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汽车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各品牌持续推出新款车型以适配消费者需求。腾势汽车于 2025 年 9 月 17 日推出 2026 款腾势 N9 DM,作为年度改款车型,其在外观细节、车内配置及动力系统上延续现款设计框架,并进行部分优化调整。以下从客观角度,对这款车型
当前汽车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各品牌持续推出新款车型以适配消费者需求。腾势汽车于 2025 年 9 月 17 日推出 2026 款腾势 N9 DM,作为年度改款车型,其在外观细节、车内配置及动力系统上延续现款设计框架,并进行部分优化调整。以下从客观角度,对这款车型的公开信息进行梳理,供关注大型 SUV 的消费者参考。
2026 款腾势 N9 DM 外观整体保留现款车型风格,核心调整集中在配色与部分功能性设计,具体信息如下:
前脸设计:采用封闭式造型,符合当前新能源车型常见设计趋势;两侧头灯为平直线条风格,前包围配备 AGS 外置式主动进气格栅。公开资料显示,该格栅可根据车辆行驶状态调节进气量,官方称其作用为提升发动机工作效率与降低风阻,实际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程度需结合日常使用实测。
外观配色:在现有配色基础上新增绿华银、蓝辰银、紫瑢金、红雅金及 “霜云茶” 单色,同时提供双色车身选择(如实拍车型的绿色 / 银色搭配)。多样配色可满足不同用户对车身外观的个性化需求,具体视觉效果因个人审美差异可能有所不同。
车身侧面:采用悬浮式车顶与隐藏式门把手设计,前者为当前 SUV 车型常见的视觉优化设计,后者官方称可降低风阻;实拍车型配备后排隐私玻璃,或能提升车内乘客隐私性;轮胎规格为 275/45 R22,搭配 22 英寸轮辋,官方称该配置可提升车辆稳定性与抓地力,实际行驶表现需结合不同路况体验。
车尾设计:采用双层光源尾灯,官方称点亮后辨识度较高;尾窗上方配备扰流板,官方表述其作用为提升运动感与高速行驶下压力;后雨刷为隐藏式布局,后包围底部有银色饰板,此类设计主要为优化车尾视觉效果。
参考在售车型数据,2026 款腾势 N9 DM 长宽高为 5258/2030/1830 毫米,轴距 3125 毫米,定位大型 SUV,车内空间参数在同级别车型中处于常规水平,具体乘坐体验受乘客身高、体型影响较大:
座椅配置:采用高级真皮材质,官方称座椅支撑性与包裹性较好,前排及第二排座椅配备通风、加热、按摩功能。此类配置或能缓解长时间乘坐疲劳,但按摩力度、通风 / 加热速度等实际体验因人而异。
储物与充电:副仪表台设有双 50 瓦手机无线充电位;车内充电接口包括 1 个 60W Type-C 快充口 + 1 个 USB-A 数据接口(副仪表下方)、1 个 60W Type-C 接口(二排右侧)、2 个 18W Type-C 接口(三排扶手两侧)、3 个 Type-C 接口(三排扶手处,含 2 个 60W 快充 + 投屏功能),同时配备 2 个 12V 车载电源接口(副仪表下方、行李箱左侧)。丰富的充电接口可满足多设备同时充电需求,无线充电功率是否适配主流手机型号需实际测试。
通透性设计:配备分段式不可开启全景天窗,官方称可提升车内明亮度;后排隐私玻璃或能兼顾采光与隐私需求,具体遮阳效果需结合实际使用场景判断。
若家庭有 1-2 名身高 170cm 左右的乘客需乘坐第三排,参考同级别车型实测数据,其腿部与第二排座椅(调至适中位置)的距离约有两拳,短途(1 小时内)乘坐无明显局促感;但连续乘坐 1.5 小时以上,或因靠背角度较直产生腰部疲劳。第三排座椅电动调节功能可通过中控屏或后排独立按键操作,无需手动用力拉动,老人或孩子也能轻松调整坐姿。
日常用车中,前排中央扶手箱深度约 25cm,内部设有分层隔板 —— 上层可存放驾驶证、充电线等小物件,下层能容纳 6 瓶 500ml 矿泉水 + 1 个车载吸尘器;后排中央扶手放下后,除双杯架外,还设有隐藏式储物格,可放置手机、纸巾等物品,避免杂物堆积在座椅上。
车内内饰布局延续现款风格,核心配置以实用性为主,具体信息如下:
屏幕系统:配备液晶仪表盘、中控屏与副驾驶娱乐屏三块屏幕。液晶仪表盘用于显示车速、电量、油耗等车辆基础信息;中控屏集成车辆控制与娱乐功能,官方称操作流畅度较好;副驾驶娱乐屏主要提供娱乐内容播放功能,实际使用中对驾驶安全性的影响需注意。
换挡与操作:采用怀挡式换挡杆,官方称该设计可节省车内空间;中控区域操作以触控为主,物理按键较少,具体操作便捷性需结合用户使用习惯判断。
辅助配置:配备前后驻车雷达、360 度全景影像、透明底盘、全速自适应巡航、感应式后尾门、抬头显示(HUD)等功能。其中,360 度全景影像与透明底盘或能提升停车便利性,全速自适应巡航适用于高速行驶场景,实际功能稳定性需结合不同路况测试;抬头显示可投射车速、导航等信息,官方称能提升驾驶安全性,具体显示清晰度受光线条件影响较大。
在老小区狭窄车位(车身两侧仅预留 50cm 空间)停车时,360 度全景影像 + 透明底盘可清晰显示车轮与路缘石的距离,避免轮胎剐蹭;感应式后尾门在双手提满物品(如购物袋、婴儿车)时,脚在车尾下方一扫即可开启,无需放下物品找钥匙,尤其适合独自带娃的家长。
跑高速(如时速 120km/h)时,全速自适应巡航可自动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脚无需一直踩油门,缓解长途驾驶疲劳;抬头显示(HUD)可将导航箭头、当前车速投射在前挡风玻璃上,驾驶员不用低头看仪表盘,减少视线偏离路面的时间,提升安全性,但强光正午时,HUD 显示清晰度或会下降,需手动调节亮度。
副驾驶娱乐屏是否会影响主驾?官方表述 “副驾娱乐屏支持独立音量控制,且屏幕朝向副驾倾斜,主驾视线余光不易被干扰”,但实际驾驶中,若副驾播放鲜艳画面,仍可能分散主驾注意力,建议长途行驶时使用,短途通勤尽量关闭。多屏幕能否联动?比如 “导航信息可从中控屏同步至液晶仪表盘,方便主驾查看;副驾娱乐屏播放的视频,暂不支持投射至中控屏,避免主驾分心”。
中控区域以触控按键为主,无实体空调旋钮,是否会影响盲操作?参考同平台车型反馈,“常用功能(如空调温度、风量)可通过语音控制(说‘空调调低 2 度’)快速调节,无需低头找触控键;但在颠簸路段,触控按键的误触率或会增加,需适应操作节奏”。
车道居中保持在什么路况下可用?官方说明 “适用于高速路、城市快速路等有清晰车道线的道路,在无车道线的乡村小路或施工路段,系统会提示‘车道线模糊,需手动控制方向’”,且 “车速低于 60km/h 时,系统介入力度较弱,需主驾主动把控方向”。OTA 升级是否需要付费?官方表述 “基础功能升级(如定眩防晕车系统、泊车辅助优化)免费,若后续推出高阶功能(如特定区域的领航辅助拓展),或需额外付费订阅,具体以官方通知为准”。
3.9 秒百公里加速是否日常可用?实际驾驶中,“运动模式下可触发 3.9 秒加速,但起步时轮胎或会轻微打滑,需谨慎操作;日常通勤使用舒适模式,加速平顺性较好,百公里加速约 7 秒,既能满足超车需求,又不会让乘客有明显推背感”。
动力系统延续现款插电式混动配置,续航与补能参数如下:
动力总成:搭载 2.0T 发动机 + 三电机组成的插混系统,其中 2.0T 发动机净功率可达 150 千瓦,电机总功率 680 千瓦,匹配 E-CVT 电子无级变速箱。官方公布百公里加速时间为 3.9 秒,极速 230km/h,此类性能参数在同级别车型中处于较高水平,实际加速体验受驾驶模式与负载影响较大。
续航与能耗:参考在售车型,配备 46.9 千瓦时磷酸铁锂电池,CLTC 纯电续航里程 202 公里,综合续航里程 1302 公里,NEDC 亏电油耗 6.3L/100km。纯电续航里程可满足日常短途通勤需求,综合续航里程适用于长途出行,实际续航受驾驶习惯、路况、气温等因素影响较大;亏电油耗为官方测试数据,日常使用中油耗或有差异。
补能与拓展:支持 100kW 直流快充,官方称 30% 至 80% 充电时间约 19 分钟;同时支持对外放电功率,可用于户外露营等场景供电,实际充电速度受充电桩功率影响,对外放电稳定性需实测验证。
若日常通勤单程 30 公里,202km 纯电续航版本可实现 “周一早高峰满电出发,周五下班剩余电量约 30%”,无需中途充电;使用家用充电桩(220V/3.5kW)从 0 充至满电约需 8 小时,若利用夜间 22 点后低谷电价(0.3 元 / 度)充电,每月电费仅需 80-100 元,比同级别燃油车(每月油费约 1500 元)节省较多成本。
对外放电功能(至大 6 千瓦时功率)可满足基础露营用电需求 —— 比如同时带动 1 台 1.5kW 电煮锅(煮火锅)+1 台 100W 露营灯 + 1 台 60W 笔记本电脑,持续供电约 3 小时;但需注意 “车辆需切换至‘对外放电模式’,且保持启动状态,避免电池亏电,若电量低于 20%,系统会自动停止放电,需及时补能”。
续航与能耗疑问:冬季续航会衰减多少?参考磷酸铁锂电池特性,“在 - 10℃低温环境下,CLTC 纯电续航或会衰减至 150-160km(衰减约 25%),若开启空调制热(制热功率约 2kW),续航衰减或达 30%”,建议冬季长途出行前提前规划补能点。亏电油耗为何与实际有差异?官方 6.3L/100km 为 “高速匀速 100km/h、空载” 测试数据,日常城市拥堵路况(频繁启停)下,亏电油耗或升至 8-9L/100km,高速 120km/h 行驶时,油耗或达 7.5-8L/100km,具体与驾驶习惯(如急加速频率)相关。
100kW 快充为何有时充不快?实际充电速度受充电桩功率影响 ——“若使用服务区的 60kW 快充桩,30% 至 80% 充电时间约需 35 分钟;若使用 120kW 快充桩,可接近官方 19 分钟的充电速度”,且 “电池温度低于 10℃时,系统会先预热电池,前 10 分钟充电速度较慢,温度升至 25℃后进入快充阶段”。
从公开信息来看,2026 款腾势 N9 DM 作为大型插混 SUV,在空间尺寸、配置丰富度及动力参数上有明确指向,适合对车辆空间有较高需求(如多成员家庭)、注重多场景用车(日常通勤 + 长途出行 + 户外场景)的消费者。
需注意的是,官方公布的性能参数、功能效果与实际使用体验可能存在差异,建议消费者在选购前结合自身核心需求(如对加速性能的要求、对辅助驾驶功能的依赖程度、日常用车里程等),通过实车体验、试驾测试等方式进一步验证车型是否符合预期。
来源:轻聆云雾绘清风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