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以色列专机突然起飞 , 内塔尼亚胡在万米高空下令 , 对胡塞开火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6 22:38 1

摘要:总理内塔尼亚胡没有等飞机落地,没有等待联合国动议,也没有召开战时内阁会议,而是在万米高空中果断下令,对也门胡塞武装发动空袭。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没有预警,也没有磋商,一架以色列政府专机在本周悄然升空,目的地是华盛顿。

乍看之下,这只是一趟常规的外交出访。但就在飞行途中,这架机身印有以色列国徽的专机变成了一间临时作战室。

总理内塔尼亚胡没有等飞机落地,没有等待联合国动议,也没有召开战时内阁会议,而是在万米高空中果断下令,对也门胡塞武装发动空袭。

图 |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空袭行动随即展开,代号“Moving Package”。以色列空军出动十多架战机,从空军基地直接升空,对位于萨那的胡塞核心设施实施远程精确打击。

65枚导引炸弹精准落在胡塞情报大楼、无人机仓库、总参谋总部以及多个武装营地。行动目标明确,打击力度空前。

这是以色列近年来对胡塞武装发动的最大规模打击。空袭造成的破坏波及多个城区,引发连锁性的人道主义危机。萨那市内医院几乎陷入瘫痪,部分基础设施中断,许多平民连夜撤离。胡塞控制区内的广播频率一度全部中断。

图 | 以军空袭针对民用和公共服务设施,死伤人数可能进一步上升,“民防和救援人员仍在废墟中搜寻受害者”

内塔尼亚胡的决定并非冲动,而是直接回应前一日胡塞发动的无人机袭击。以色列南部城市埃拉特遭到一架从也门发射的无人机袭击,爆炸发生在市中心附近的住宅区域,导致22人受伤,其中多人重伤送医。

这是胡塞首次成功将攻击目标扩大至以色列腹地,标志着其军事能力和战术半径正在进一步升级。

胡塞武装过去曾多次警告,将“任何与以色列相关的船只、设施或人员”列为合法打击目标,但这次袭击的性质和规模远超以往。

图 | 也门萨那,胡塞武装军事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发表讲话

以色列安全部门将其视为“战略挑衅”。消息传到政府后,内塔尼亚胡随即将空袭提上议程,并选择在飞行途中直接部署,为的是不让敌人有任何准备时间。

空袭行动发生在9月24日傍晚,以军战机从南部起飞,直奔萨那而去。袭击持续约20分钟,完成打击后迅速返航,未进入任何空中管制区域。整个行动流程高度机密,直到导弹落地之后,以色列官方才发布简短声明证实。

就在以色列空袭发生后数小时,也门胡塞武装立即展开反击。他们向以色列中部发射导弹,意图打击以色列城市区域。

图 | 也门萨那,当地遭以军空袭,浓烟滚滚

特拉维夫、里雄、阿什杜德等多地随即拉响防空警报,市民紧急躲入地下掩体。以军铁穹系统迅速启动,成功拦截来袭导弹。

胡塞的反应说明他们早有准备。他们没有选择撤退,也没有示弱,而是直接回击。他们显然不愿在舆论战和心理战中先输一步。

胡塞方面随后发布声明,称自己将继续打击“参与对巴勒斯坦人民压迫的国家”,并强调胡塞武装拥有足够手段对抗以色列的空袭。

图 | 也门萨那,数百名抗议者在萨那大学集会声援巴勒斯坦人民,抗议以色列计划接管加沙地带

这种表态并不意外,因为对于胡塞来说,战斗不仅是军事层面的较量,更是政治与象征意义上的对抗。

值得一提的是,在以色列此次打击之前一周,以军还曾空袭也门胡塞控制的一家新闻机构大楼。该袭击造成31名媒体人员死亡,是近年来对媒体人员伤亡最为严重的事件之一。

国际社会一度强烈谴责,但以方并未停止针对胡塞的军事打击。这起事件也被认为是胡塞反击意愿骤增的重要因素。

图 | 也门萨那,在以色列9月10日对也门发动的空袭中,建筑受损严重,空袭已造成共47人死亡,164人受伤

而更深一层的背景是,胡塞目前已经不是单纯的也门内战武装,而是“抵抗之弧”中为数不多依然保持攻势的力量。

所谓“抵抗之弧”,是伊朗在中东构建的什叶派军事联盟网络,横跨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也门和巴勒斯坦。原本,这一弧线对以色列形成了明显包围之势。

但自2023年10月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后,以色列对“抵抗之弧”成员展开了系统性打击。

图 |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领导人哈利勒·哈亚

哈马斯高层几乎全军覆没,真主党也因领导人被击毙而签订停火协议,叙利亚政府甚至在短时间内被反对派推翻。伊朗本土更是陷入频繁的军事打击和社会危机。

在这样的背景下,胡塞反而成了唯一仍主动出击的代理力量。这种“硬撑”的姿态,让胡塞在阿拉伯世界收获了一定的舆论支持,甚至在也门国内的政治地位也有所上升。

过去他们的主要敌人是沙特和阿联酋,而现在,他们把矛头转向以色列,反而让一些原本敌对的势力开始重新评估关系。

图 | 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

以色列也明白,仅靠单次空袭并不能完全削弱胡塞的打击能力。过去十个月,美国也曾试图对胡塞采取类似策略。

3月15日,美国发动代号为“Operation Rough Rider”的大规模打击行动,目标是胡塞的雷达系统、无人机发射站和防空武器。然而事实证明,这样的行动只能取得阶段性成果,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胡塞的无人机与导弹制造技术具备相当的隐蔽性和弹性,他们能在短时间内修复被摧毁的发射设施,并通过伊朗的支持持续获得关键部件。

图 | 美国总统特朗普

更重要的是,他们并不追求传统意义上的军事胜利,而是试图以“拖住对方”的方式来换取话语权。

对以色列来说,这种局面对红海航运构成了实质性威胁。从2023年底开始,胡塞将所有靠港于以色列的货船列为潜在攻击目标,不论国籍,只要有与以色列有关联就可能被打击。这直接扰乱了红海到苏伊士运河之间的全球贸易线。

因此,以色列的战略布局正呈现出双线作战的局面,一方面在加沙持续推进占领计划,意图彻底消灭哈马斯;另一方面则向南出击,对胡塞发动“远程遏制”,以保障其南部边境与海上通道的安全。

图 | 加沙城,巴以冲突持续,当地持续遭以色列军队空袭,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民众逃离家园

而这两条战线的背后,其实是一个更大的战略意图,围堵伊朗。不过,以色列这一步走得并不轻松。

在加沙面临强烈国际批评,在北部与真主党的停火仍不稳定的背景下,南线的胡塞战场不容有失。否则将导致以色列在中东战局中陷入被动。

对胡塞来说,被炸并不代表被消灭。只要还能发射导弹,只要还有舆论在场,他们的存在就具备象征意义。他们明白,以色列不可能投入地面部队深入也门,那是一场难以收拾的泥潭。

图 |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这也是为什么,内塔尼亚胡选择在飞机上就拍板开战。他不只是要炸一轮,而是要用“随时可以下命令”的姿态,制造出一种战略主动感。

空袭不是终点,而是开始。

一场远距离的拉锯战正在展开,而胡塞与以色列之间的对抗,也许才刚刚进入真正的博弈阶段。

参考资料:

1.《出动数十架战机,以军称对也门萨那胡塞武装目标发动大规模空袭》2025-09-26 07:09 | 来源:鲁中晨报

2.《美在中东再燃战火 特朗普宣布对胡塞武装采取“有力军事行动”》2025-03-17 00:18 | 来源:央视新闻

3.《遭以色列65枚弹药空袭后,也门胡塞武装:向以发射“巴勒斯坦-2”弹道导弹,行动成功达成目标》2025-09-26 11:48 | 来源:鲁中晨报

来源:老徐医学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