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公安经开分局持续深化警企、警校、警医、警社、警村“五共治”工作格局,整合资源、融合力量、优化机制,不断夯实基层治理基础,提升多部门协同作战能力。特别是在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精准打击和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为营造平安、稳定、祥和的
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公安经开分局持续深化警企、警校、警医、警社、警村“五共治”工作格局,整合资源、融合力量、优化机制,不断夯实基层治理基础,提升多部门协同作战能力。特别是在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精准打击和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为营造平安、稳定、祥和的节日环境打下坚实基础。
警企共治:筑牢安全生产与反诈双重防线
公安经开分局将保障企业安全、服务经济发展作为重点,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下的安全共同体。社区民警走进重点企业,组织开展贴合企业实际的反恐应急演练,模拟真实警情,提升企业与警方最小应急单元在应对暴力恐怖事件时的快速反应和协同处置能力,切实增强企业反恐防暴意识和自救能力。
反诈宣传精准“滴灌”,护企安商成效显著。日常工作中,民警通过企业微信群、定期走访等形式,持续推送反诈预警和防骗知识。近日,某企业负责人遭遇冒充购物平台客服诈骗,在已完成转账后及时警觉并报警。民警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协调银行止付、联动反诈中心拦截,最终全额追回被骗资金。企业赠送锦旗致谢,警企联动反诈的实效得到生动体现。
警校共治:护航青春成长之路
公安经开分局扎实推进“护校安园”工作,持续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民警走进辖区学校,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等与青少年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真实案例,讲解预防违法犯罪、防范校园欺凌、远离毒品等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民警通过教授学生应对校园欺凌的“三不原则”(不做欺凌者、不做旁观者、不做沉默者)和拒毒“四个不”要求,在轻松互动中播撒法治种子,推动法治教育从“进校园”向“驻校园”转变,为构建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警医共治:织密医院安全防护网络
针对医疗机构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的特点,分局民警定期与医院安保部门召开碰头会,共同商讨强化安保力量、优化安防措施。双方聚焦门诊、急诊等重点区域,就人流高峰时段增派巡逻力量、应对阴雨天气确保在岗等具体问题达成共识。
民警实地巡查门诊楼,指出安保薄弱环节并提出改进建议。警方将每周抽调警力参与院区巡查,形成警医联动、常态巡防的工作机制,进一步织密医院内外安全防护网,为患者和医护人员营造安心环境。
警社共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与反诈覆盖面
公安经开分局将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前沿阵地,推动警务工作与社区管理深度融合。9月23日,民警联合社区、物业开展公共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对发现问题现场督促整改,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杜绝“小井盖”酿成“大事故”。
此外,分局联合社区举办“情暖双节,银龄共欢”文艺汇演,民警登台表演,反诈服务队针对老年人开展精准防骗宣传,在融洽氛围中提升居民防诈意识。高效服务也获群众认可,如帮助王先生追回误转款项,警社共治在解民忧、保民生中见实效。
警村共治:合力应对民生关切
面对近期持续降雨带来的防汛压力,警务室民警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主动排查风险隐患。发现某村道路积水严重影响通行后,民警立即与村干部会商,协调大型机械紧急排水,现场维持秩序,快速消除安全隐患,保障村民出行安全。
这一快速响应和高效处置,体现了警村联动在应对自然灾害、解决实际困难中的重要作用,巩固了警民携手、共护平安的乡村治理基础。
共治共享:筑牢平安基石
“五共治”模式的深入实践表明,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充分发挥公安机关主导作用,有效激发企业、学校、医院、社区、村庄等社会主体参与积极性,形成风险联防、平安联创的良好局面。特别是在反诈工作中,将宣传防范嵌入日常互动,实现精准预警、快速反应、源头阻断,有力守护群众财产安全。
公安经开分局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丰富“五共治”内涵,创新方法载体,强化科技支撑,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努力实现“隐患动态清零、风险源头防控”,以更高标准筑牢辖区安全防线,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二三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