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情的引爆点,是个夫妻观察类综艺,这玩意儿的本质就是把明星夫妇放在一个高倍显微镜下,让全国人民围观他们怎么过日子。理论上是秀恩爱撒狗粮的KPI,但实际上,这节目更像一个“人设质检中心”,总能检测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成分。
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再硬的硬汉,也可能被一碗面条整破防。
最近,吴京老师就用实际行动为我们演绎了什么叫“战狼的硬气,哈士奇的脾气”。
事情的引爆点,是个夫妻观察类综艺,这玩意儿的本质就是把明星夫妇放在一个高倍显微镜下,让全国人民围观他们怎么过日子。理论上是秀恩爱撒狗粮的KPI,但实际上,这节目更像一个“人设质检中心”,总能检测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成分。
吴京和谢楠老师这对,本来大家预期看到的是“硬汉与他的小女人”或者“战狼背后的贤内助”。结果,综艺一播,好家伙,大家看到的更像是“一个暴躁甲方和他情绪稳定的乙方”。
名场面之一,煮面。吴京老师下面条,自己先开吃了,谢楠老师问了一句,他就炸了,不是语言上的炸,是情绪上的物理引爆,毛巾一摔,拂袖而去。留下谢楠老师和一锅面面相觑。
那一刻,屏幕前的打工人DNA动了。这不就是我那能力不大、脾气不小、总在一些奇怪细节上跟我搞心态的老板吗?项目报告你一个字不看,PPT的字体颜色不对你跟我发飙半小时。吴京老师摔的不是毛巾,摔的是我们卑微打工人的职业生涯。
还有一个,玩游戏。你画我猜,经典破冰项目,结果玩成了关系压测。俩人没配合好,吴京老师的脸色肉眼可见地垮了,开始输出,主打一个埋怨。最后把谢楠老师说哭了,节目都差点暂停。
这就更有意思了。这不就是公司团建搞拓展,你吭哧吭哧爬高墙,老板在底下指点江山:“你怎么回事?没有团队精神!你那个脚往左边挪一点!对!不是那个左!我说的左!”。他自己不上,但他特别会PUA。
最骚的是,这些节目里的表现,只是开胃小菜。真正把他送上“抽象顶流”宝座的,是一段采访。
在那段采访里,吴京老师火力全开,把“爹味”这个词演绎得淋漓尽致。主持人每问一个问题,他都像是在审问,用一连串的反问、说教和价值输出,把天聊死,把人呛死。他不是在回答问题,他是在给世界开培训会。他看你的眼神,充满了对后进者的关怀与不耐烦。
那个瞬间,他不是《战狼》里的冷锋,也不是《流浪地球》里的刘培强,他就是你家那个喝了二两酒,开始指点江山、点评世界格局、顺便教育你为什么还没升职加薪的亲戚。听他说话,你都想当场起立,给他敬个礼,然后说一句:“领导,您说的对,是我觉悟不够高”。
于是,互联网的狂欢开始了。吴京老师的表情包,成了新的社交硬通货。他那句经典的“我没说你啊”,配合那个似笑非笑的表情,简直是当代互联网阴阳怪气的版本答案。大家发现,原来那个在电影里上天入地、徒手接子弹的男人,在现实里,就是个普通的中年男人,有着中年男人的一切可爱与不可爱。
他会因为一碗面条闹别扭,会因为玩游戏不顺心而甩脸子,会喝了点鸡汤就想灌给全世界。这是一种奇妙的解构。当一个被神化的符号,突然展现出极其接地气,甚至有点拉胯的一面时,那种反差感带来的戏剧性,是任何编剧都写不出来的。
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商业逻辑:人设是一种资产,而资产就需要维护。吴京老师过去的人设是什么?是国家意志的铁拳化身,是民族自豪感的具象表达,是“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那个“诛”字。这是一个非常高大上,但也非常危险的人设。因为太高了,高到不食人间烟火,高到不能犯一点普通人会犯的错。
当你在电影里,把爱国主义这面大旗扛得最高、最稳的时候,观众对你的期待值就已经拉满了。他们期待你在生活中也是一个行走的道德标杆,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他们无法接受,那个能开着坦克漂移的男人,会被一碗面条给干沉默了。
所以,当综艺和采访把一个“凡人吴京”推到台前时,人设的资产负债表就出现了问题。大家开始复盘,开始重新评估这份资产的价值。甚至有人开始质疑他之前的作品,说他是在“消费爱国情怀”。这个指控其实不公平,但逻辑上却能自洽。因为当人设出现裂痕时,他过去的一切成就,都会被放在放大镜下重新审视。这就叫信任的崩塌,往往是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开始的。怎么说呢-,就好像你一直以为你老板是商业奇才,结果发现他连份Excel都做不明白。
最顶级的黑色幽默,来自于谢楠老师的回应。面对网友“吴京会不会家暴”的灵魂拷问,她不得不亲自下场辟谣。
我天,你品品这个场景。一个以硬汉形象闻名全国的男演员,他的妻子,需要在公共平台上,向几亿网友保证,他在家里不会动手。这本身就是一场灾难级的公关危机。这说明他的荧幕形象和真人秀表现之间的冲突,已经大到让观众产生了最坏的联想。你的品牌形象已经“硬”到快要爆炸了,硬到了让你的家人不得不出来帮你“软着陆”。(写到这里我蚌埠住了)
这事儿就很离谱。这已经不是人设翻车了,这是人设的暴力拆迁。
说到底,吴京老师的问题,是很多成功中年男人的通病。他们在一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习惯了发号施令,习惯了用一套自己验证过的成功学逻辑去审视世界。他们忘了,世界是多元的,生活是琐碎的,老婆不是你的兵,家庭不是你的片场。在外面,你是百亿票房的吴先生;在家里,你就是那个忘了买酱油会被念叨半小时的丈夫。
这种角色切换的失灵,才是所有戏剧性的根源。他试图用“战狼”的模式去过“向往的生活”,结果自然是水土不服,处处碰壁。
其实,大家嘲笑吴京,并不是真的讨厌他。恰恰相反,大家在他身上看到了太多熟悉的影子,看到了自己的老板,自己的长辈,甚至看到了某一瞬间的自己。那种想把事情做好但方法不对的笨拙,那种自尊心极强又不擅于表达的别扭,那种在外面叱咤风云回到家就想当甩手掌柜的疲惫。
他没有塌房,他只是回归了人间。一个神,从神坛上走下来,沾了点烟火气,露了点小毛病。大家不是在审判他,大家是在围观一个“神”祛魅的全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那么一点点“原来你也一样啊”的安慰。说到底,还是人设这碗饭不好端,真的不好端。
所以,对吴京老师来说,这或许不是坏事。当大家不再用“战狼”的标准去要求他时,他反而能活得更轻松一点。毕竟,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最好的作品永远是下一个。至于生活,关起门来,谁还不是个会被一碗面条打败的普通人呢。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来源:吉棠说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