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22日至9月23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承办的“【拓启围来 术写新章】中国抗癌协会胸部肿瘤综合能力提升训练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站)”成功召开。此次训练营特邀全国 50 余位胸外科权威专家深度参与互动,通过多维度学术研讨、规
2025年9月22日至9月23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承办的“【拓启围来 术写新章】中国抗癌协会胸部肿瘤综合能力提升训练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站)”成功召开。此次训练营特邀全国 50 余位胸外科权威专家深度参与互动,通过多维度学术研讨、规范化诊疗培训与临床实践经验共享,系统性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肺癌防治能力。
第—篇章:肺癌中心手术观摩
1.筑牢诊疗“基本功”
活动伊始,周清华教授带领团队围绕复杂病例的诊断思路、治疗方案展开深度剖析,从影像评估到病理分型,从手术指征把控到围术期风险预判,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多学科协作的规范化诊疗底蕴。
2.开场致辞:凝聚共识启新篇
开幕致辞中,车国卫教授对远道而来的同道表示热烈欢迎。他回顾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自2006年起推广肺癌MDT诊疗模式的历程,经过近20年发展,已通过定期多学科会诊讨论、实体化专病中心等方式,形成了涵盖外科、放疗、化疗、呼吸、康复、中医等学科的完整团队,为疑难肺癌患者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诊疗服务。
3.开幕即聚焦 ”MDT核心价值“
车国卫教授在《肺癌中心多学科诊治(MDT)经验与成果分享》中,系统介绍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的运营模式。中心现有4个病区,秉持“一家人、一条心、一本账”的理念高效运作,2023-2024年共完成手术3580台次,其中转化和新辅助病例达972例。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诊疗的III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较国际已报道的III期5年生存率提高了16.4%-20.7%。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通过构建智能云平台、组建涵盖70余家医院的华西重症肺癌学科联盟、推动规范化和分级诊疗,显著提升了诊疗效果与患者就医体验。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临床研究的雄厚实力同样令人瞩目。张衍教授在介绍中透露,作为医院首个专病中心暨MDT科室,肺癌中心具备完善的GCP管理体系和一期病房资质,在研项目丰富(IIT项目10余项,GCP项目40余项),其科研实力和MDT优势为临床研究的落地提供了坚实保障。
第二篇章:薪火相击,青蓝共举
中医治疗:全程介入,减毒增效王科教授分享了《中医治疗在肺癌中心临床价值与实践探索》,强调了中医药在肺癌“防、治、康”全周期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华西肺癌中心构建了中西医协同辨证体系,围绕“扶正祛邪”核心,在围手术期、放化疗期、免疫治疗、靶向治疗期等不同阶段精准介入,通过内服方剂(如四君子汤、竹叶石膏汤等)与外治法相结合,有效减轻治疗副反应、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相关临床研究亦取得了丰硕成果。
1.免疫治疗:聚焦“早期NSCLC突破”
李之曦教授则带来了《从早期NSCLC免疫治疗的突破进展引发的思索》,深入剖析了特瑞普利单抗、纳武利尤单抗、拉布尤单抗等在新辅助/辅助治疗领域的多项里程碑式研究。他指出,免疫治疗显著提升了病理完全缓解(PCR)率和无事件生存期(EFS),在辅助治疗阶段也显著改善术后无病生存(DFS),ctDNA的动态监测有望成为疗效评估和预测的重要工具,未来需更加关注高危人群的管理并探索更优策略。
2.全程管理:专病管理师当“桥梁”
陈曦教授专题报告了《专病管理师为桥梁的肺癌全程管理华西实践》。她介绍为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华西创新性地设立了专病管理师、数据库管理师等岗位。专病管理师作为核心桥梁,贯穿患者从肺结节筛查、诊断、治疗到术后康复的全流程,协调门诊、安排随访、联动多学科团队,并借助AI与信息化平台,极大优化了就医体验,提升了随访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同时为临床科研积累了宝贵数据。
第三篇章:MDT为基,践行致远
聚焦护理创新与个案精析
王维教授分享了《基于ERAS理念肺癌患者的护理进展》。她回顾了ERAS理念在华西肺癌中心的发展与实践,重点介绍了围绕“五一早期管理”(早期镇痛、早期拔管、早期进食、早期下床活动、早期有效排痰)的一系列创新护理措施。这些措施显著提升了患者舒适度,减少了医疗干预,助力患者更快回归正常生活。
涂梨教授主持的《特色病例讨论》环节,则通过真实世界复杂病例的抽丝剥茧,展现了华西团队在应对临床难题时的综合决策能力与精湛技术,为基层医生处理类似情况提供了借鉴思路。
第四篇章:深度实地参访,管理实践探索
日间诊疗破解 “住院难”
蒋丽莎教授在《肺癌中心全程管理日间诊疗模式》中介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车国卫教授是全国最早开展胸腔镜日间手术的团队之一,遵循“24小时出入院“标准,采用“一站式服务”流程:患者术前完成专科+麻醉评估,术后用PASS系统评估出院风险,出院后3天内完成3次电话随访,并做好应急措施预案。
参访结束后,与会专家围绕日间手术管理、多学科协作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最后,田攀文教授为本次训练营作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此次活动的成果,并寄语所有学员将所学所感转化为提升基层诊疗水平的具体行动。
拓启新程,共写诊疗 “新章”
至此,CACA胸部肿瘤诊疗综合能力提升训练营华西医院站圆满落幕。两天的议程,从理论到实践,从观摩到思辨,不仅是一次知识与技能的传递,更是一次行业智慧与创新精神的碰撞。它再次证明,唯有“拓启围来”,打破学科与地域藩篱,方能“术写新章”,共同推动中国胸部肿瘤诊疗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最终惠及广大患者。
来源: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