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泌尿外科陈金波团队在国际癌症免疫治疗学会官方期刊《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癌症免疫治疗杂志》,影响因子11.5分)上围绕增敏膀胱癌免疫治疗新策略发表“Overcoming immunot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泌尿外科陈金波团队在国际癌症免疫治疗学会官方期刊《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癌症免疫治疗杂志》,影响因子11.5分)上围绕增敏膀胱癌免疫治疗新策略发表“Overcoming immunotherapy resistance in bladder cancer with a novel antibody- drug conjugate RC48(新型抗体药物偶联物RC48克服膀胱癌的免疫耐药性)”研究成果,并被选作杂志主页高亮(Highlight)文章进行宣传介绍。湘雅医院泌尿外科八年制博士生肖佳彤为第一作者,泌尿外科祖雄兵教授、陈金波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陈敏丰主任参与重要指导工作。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为第一作者单位和第一通讯单位。
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已成为晚期膀胱癌主要治疗方案,显著改善了膀胱癌诊疗现状。然而,膀胱癌作为一种高度异质性肿瘤,当前整体有效率有限。因此,进一步明确免疫治疗耐药机制,实现精准免疫治疗至关重要。
研究使用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免疫细胞共培养、趋化实验、CUT&Tag 检测、转录组学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以及膀胱癌免疫治疗队列组织微阵列等方法,发现HER2 表达与抑制性肿瘤免疫微环境和免疫治疗耐药性有关。RC48-ADC治疗可以重新激活这种HER2相关的抑制性肿瘤免疫微环境,从而增强免疫治疗效果。从机制上讲,RC48-ADC通过Hippo通路激活减少PD-L1转录来重新激活肿瘤免疫微环境。它还促进趋化因子(CCL5、CXCL9 和 CXCL14)的释放并招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在临床前小鼠模型中,RC48-ADC与CTLA-4和PD-L1抗体协同作用。总的来说,RC48-ADC通过Hippo-TAZ通路调控PD-L1,重激活CD8 T细胞,增强免疫治疗,为膀胱癌提供一种新的联合治疗策略。
总的来说,团队的发现探明了膀胱癌免疫治疗耐药的可能机制,同时为克服耐药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策略:RC48-ADC和PD-1/CTLA-4mAb 联合治疗。Hippo-TAZ/PD-L1 轴和趋化因子特征可作为免疫治疗反应的生物标志物,指导临床试验和未来治疗中的患者选择。
近年来,陈金波围绕膀胱癌“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进行临床与基础转化系统研究,建立稳定可持续的研究体系,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系列论著,包括Nature子刊Nature Reviews Urology、European Urology、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iMeta、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Theranostics(ESI高被引)、BMC Medicine、EMBO reports、Oncogene等,其中IF>10分12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级课题4项等,获得“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湖湘青年英才”等荣誉。团队获批膀胱疾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1项,构建膀胱癌免疫治疗生物样本库和多组学测序数据库,揭示多种免疫治疗耐药机制,研发多个诊疗新靶点及多套膀胱癌精准免疫治疗预测体系,发明多款新型纳米药物增敏免疫治疗效果。上述成果有望加深对膀胱癌肿瘤微环境调控和免疫治疗耐药的认识,助力新药研发,推动精准免疫治疗临床实践,改善预后,提升膀胱癌临床诊疗水平。
接下来,该团队将继续致力于应对膀胱癌诊疗中的关键难题,通过长期随访不断积累与完善疗效数据,加强临床推广,使更多患者获益,最终实现“癌症控制”与“器官保留”的协同共赢。
来源:有源医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