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5弹射成功后,美军放出六代机视频,最新画面曝光,被网友群嘲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6 16:36 1

摘要:9月22日,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成功完成在福建舰上的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

在福建舰成功弹射歼-35的刺激下,美国连夜在社交媒体发布六代机F-47的视频。

这份匆忙亮出的底牌却沦为笑柄,被网友高中PPT水平。

9月22日,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成功完成在福建舰上的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

美国空军参谋长戴维・阿尔文就在五角大楼紧急发布会宣布:六代机F-47进入制造阶段,预计2028年首飞。

紧随其后,波音公司社交媒体甩出15秒动画视频,配文“主宰明日的天空”。

可点开视频的军迷们瞬间懵了,画面里的战机只是简单平移,尾部加了点烟雾特效,机身细节模糊不清。

有网友表示,“这哪儿是战机宣传,分明是用PPT做的动画”“AI生成也就三分钟的活儿,波音认真的?”

早在2007年,美国就启动六代机概念研究,2010年专门设立项目办公室,原本想延续F-22的技术霸权。

但研发过程一路坎坷,2024年5月因技术争议和预算问题被迫暂停,直到2025年3月特朗普上台后亲自推动重启,才把合同交给波音公司。

F-47的设计争议从一开始就没停过,航空界对六代机有个共识,得是“无鸭翼、无水平尾翼、无垂直尾翼”的三无结构,靠全向隐身和飞火推一体化实现超机动性。

但波音流出的渲染图显示,F-47不仅可能装了鸭翼,还采用双发设计。

要知道美国航空圈一直有句老话:“鸭翼最好的位置是放在敌人的飞机上”,如今自己用上了,难免让人怀疑隐身性能。

有军事专家测算,这种设计可能让雷达散射截面比F-22大一个数量级,隐身优势大打折扣。

更让人揪心的是承包商波音的现状,近几年波音的“黑历史”可真不少。

737 MAX 因设计缺陷发生两起空难,全球停飞长达20 月。

星际客机项目屡次推迟,2024 年甚至出现航天员滞留太空的事故。

军机领域同样不顺,F-15EX交付后频繁曝出航电故障,T-7A教练机交货时间一拖再拖。

这次F-47的EMD阶段合同就有200亿美元,整个项目预计耗资数千亿,对波音来说是翻身机会,可外界实在没底。

连成熟机型都问题不断,新技术密集的六代机能靠谱吗?

造价问题更成了众矢之的,美军公布的F-47单机造价超过3亿美元,比F-22贵出近一倍,更是F-35A的三倍多。

而美军计划采购180架以上,光采购费就超过540亿美元,还不算后续维护升级成本。

波音急着放视频,说到底是为了预算和竞争。

美国空军近年军费紧张,国会对新项目审核越来越严,F-35的烂摊子还没收拾完,想再拿经费就得拿出成果。

军事专家曹卫东解读,电磁弹射器的优势在这次训练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不仅能让战机满载燃料和弹药起飞,还能适配从预警机到无人机的各类机型,福建舰每昼夜的飞机起降量能比常规航母提升一倍以上。

更让美军焦虑的是中国六代机的进展,去年12月底,成飞和沈飞同一天试飞了新机型,外界普遍认为是六代机原型机。

美国前飞行员约翰・沃特斯在播客里分析,沈飞的歼-50机型结构紧凑,机动性强,像正经的六代格斗机。

成飞的歼-36采用无尾翼设计,载弹量大,更像隐形轰炸机。

但美国“战区”网站很快反驳,指出这款机型符合超隐身、超音速巡航、超机动性的六代机标准,还可能具备指挥无人机群的能力。

中国航空工业的研发效率确实让人惊叹,歼-20从首飞到服役只用了7年,而美国F-22花了近15年。

有军事观察家算过一笔账,中国六代机的单机成本可能只有F-47的一半,而产能却是美国的三倍以上。

等到F-47批量服役时,中国可能已经部署了数百架六代机,还搭建好了完整的作战体系。

波音发布的视频里反复强调“明日天空”,可网友的评论戳中要害:“明日的天空能不能主宰不好说,今天的PPT倒是先火了。”

并且,阿尔文在发布会上承认,F-47的技术风险还没完全解决,比如变循环发动机的耐久测试还没达标,定向能武器的小型化也没突破。

但为了维持技术领先的形象,只能先把概念抛出来。

这场空中力量的比拼,本质上是体系和效率的较量。

美国想靠F-47重拾优势,却陷入了造价越高越难产,越难产越要吹的怪圈。

F-47虽然现在问题不少,但美国在航空发动机、航电系统等领域的积累仍有优势。

中国虽然进展迅猛,可还需要大量试飞验证,离形成战斗力还有距离。

但从三型舰载机成功完成在福建舰上的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能看出,空中力量的格局正在悄然改变。

等到2028年F-47预计首飞时,中国的六代机或许已经开始批量列装。

就像网友说的:“与其花心思做PPT,不如踏踏实实解决技术问题,毕竟战场不会为动画买单。”

文/编辑:Alone

来源:小阿蔓的梦游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