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逢年过节,或者在我生日的时候,儿子都会给我钱。不论多少,我都是毫不犹豫地收下,从不推辞。但据我所知,他给他爸爸和岳父的钱,都会被拒收。美其名曰:心意领了,现在我们还能动,不需要钱。我知道他们的意思,就是心疼孩子赚钱不容易。在自己还有能力照顾自己时,想替他们省钱
逢年过节,或者在我生日的时候,儿子都会给我钱。
不论多少,我都是毫不犹豫地收下,从不推辞。
但据我所知,他给他爸爸和岳父的钱,都会被拒收。
美其名曰:心意领了,现在我们还能动,不需要钱。
我知道他们的意思,就是心疼孩子赚钱不容易。
在自己还有能力照顾自己时,想替他们省钱。
出发点是好的,但这种做法却是欠妥的。
1. 要给孩子种下“善”的种子
孩子给父母钱,那是给自己种下福田。
接受孩子的钱,就是让孩子在自己心里播下善的种子。
并让它生根发芽,这就是孩子的福田。
让他知道,人长大后要反哺感恩,孝顺父母。
一个懂得回馈别人付出的孩子,大概率不会过得很差。
在将来的生活中,他知道如何妥善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因为,一个知道感恩的人,生活中也能结下很多的善因缘。
他会善待自己身边所有的人,付出爱,而爱总是会回返。
一个懂得爱的孩子,就是一个有福气的孩子。
2. 让爱双向流动
好的亲子关系,就是要让爱相互流动。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无条件地付出。
那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对孩子真挚的爱。
孩子长大有能力了,想要报答父母。
也是孩子对父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那就接受孩子的心意,让爱流动起来。
让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不要推开孩子,哪怕你是善意的。
有位年轻的朋友在后台留言说。
她以前给父母钱,父母总是嗤之以鼻。
说她赚这么少,自己都不够花,还给他们钱。
她又给父母买礼物。
可是父母总是说她买的礼物,这里不好,那里不好。
后来,她就干脆什么都不买了。
我能感觉到她言语间的失落。
所以,无论孩子给我们什么,钱或者礼物,都不要轻易拒绝。
那是孩子的心意,别推开它,别让孩子对我们的爱落空。
3. 给予孩子尊严
我知道有些父母拒绝孩子的钱,是担心孩子过得拮据。
毕竟谁赚钱都不容易,父母想留着给孩子自己花。
可是,孩子反哺,是他对自己成长的认可。
父母的拒绝,意味着对孩子成长的否定。
就像小时候,孩子想帮助我们做点家务事。
父母总是说:“你还小,等你长大…”
可是现在,他真的已经长大了。
不要觉得孩子给了我们什么,他就会穷了。
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他有这个能力。
过度坚持不给孩子添麻烦,只会让子女产生愧疚感和自我否定。
适度接受被照顾,能减少孩子的心理负担。
4. 拥有文化传承的仪式感
接受孩子的赠予,也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孝心的传递。
父母辈以身作则,孝敬自己的父母。
子女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长大后会传承父母的美德。
同时,也给孙辈们树立家庭价值观的示范。
孝心就这么一代一代,得以传承。
父母老了,经常需要孩子的陪伴。
可是孩子总有孩子的事,他们往往都自顾不暇,抽不出时间。
那么,接受孩子的给予,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陪伴?
所以,奉劝天下父母,一定要接受孩子给的钱,或者买的礼物。
不要错误地认为,自己没有替他们省钱,给他们带来负担。
恰恰相反,接受,就是给孩子最大的福田。
来源:钟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