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闻联播》专题报道!曲阜师大以科研实践助力绿色发展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6 00:55 1

摘要:9月18日,《山东新闻联播》以《曲阜师范大学:守护“鸟中大熊猫” 以科研实践助力绿色发展》为题,专题报道了学校从研究、保护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到搭建“山东省黄河下游湿地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育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以扎实的生态保护实践助力绿色发展,不断把办学特色优

9月18日,《山东新闻联播》以《曲阜师范大学:守护“鸟中大熊猫” 以科研实践助力绿色发展》为题,专题报道了学校从研究、保护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到搭建“山东省黄河下游湿地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育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以扎实的生态保护实践助力绿色发展,不断把办学特色优势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效能,展现出植根齐鲁大地、服务强省建设的担当和作为,也折射出学校70年弘文育人、兴学报国的光辉历程。

十年追踪:守护“鸟中大熊猫”

初秋的山东黄河流域湿地,草木葱茏、生机盎然。

在济宁市南四湖自然保护区,有着 “鸟中大熊猫” 之称的青头潜鸭刚结束两个月的繁殖季。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师生团队正穿梭其间,为这一珍稀物种的保护收集数据。

曲师大生态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丁建群:“今天我们拍摄到了一只起飞状态的青头潜鸭,从飞行姿势、高度和振翅频率判断,它是处于蚀羽期的雌性。我们会把整理好的数据上传到全国物种多样性监测平台,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从 2014 年起,曲师大科研团队开启青头潜鸭系统研究,在济宁采煤塌陷湿地、泰安东平湖湿地等区域持续观测,首次确认该物种在山东的稳定繁殖记录。

通过长期监测,还摸清了种群 “家底”—— 目前山东青头潜鸭数量约 800-1500 只,占全国总量近半数。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师高晓冬介绍:“我们想了解青头潜鸭的一个分布动态变化,想从中筛选出一些青头潜鸭特别喜欢、特别偏好的重要的栖息地。那我们身后这一片,明水面和水生植被,相互配套,相互镶嵌,水深在0.5米到1米左右,完全符合它对生存环境的一个需求,我们也想以此为依据,针对性开展栖息地的恢复和保护工作。”

依托这些研究成果,南四湖自然保护区推进栖息地修复工程,通过优化植被搭配、调控区域水深等,为青头潜鸭打造更适宜的生存空间。

济宁市南四湖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野生动植物保护部部长耿强说:“借助曲师大提供的数据,我们能精准采取巡护、宣传等保护措施。”

平台搭台:从单一物种到生态体系建设

从守护青头潜鸭这一单一物种,到搭建 “山东省黄河下游湿地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育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曲师大科研团队取得的生态成果,正是学校 70 年 “弘文育人、兴学报国” 办学传统的生动体现。

目前,学校已建成 13 个博士点、11 个博士后流动站、28 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正不断将办学特色优势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效能。

70 年弦歌不辍:以科研服务国家战略

“近年来,学校聚焦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强有组织科研,建设了一批特色科研平台。”

曲师大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洪海表示,面向新征程,学校将认真总结 70 年发展历程积淀的经验,找准更多支点、激发更大能量,全力服务教育强国和教育强省建设。

近圣贤 好读书

风从这里过,风也有墨香。云从这里过,云也有思想。

来源:三顷良田

相关推荐