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航展背后三栖力量:5家企业同时扎根军工、无人机,商业航天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6 08:23 1

摘要:2025长春航空展现场,全球最大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吉林一号”的展示区前,观众举着手机拍摄细节;另一侧,全球首创的双飞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静态陈列,机身的工艺细节引来不少从业者驻足。这些“长春造”空天产品的亮相,背后是一批企业的技术支撑——它们同时深耕军

2025长春航空展现场,全球最大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吉林一号”的展示区前,观众举着手机拍摄细节;另一侧,全球首创的双飞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静态陈列,机身的工艺细节引来不少从业者驻足。这些“长春造”空天产品的亮相,背后是一批企业的技术支撑——它们同时深耕军工装备、无人机与商业航天三大领域,用具体业务布局勾勒出中国空天产业的发展脉络。

注意:以下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交流研讨。

三角防务:靠“重器”打通产业链

在三角防务的生产车间里,400MN大型模锻液压机正稳定运转,这台世界先进水平的设备,能产出钛合金、高温合金等特种合金锻件,直接供应我国新一代战斗机、运输机及直升机。目前,公司已有产品进入无人机市场,同时公开推进商业航天领域业务;更关键的是,它正从单纯的锻件供应商,向大飞机部段装配服务商转型,一步步延伸产业链价值。

国科军工:以“双体系”抓牢增长

国科军工的生产线始终保持忙碌,这里产出的主战装备主用弹药、导弹固体发动机动力模块,已通过军方技术性能认可,直接服务国防装备现代化。依托固体发动机技术优势,公司拓展出无人机助推器业务,且已落地实际成效;2025年上半年,其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9.21%,子公司还签下7.39亿元合同,在手订单充足的同时,正探索用现有技术切入商业航天动力产业链。

新余国科:用“跨界”打开新空间

新余国科的军用火工品覆盖海陆空火箭军等全军种,长期配套国家重点武器装备。而在民用领域,它找到了新的发力点——为气象无人机提供机载播撒装置等关键任务载荷,支撑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同时,公司研发的引雷火箭,能为商业航天活动提供气象保障,逐渐形成“军工技术+气象应用”的军民融合模式。

光威复材:凭“全链条”掌握主动权

光威复材的T700级、T800级高强度碳纤维,正批量运往航空航天装备生产基地,这些材料已用在歼-20、运-20等主力战机及导弹壳体上,在相关领域市占率超60%。在无人机领域,它不仅能提供AV500B/C等整机产品,还覆盖从碳纤维、预浸料到复合材料制品的全产业链;如今,这些轻量化材料也进入商业航天领域,用于火箭发动机壳体、卫星支架等部件。

中航高科:守“关键环”拓展新场景

中航高科生产的航空预浸料,在军用飞机复合材料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新机型列装、旧机型换代都直接带动其需求。在低空经济风口下,它通过子公司深圳轻快世界,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和无人机提供复合材料原材料及结构件;同时,公司在上海设立的合资专业化公司,已启动商用航空发动机复合材料叶片项目,目前处于建设阶段。

从航展的展品到企业的生产线,这5家企业的布局清晰展现出中国空天产业的协同发展逻辑——依托军工技术积累,向无人机、商业航天等新领域延伸,用具体业务突破构建竞争力。随着智能化、商业化趋势加深,它们或将成为推动中国在全球航空航天领域站稳脚跟的重要力量。

特别说明:本文仅客观梳理企业公开业务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内容仅供行业交流研讨,请勿作为投资决策依据,避免违规使用。

来源:李老七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