么突围?
不会干活的“AI拉布布”,看见3亿老人的情感孤独 | 养老机器人专题②
瞄准高退休金人群,3个月卖出10万双,他要打造健护鞋服第一品牌
中国领先的银发产业数据服务平台—AgeClub
来源:Age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